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及其宽带偶极子辐射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391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及其宽带偶极子辐射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包括:接地平面;形成在接地平面上的介质基板;位于介质基板上的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介质基板上邻近于双极化辐射元件并且具有平行于与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相交的第一轴线的突起;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介质基板上邻近于双极化辐射元件并且具有平行于与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相交且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的突起;以及用于对双极化辐射元件、竖直极化辐射元件和水平极化辐射元件进行馈电的馈电网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天线,更具体地,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MO)天线。
技术介绍
下面的专利文献被认为代表本领域的当前状态:美国专利:7,259,728;7,202,829 以及 6,229,495。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化MMO天线以及一种特别地适合于包含在该天线中的宽带偶极子辐射元件。因而,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接地平面;形成在该接地平面上的介质基板;位于该介质基板上的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该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介质基板上邻近于双极化辐射元件并且具有平行于与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相交的第一轴线的突起;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该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介质基板上邻近于双极化辐射元件并且具有平行于与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相交且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的突起;以及用于对双极化辐射元件、竖直极化辐射元件和水平极化辐射元件进行馈电的馈电网络。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包括:四重辐射片,该四重辐射片在第一极化处操作为第一偶极子对以及在第二极化处操作为第二偶极子对,第一偶极子对和第二偶极子对中的每个偶极子包括四重辐射片中的两个辐射片;以及用于对第一偶极子对和第二偶极子对进行馈电的馈电布置,该馈电布置包括通电地连接至包括每个偶极子的两个辐射片中的一个辐射片的馈电线以及通电地连接至包括每个偶极子的两个辐射片中的另一辐射片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优选地,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具有±45°的极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在高频带进行辐射。优选地,竖直极 化辐射元件和水平极化辐射元件在低频带进行辐射。优选地,高频带包括1710MHz至2700MHz之间的频率。优选地,低频带包括690MHz至960MHz之间的频率。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介质基板通电地连接至接地平面。 优选地,馈电网络形成在介质基板上。优选地,介质基板包括从其延伸的多个延长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该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包括:四重辐射片,该四重辐射片在第一极化处操作为第一偶极子对以及在第二极化处操作为第二偶极子对,第一偶极子对和第二偶极子对中的每个偶极子包括四重辐射片中的两个辐射片;以及用于对第一偶极子对和第二偶极子对进行馈电的馈电布置,该馈电布置包括通电地连接至包括每个偶极子的两个辐射片中的一个辐射片的馈电线以及通电地连接至包括每个偶极子的两个辐射片中的另一辐射片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优选地,第一极化和第二极化包括±45°的极化。优选地,四重辐射片在1710MHz至2700MHz的高频带进行辐射。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接地面板包括具有170mm的宽度和220mm的长度并且限定第一平面的金属托盘,该金属托盘包括:从金属托盘的第一转角延伸并且位于与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二平面中的第一方形垂直弯曲部分;从金属托盘的第二转角延伸并且位于第二平面中的第二方形垂直弯曲部分;从第二转角突出并且位于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的第三平面中的第三倒置L形延伸部;以及从金属托盘的第三转角突出并且位于第三平面中的第四截断L形延伸部,第一方形垂直弯曲部分、第二方形垂直弯曲部分、第三倒置L形延伸部和第四截断L形延伸部包括多个延长带。优选地,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由与其整体地形成的第一微带馈电线进行馈电,第一微带馈电线包括第五钩状顶部部分和第六拉长干部分,第六拉长干部分在其中点处包括从其延伸的第七阶状部分。优选地,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由与其整体地形成的第二微带馈电线进行馈电,第二微带馈电线包括第八钩状顶部部分和第九拉长干部分。优选地,天线的四重辐射片由布置在偶极子干上的方形介质平台支承,该偶极子干具有包括第一肋部、第二肋部、第三肋部和第四肋部的X形配置,第一肋部、第二肋部、第三肋部和第四肋部中的每个肋部包括适于插入形成在方形介质平台中的四个槽中的伸出上部残余部分,偶极子干还包括:形成在第一肋部的第一侧的第一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一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一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形成在第二肋部的第一侧的第二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二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形成在第三肋部的第一侧的第三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三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三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以及形成在第四肋部的第一侧的第四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四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四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的四重辐射片由布置在偶极子干上的方形介质平台支承,该偶极子干具有包括第一肋部、第二肋部、第三肋部和第四肋部的X形配置,第一肋部、第二肋部、第三肋部和第四肋部中的每个肋部包括适于插入形成在方形介质平台中的四个槽中的伸出上部残余部分,偶极子干还包括:形成在第一肋部的第一侧的第一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一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一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形成在第二肋部的第一侧的第二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二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形成在第三肋部的第一侧的第三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三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三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以及形成在第四肋部的第一侧的第四微带馈电线以及形成在第四肋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四平衡-不平衡转换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充分地明白和理解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构造和操作的天线的示意图;图2A、图2B和图2C为图1中示出的类型的天线的简化的相应的第一透视图、第二透视图和俯视图;以及图3为在图1至图2C中示出的类型的天线中使用的辐射元件的简化的扩展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构造和操作的天线的示意图。如从图1中看到的那样,提供一种天线100。天线100优选地为室内型天线并且特别优选地适于安装在墙壁102上。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天线100的操作要求,天线100可以可替代地适于安装在各种室内和/或室外表面上。如在放大部1 04处最佳观察到的,天线100包括接地平面106。宽带偶极子辐射单元108优选地位于该接地平面106上。宽带偶极子辐射单元108优选地操作用于发送具有倾斜的±45°极化的双极化信号。因此,宽带偶极子辐射单元108可以被称为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08。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14优选地位于接地平面106上邻近于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08并且具有与第一轴线115平行的突起,该第一轴线115优选地与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08相交。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16优选地位于接地平面106上邻近于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08并且具有与第二轴线117平行的突起,该第二轴线117优选地与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08相交并且与第一轴线115正交。这里,通过示例,看到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14和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16分别位于平行于第一轴线115和第二轴线 117。在天线100的操作中,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08优选地在1710MHz至2700MHz的高频带进行辐射并且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14和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116优选地在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包括:接地平面;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形成在所述接地平面上;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所述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所述介质基板上;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所述水平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所述介质基板上邻近于所述双极化辐射元件并且具有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突起,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相交;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所述竖直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位于所述介质基板上邻近于所述双极化辐射元件并且具有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突起,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宽带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元件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以及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用于对所述双极化辐射元件、所述竖直极化辐射元件和所述水平极化辐射元件进行馈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伊姆·约纳耶尼夫·齐夫谢伊·马莫史蒂夫·克鲁帕
申请(专利权)人:盖尔创尼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