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4026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包括节流器安装体以及设置在节流器安装体内的节流器安装套,和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内的节流器本体,节流器本体的圆柱形后端部和节流器安装套的柱状后端腔体之间的缝隙构成了节流器的工作区,且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上开设有与该工作区相连通的通孔。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和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孔肩之间设置有弹簧,可调整压头来调整节流器本体的后端部在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后端腔体的位置,以调整节流比。整个静压支承系统可使用单一尺寸形式的节流器,并满足性能优良、结构紧凑、拆装方便、不易堵塞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静压支承用的节流器,尤其是一种用于超精密机床中液体静压支承的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
技术介绍
液体静压支承具有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精度高等优点,因而在超精密机床或功能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节流器是恒压供油液体静压支承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它起到自动调节油腔压力的功能,使得恒压供油静压支承系统具有相应的油膜承载力和油膜刚度。常用的传统的固定节流器有小孔节流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小孔节流器安装方便但易堵塞,毛细管节流器尺寸较大,对温度很敏感,也易堵塞。西安交通大学赵万华和陈耀龙等人设计了一种环形缝隙节流器,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102089.4,通过节流器本体的后端部与节流器安装体的后端腔体之间的缝隙即半径差构成了节流器的工作区,该节流器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堵塞问题。该节流器安装到节流器安装体之后就固定了节流比的大小,在供油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想改变油腔的压力只有关闭供油系统,并需重新更换不同尺寸的节流器,而且尺寸的选择也较为繁琐,增加了液体静压支承调试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形式固定、节流比可大范围调整的节流器,而且整个静压支承系统可使用单一尺寸形式的节流器,并满足性能优良、结构紧凑、拆装方便、不易堵塞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包括节流器安装体以及设置在节流器安装体内的节流器安装套,和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内的节流器本体,其特点是,所说的节流器安装体由阶梯型的第一前端腔体、第一孔肩和第一后端腔体组成,节流器安装套由第二前端腔体、光孔、第二孔肩和第二后端腔体组成,且第二前端腔体具有内螺纹,节流器本体由前端部和圆柱形的后端部组成,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前端腔体与节流器安装体的第一孔肩轴向定位,节流器本体的后端部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后端腔体内,节流器本体的圆柱形后端部的直径小于节流器安装套的柱状的第二后端腔体的直径,节流器本体的后端部和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后端腔体之间的缝隙构成了节流器的工作区,且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上开设有与该工作区相连通的通孔。优选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后端腔体与节流器安装体的第一后端腔体之间设置有起径向密封作用的“O”型密封圈。优选地,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外还设置有对节流器本体起轴向定位作用的第二压头。优选地,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和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孔肩之间设置有弹簧,可调整第二压头来调整节流器本体的后端部在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后端腔体中的位置。优选地,所说的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前端腔体外还设置有对节流器安装套起轴向定位作用的第一压头。优选地,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中通孔的直径要小于第二压头的内六角的内接圆直径。优选地,节流器安装套的前端腔体外还设置有对节流器安装套起轴向定位作用的压头,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的通孔内还开设内螺纹。优选地,节流器本体的后端部端面不超过节流器安装套第二后端腔体的端面。优选地,所说的节流器安装体的第一前端腔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后端腔体的直径;节流器安装套的第二前端腔体的直径大于光孔的直径,光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后端腔体的直径;组成节流器本体的前端部的直径大于后端部的最大直径。本专利技术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利用弹簧调节节流长度,同一尺寸形式的柱面环形缝隙节流器即可满足整个静压支承系统的需求,满足结构紧凑、调节简单、拆装方便的要求,解决了现有静压支承系统调试过程中需不停更换不同尺寸节流器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压头1,第二压头2,“O”型密封圈7,通孔8,节流器安装体3,第一前端腔体3-1,第一孔肩3-2,第一后端腔体(3-3),节流器安装套4,第二前端腔体4-1、光孔4-2、第二孔肩4-3,第二后端腔体4-4;节流器本体5,前端部5-1,后端部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节流器安装体3以及设置在节流器安装体3内的节流器安装套4,和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4内的节流器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节流器安装体3由阶梯型的第一前端腔体3-1、第一孔肩3-2和第一后端腔体3-3组成,节流器安装套4由内螺纹的第二前端腔体4-1、光孔4-2、第二孔肩4-3和第二后端腔体4-4组成,节流器本体5由前端部5-1和圆柱形的后端部5-2组成,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前端腔体4-1与节流器安装体3的第一孔肩3-2轴向定位,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内,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的直径小于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的直径,节流器本体5的圆柱形后端部5-2和节流器安装套4的柱状第二后端腔体4-4之间的柱状缝隙构成了节流器的工作区,且节流器本体5的前端部5-1上开设有与该工作区相连通的通孔8,通孔8的直径要小于压头2的内六角的内接圆直径。通过调节压头2可以调节弹簧的长度,进而改变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在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中的位置,以此改变节流长度lc,从而调整节流比。用于节流器的装入和取出,本专利技术在节流器本体5的前端部5-1的通孔8内还开设内螺纹,使用时将长螺钉拧入该内螺纹中就可以实现该节流器的拆装。压力油通过左端的第一压头1中的孔进入,经过第二压头2和节流器本体5上开设的通孔8,到达工作区处对压力油进行节流,最后节流后的压力油进入右端的油腔。本专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单一尺寸的节流器即可满足整个静压支承系统的要求,其节流比可微调,不需要在调试过程中更换不同尺寸的节流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包括节流器安装体(3)以及设置在节流器安装体(3)内的节流器安装套(4),和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4)内的节流器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节流器安装体(3)由阶梯型的第一前端腔体(3?1)、第一孔肩(3?2)和第一后端腔体(3?3)组成,节流器安装套(4)由第二前端腔体(4?1)、光孔(4?2)、第二孔肩(4?3)和第二后端腔体(4?4)组成,第二前端腔体(4?1)具有内螺纹,节流器本体(5)由前端部(5?1)和圆柱形的后端部(5?2)组成,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前端腔体(4?1)与节流器安装体(3)的第一孔肩(3?2)轴向定位,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内,节流器本体(5)的圆柱形后端部(5?2)的直径小于节流器安装套(4)的柱状的第二后端腔体(4?4)的直径,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和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之间的缝隙构成了节流器的工作区,且节流器本体(5)的前端部(5?1)上开设有与该工作区相连通的通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包括节流器安装体(3)以及设置在节流器安装体(3)内的节流器安装套(4),和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4)内的节流器本体(5),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节流器安装体(3)由阶梯型的第一前端腔体(3-1)、第一孔肩(3-2)和第一后端腔体(3-3)组成,
节流器安装套(4)由第二前端腔体(4-1)、光孔(4-2)、第二孔肩(4-3)和第二后端腔体(4-4)组成,第二前端腔体(4-1)具有内螺纹,
节流器本体(5)由前端部(5-1)和圆柱形的后端部(5-2)组成,
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前端腔体(4-1)与节流器安装体(3)的第一孔肩(3-2)轴向定位,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设置在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内,节流器本体(5)的圆柱形后端部(5-2)的直径小于节流器安装套(4)的柱状的第二后端腔体(4-4)的直径,节流器本体(5)的后端部(5-2)和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后端腔体(4-4)之间的缝隙构成了节流器的工作区,且节流器本体(5)的前端部(5-1)上开设有与该工作区相连通的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节流器本体(5)的前端部(5-1)外还设置有对节流器本体(5)起轴向定位作用的第二压头(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面环形缝隙节流比可调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节流器本体(5)的前端部(5-1)和节流器安装套(4)的第二孔肩(4-3)之间设置有弹簧(6),可调整第二压头(2)来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龙查俊陈晓燕刘可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