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步距台阶分离式下料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9972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步距台阶分离式下料导轨,导轨1进料段的两个导料槽3、4在导轨高度方向上有一个高度差H,使得在两个导料槽引线脚支撑面6、5之间形成台阶,进入进料段的两个引线框架其引线脚在空间上分成上下两层,分布在不同平面上,互不干涉,结构简单,不需要专门机构拉大横向步距,能够适应集成电路自动冲切成型设备,实现自动化;产品进入下料导轨在进行自动分离时,对产品的引线脚没有损伤,产品品质稳定;操作维护方便,劳动强度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封引线框架后工序自动冲切成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引线脚交差重叠的偶合式塑封引线框架冲切成型后进行分离的下料导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集成电路IC制造业界在后工序自动冲切成型设备中,对双排或多排塑封引线框架一般在冲切成型后必须将其横向步距分离拉大,才能实现自动装管。对双排或多排的引线脚非交差重叠的塑封引线框架,通常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分离,该导轨1在长度方向上有两个并排分布的导料槽3、4,导料槽的形状与引线框架9塑封体形状配合,导料槽3、4之间的轨道面为引线脚支撑面,导轨沿引线框架移动方向即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分成三段,即进料段、中间段和出料段,进料段和出料段的两个导料槽平行分布,中间段的两个导料槽之间的间距沿引线框架移动方向增大,经上道工序冲切成型后的引线框架产品落入到下料导轨的进料段的两个导料槽中,并沿导料槽移动,经中间段时,两个产品之间的步距向两侧拉大,到出料段时,两个导料槽之间的步距与设在导轨未端的料管8的两个进料口间距一致,进而可以送入料管,进入下道工序。但是,对引线脚交差重叠的偶合式塑封引线框架而言,如图2所示,图中左侧为冲切前的引线框架,右侧部分为冲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步距台阶分离式下料导轨,导轨[1]在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并排分布的导料槽[3、4],导料槽的形状与塑封体形状配合,导料槽之间的轨道面为引线脚支撑面,两个导料槽[3、4]上方分别设有盖板[2、5],导轨[1]沿引线框架移动方向分成进料段D、中间段E和出料段F,进料段和出料段的两个导料槽平行分布,中间段的两个导料槽之间的间距沿引线框架移动方向增大,其特征在于进料段的两个导料槽[3、4]在导轨高度方向上有一个高度差H,形成低位导料槽[4]和高位导料槽[3],使得在两个导料槽引线脚支撑面[6、5]之间形成台阶,并且台阶下方的低位导料槽的引线脚支撑面宽度足以放置一个引线框架引线脚,所述高度差H大于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生桂征谢俊张彦宇汪辉陈昌太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