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非水二次电池及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非水二次电池及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二次电池的电极(正极和负极)中,通常使用的是在集电体的一面或者两面具有含有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极合剂层(正极合剂层和负极合剂层)的构造。这样的电极通过如下方法制造:例如,将含有活性物质和溶剂的电极合剂层形成用组合物在集电体上涂布形成涂膜,经过将上述涂膜干燥以从上述涂膜中除去溶剂的干燥工序而形成电极合剂层。如果上述干燥工序长时间化,则会损伤电极的生产率、进而是非水二次电池的生产率,另一方面,如果为了缩短该时间而例如使干燥温度为高温,则有可能损伤电极的品质而成为非水二次电池的特性降低的因素。因此,在大体能够抑制电极品质降低的条件下,使涂膜的干燥时间缩短的技术正在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在日本特许第4790092号公报中,提出了利用适当波长的近红外电磁波将涂膜内阻碍溶剂蒸发的氢键切断,提高涂膜的干燥效率的技术。另外,在日本特开2010-255988号公报中,提出了在对涂膜进行红外线照射的同时直接鼓吹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在集电体的一面或者两面具有含活性物质的电极合剂层的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将含有所述活性物质和溶剂的电极合剂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在所述集电体上而形成所述组合物的涂膜的涂膜形成工序;将具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导入干燥炉内的导入工序;以及在所述干燥炉内对所述涂膜照射在1~5μm内具有波长分布峰的近红外电磁波、使所述涂膜干燥而形成所述电极合剂层的干燥工序,在所述干燥工序中,使所述涂膜的温度为比所述干燥炉内的温度高65℃以上115℃以下范围内的高温。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15 JP 2012-058672;2012.12.17 JP 2012-27461.一种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在集电体的一面或者两面具有含活性物质的电极合剂层的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将含有所述活性物质和溶剂的电极合剂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在所述集电体上而形成所述组合物的涂膜的涂膜形成工序;将具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导入干燥炉内的导入工序;以及在所述干燥炉内对所述涂膜照射在1~5μm内具有波长分布峰的近红外电磁波、使所述涂膜干燥而形成所述电极合剂层的干燥工序,在所述干燥工序中,所述干燥炉内的温度为90℃以上、120℃以下,使所述涂膜的温度为比所述干燥炉内的温度高65℃以上、115℃以下范围内的高温,所述涂膜的温度为15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具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导入所述干燥炉内的时间为140秒以下。3.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正极、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