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9821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6 02:24
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以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该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判断在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第一文件;以及在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消除病毒或木马之类的恶意程序的侵扰,或者为了避免诸如PC、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臃肿,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或Android)通常可以提供系统恢复程序或功能。例如,有的系统恢复程序或功能通常针对其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夹中的某个文件检索(以文件是否可以打开方式检索)其对应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文件。如果存在该相应的文件,则删除该相应的文件,并且用系统恢复文件夹中的文件来恢复操作系统。此外,如果不存在该相应的文件,则将系统恢复文件夹中的文件合并来恢复操作系统。然而,由于需要针对系统恢复文件夹内的每个文件夹中的每个文件执行上述操作,因此这种系统恢复程序或功能通常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判断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不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以及逻辑目录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是所述第二文件的副本。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标记指示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二文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判断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如果确定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则在所述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所述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以及处理单元,配置来基于预设的程序执行处理,其中在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并且所述处理单元不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以及逻辑目录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是所述第二文件的副本。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标记指示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二文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目录查询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如果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则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所述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附图说明图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方框图;以及图2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图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方框图。这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PC、笔记本或平板电脑等等。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1以及处理单元12。存储单元11可以由任意的硬盘和/或闪存(固态硬盘)实现,并且可以存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这里,在存储单元11可以在预设的存储区域(下面称为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这里,通常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系统恢复区域通常对于用户不可见。处理单元12可以由任意的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实现。处理单元12可以基于预设的程序(操作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执行预定的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处理单元12执行某一文件(下面称为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处理单元12判断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文件对应的文件(下面称为第二文件)。这里,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11的另一存储区域(下面称为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还在该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文件以及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如,均为1.txt)以及逻辑目录地址(如,C:\abc\1.txt)。这里,第一文件是第二文件的副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二文件为将操作系统恢复为初始状态(如,出厂状态或用户自定义的初始状态)所需的文件,并且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将在下面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看来任何对操作系统恢复所需的文件(如,C:\abc\1.txt)的修改或创建实际上是针对文件存储区域内的第一文件(第二文件的副本)的修改或创建,而不会对系统恢复区域中的第二文件产生任何改变。这里,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即使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和逻辑地址(物理地址不同),处理单元12也可以通过第一文件的物理地址将所有与创建或修改相关的操作均指向第一文件而不是第二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在创建或修改的文件为操作系统恢复所需的文件时,所有针对文件的修改均体现在第一文件,而第二文件保持原状,由此可以在操作系统恢复时通过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包含第二文件)来恢复操作系统。下面以文件1.txt为例描述处理单元12执行的操作。这里,处理单元12的处理还可以应用到其它任意类型的文件上。例如,在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创建第一文件(如,1.txt)或修改文件(1.txt)的内容的情况下,可以配置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程序,使得处理单元12执行该第一文件(1.txt)的创建或修改时,处理单元12判断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可以利用与第一文件的文件名来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检索是否存在具有相同文件名的文件来确定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文件。这里,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应用于一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判断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应用于一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判断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不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以及逻辑目录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是所述第二文件的副本。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标记指示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二文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判断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如果确定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则在所述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所述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6.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良印易贤群李凡智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