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细长振动吸收后跟系统的鞋类物件
本实施例总体涉及鞋,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后跟支撑构件的鞋类物件。
技术介绍
沿着鞋的后跟具有支撑柱的鞋类物件之前已经提出过。Smith等人(美国专利号7,100,309)教导了具有后跟板和两个支撑柱的跑鞋。在Smith的设计中,鞋类物件包括鞋面和固定到鞋面的鞋底。特别地,Smith教导了从外底的中脚部分朝向后跟延伸的后跟板的使用。第一和第二支撑柱沿垂直方向延伸在后跟板和外底之间。Smith的设计的支撑柱旨在在使用者疲劳并且鞋的后跟部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减轻振动并且吸收能量。其他具有后跟支撑结构的鞋类物件也已经提出过。Canie等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8/0307676)教导了一种具有振动吸收后跟系统的鞋类物件。该后跟系统包括下部后跟板、一组支撑构件和上部后跟板。下部后跟板与侧向地支撑后跟板的悬臂部相关联。当力被施加到后跟系统时,支撑构件可轻微地压缩,并且悬臂部可降低、吸收由地面施加的能量和/或振动。每一个支撑构件包括顶侧和底侧;顶侧与第一质心相关联,底侧与第二质心相关联;并且其中第一质心和第二质心关于垂直轴错开。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4 US 12/881,4491.一种鞋类物件,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后跟系统;所述后跟系统包括与鞋类物件的外侧相关联的第一支撑构件;所述后跟系统进一步包括与鞋类物件的内侧相关联的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顶侧和第一底侧;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包括第二顶侧和第二底侧;所述第一顶侧具有第一顶侧周界;所述第一底侧具有第一底侧周界;所述第二顶侧具有第二顶侧周界;所述第二底侧具有第二底侧周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顶侧周界设置在由第一底侧周界限定的竖直边界内,并且第二顶侧周界设置在由第二底侧周界限定的竖直边界内;其中,第一底侧和第二底侧与下板邻接,并且其中,所述下板设置在后跟系统和外底之间;且所述下板包括:至少一个肋;和壁,该壁从下板向上延伸并且横向地跨鞋类物件布置,所述壁设置在鞋类物件的中脚区域中;且所述至少一个肋从所述壁朝向鞋类物件的后跟区域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件,其中,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具有相似的形状同时彼此关于鞋类物件的后跟-脚趾中心轴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件,其中第一支撑构件的纵向长度从第一顶侧到第一底侧增大;并且第二支撑构件的纵向长度从第二顶侧到第二底侧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件,其中第一支撑构件的横向宽度从第一顶侧到第一底侧增大;并且第二支撑构件的横向宽度从第二顶侧到第二底侧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件,其中第一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M布雷文斯,G麦克米兰,EV桑托斯,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