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指系一种芦苇切割装置。我国湖区每年生产的数以千2万吨的芦苇,为造纸、工艺编织等行业提供了大量优良的原材料,收割这些芦苇,均是沿用几千年来的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操作,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效率低,而且,双手配合稍有不逊,就会发生事故,导致伤亡。因此,对采用人工收割芦苇的方法进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效率高的芦苇切割装置。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在机架的前端设有一分料梳,在分料梳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机架相连而设有一与分料梳呈3--8mm间隙的园锯片,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与动力机相连。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参见附图1、2,本技术由机架1、分料梳2、园锯片3、转轴4、动力机5组成,所述机架1为一长方形板,在其底部设有四个滚动轮6,在其正面设有动力机5,动力机5可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动机,分料梳2固装在机架1前端并呈一等腰三角形板,在其两腰上均布有若干梳齿10,园锯片3通过转轴4及轴承安装在机架1前端并处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芦苇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分料梳2、园锯片3、转轴4、动力机5,所述机架1为一长方形板,在其底部设有四个滚动轮6,在其正面设有动力机5,动力机5可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分料梳2固装在机架1前端并呈一等腰三角形板,在其两腰上均布有若干梳齿10,园锯片3通过转轴4及轴承安装在机架1前端并处于分料梳2下部,与分料梳2的间隔为3-8mm,转轴4的另一端通过皮带8与动力机5相连,在机架1前端的上面,还设有两块导流板9,在分料梳2的前端,通过导流板9与梳齿10固装有一分流板11,在机架1前端、分料梳2的外侧还设有两根导向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