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全武专利>正文

木工用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524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木工用锯,包括有一锯台,一锯架可活动地固设于该锯台上,以及一弓锯架设于锯架上,该锯架包含有一悬臂可轴枢于该锯台上,二承座设于悬臂长轴方向上的二端,二旋转件分别放置在各承座上,以及二支杆分别固设于各旋转件上,弓形锯是可活动地套设于二支杆上;因此,使得该木工用锯除了可调整其锯切方向的角度外,也可调整其锯切面的角度。(*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用锯,特别是关于一种用锯切斜接(Miter)部位的木工用锯。在锯切木料的斜接部位时,有两种方式必须考虑,一种是锯片保持垂直状态而改变其锯切方向(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木料1及其被锯切的部位2),另一种则是改变锯片本身的角度,换句话说,即改变锯切面的角度(如图1所示的木料3及其被锯切的部位4)。众所周知,常用改变锯切方向的木工用锯是将其锯片架设在一可在锯台水平方向转动的摆动架上,当改变该摆动架与锯台长轴的交角时即可改变锯片的锯切方向,这种木工用锯的缺点是其锯片必须永远保持垂直状态无法左右倾斜。而常用改变锯切面角度的木工用锯是在锯台短轴方向的二侧分别固接一旋转件,然后将锯片架设于各旋转件上,虽然这种设计可以达到改变锯片本身倾斜角度的目的,但是锯片锯切方向的角度则被固定无法改变。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可调整锯切方向及锯切面角度二种功能的木工用锯。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木工用锯,使其在改变锯切方向或锯切面的角度时仅需一次动作即可完成。总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木工用锯包含有一锯台,其具有一水平台面,台面中央设有一扇形锯切部位,一锯架固设于扇形锯切部位上,以及一弓形锯架设在锯架上;其特征在于该锯架包含有一悬臂可水平地轴枢于该扇形锯切部位的底面;二承座分别固设在该悬臂长轴方向的两侧端,各承座上分别设有具相同曲率半径的弧形凹面;二旋转件分别放置于各弧形凹面上用以沿其弧形轨迹旋动;二支杆垂直地固设于各旋转件上用以供弓形锯的架设;由此,当要改变锯切方向时仅需摆动该悬臂即可达到目的,而当要改变锯切面的角度时,则仅需旋动该弓形锯本身即可达到目的。下面,将根据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更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木料及其被锯切部位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图2中4-4方向上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图2中5-5方向上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其弓形锯变换锯切方向时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其弓形锯变换锯切面角度时的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各图,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木工用锯(10)大体上是由一锯台(12),一锯架(14),以及一弓形锯(16)所构成。锯台(12)具有一矩形台面(20),二个位于台面(20)长轴方向两侧端的支撑脚(21),一个位于台面(20)长侧边的挡板(22),台面(20)中央设有一角度为90度的扇形部(23),挡板(22)对应于扇形部(23)上设有V形缺口(24),扇形部(23)弧形边缘顶面该有刻度面,其下方每隔10度(亦可为其他角度)设有一凹槽(25)。锯架(14)具有一悬臂(30)通过其臂身所设的一轴孔(31)套穿于锯台(12)扇形部(23)底面所设的一螺柱(26)上,并依次通过由第一垫片(32),第一螺母(33),锁定件(34),第二垫片(35),以及第二螺帽(36)将其螺纹紧固,该锁定件(34)具有套筒部(341)及自该套筒部(341)往一侧延伸的扳手部(342),该套筒部(341)的一端设有第一容室(343),该第一容室(343)的壁面设有锯齿部(344),另一端则设有第二容室(345),第一容室(343)与第二容室(345)通过一环面(346)分隔开来,该环面(346)中央的环孔(347)用来套穿螺柱(26),第一容室(343)是用来供第一螺帽(33)的放置,第二容室(345)则用来容纳第二螺帽(36),当锁定件(34)套穿于螺柱(26)后,其第一容室(343)的环缘是抵接于第一垫片(32)上(如图4所示),因此,当第一螺帽(33)未旋紧而将第二螺帽(36)旋紧时,悬臂(30)则可以螺柱(26)为转轴而水平转动,而当第一螺帽(33)被旋紧时则悬臂(30)即被锁紧而无法转动,在设计上,为了使用方便,因此在锁定件(34)的第一容室(343)设有锯齿部(344),如此即可借锯齿部(344)将第一螺帽(33)旋紧或旋松(换言之,即类似套筒扳手)而不必再动用其他工具;二承座(40)一体成型于该悬臂(30)长轴方向的二侧端,其具有一弧形凹面(41),凹面(41)的内侧面向上延伸一堤板(42);二旋转件(43)是呈环板状用来分别放置在各弧形凹面(41)上且可以沿弧形轨迹旋动,其中央处设有一指示标记(431)供提示其所在位置的角度,当各旋转件(43)放置于各弧形凹面(41)后可在承座(40)的前座面(401)两侧分别螺接一锁定螺栓(44),当旋紧锁定螺栓(44)时其螺帽(441)可将各旋转件(43)夹固定位,前座面(401)沿弧形凹面(41)的弧形轨迹设有角度指示刻度;另外,为了使旋转件(43)可在某些常用的角度上被定位,可在堤板(42)相对于各常用角度的位置上各设一凹洞(421),然后再用一锁定销(45)贯穿旋转件(43)所预设的横向贯穿孔(432),一螺旋弹簧(46)设置于贯穿孔(432)内,其一端是承接于贯穿孔(432)的孔壁上,另一端则承顶在锁定销(45)未端所嵌设的一扣环(452)上,贯穿孔(432)的前侧孔缘设有一凸缘(433),该凸缘(433)上设有一直槽(434),用以承接该锁定销(45)销身所设的凸柱(451),由此,当锁定销(45)的凸柱(451)未嵌入直槽(434)时,其销身不会与堤板(42)触接,而当旋转件(43)被旋至某一常用角度时,将锁定销(45)往外拉伸然后使其凸柱(451)嵌入直槽(434)内,此时其销身即伸入凹洞(421)内且受螺旋弹簧(46)的承压而将旋转件(43)定位于该位置上(如图5所示)。此外,为了使悬臂(30)可在某些常用的角度上被定位,可取用一支臂(47)将其放置在悬臂(30)的下方,其一端是放置位于前侧的承座(40)所设的扳动部(411)下方,其另一端则设有一顶耳(471)用以穿过悬臂(30)在相对位置所设的长孔(301),然后再用一固接于悬臂(30)下端的弹性压片(48)顶压支臂(47)的臂身,由此,当顶耳(471)对准扇形部位(23)所设的一凹入(25)后,其即受弹性压片(48)的顶压而被定位于该处,而当顶耳(471)欲离开该凹入(25)时,使用者仅需向上扳动支臂(47)即可(如图4所示)。另外,二旋转件(43)的中央部位各设有一U形缺口(435),位于U形缺口(435)的水平壁面(436)上设有一垂直通孔(437),用以供二支杆(50)(51)套穿,通孔(437)的侧壁设有一小螺孔(52),只利用一小螺栓(53)螺接于该小螺孔(52)内压紧各支杆(50)(51)。弓形锯(16)具有一弓形架身(60),一固接于架身(60)二侧端的锯片(61),一固接于锯身(60)一端的把手(62),二套架(63)(64)分别活动地套穿于二支杆(50)(51)上,架身(60)则套穿二套架(63)(64),当各套架(63)(64)套穿于二支杆(50)(51)后,弓形锯(16)是位于各旋转件(43)U形缺口(435)内并横贯锯台(12)的V形缺口(24),此时其锯身(60)及锯片(61)即可在悬臂(30)的长轴方向上做往复移动的锯切动作。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工用锯,包括有:一锯台,其具有一矩形台面,台面中央设有一扇形锯切部位;一锯架放置在所述扇形锯切部位上,以及一弓形锯活动地架设于所述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锯架包含有一悬臂可水平地轴枢于所述扇形锯切部位底面;二承座固 接于所述悬臂的两端,各所述承座分别设有一具相同曲率半径的弧形凹面;二旋转件分别在各所述弧形凹面内;二支杆垂直地固设于各所述旋转件上,用以架设所述弓形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武
申请(专利权)人:陈全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