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选择性失效制作铸型的3D打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3457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09 20:58
一种基于选择性失效制作铸型的3D打印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绘制铸件及铸型的三维CAD实体模型,并沿Z向进行分层切片,形成每一层切片的铸件-铸型的边界轮廓线,对轮廓线及轮廓线内侧的粉体进行全面域失效,或者采用不同角度交叉剖面线选择性失效的方法,使铸件对应部分全面域失效或形成容易剥离的一系列相互分割的破碎体。分层加工完成后,对粉体进行后处理强化,铸型对应部分整体固结;铸件对应部分全域失效或形成容易剥离的破碎体,通过适当加入外力等办法加以去除,形成铸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制作铸型时成型速度及效率有很大提高,失效区域去除方便,有效保护了铸型的细节,可以制作尺寸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的铸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选择性失效制作铸型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绘制铸件的三维CAD实体模型,对其进行处理后得到铸型的三维CAD实体模型;铸件对应于铸型内部的空腔,形成铸件?铸型的三维CAD实体模型;步骤2:对步骤1中铸件?铸型的三维CAD实体模型在Z向进行分层切片,Z向切片剖分目标实体时,生成铸件?铸型边界轮廓线;步骤3:3D打印机控制系统在加工每一层粉体时,根据步骤2中每一层切片的铸件?铸型的边界轮廓线,对轮廓线及轮廓线内侧铸件对应部分进行全面域失效或者采用不同角度交叉剖面线选择性失效的方法,使铸件对应部分全面域失效或形成容易剥离的一系列相互分割的破碎体;步骤4: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重新铺粉,重复步骤3,直至每个切片加工完成;步骤5:分层加工完成后,对粉体进行后处理强化,铸件?铸型边界轮廓线外侧铸型对应部分整体固结;铸件?铸型边界轮廓线内侧铸件对应部分全部失效或形成容易剥离的破碎体,通过加入外力去除,形成铸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山王廷利姚平坤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