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320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整机前壳、液晶模组、电源、机芯、以及后盖,其中液晶模组包括模组前框、液晶玻璃、胶框、光学膜片、导光板或扩散板、反射片以及光源,所述后盖具有向后突出的容置部,容置部内形成有容置腔,上述电源、机芯与后盖相对固定且置于该容置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舍弃了液晶模组的背板,将电源和机芯直接固设在后盖,使后盖同时兼容传统液体模组背板和平板电视后壳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后盖可根据需要预装不同尺寸的电源和机芯,节省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不设备。
技术介绍
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不,传统液晶显不设备(如液晶电视、液晶显不器、平板电脑)由整机前壳1、液晶模组2、电源3、机芯4、以及保护电源3和机芯4的后盖5组成,其中液晶模组2由模组前框21、液晶玻璃22、胶框23、光学膜片24、导光板或扩散板25、反射片26、光源(LED或CCFL) 27及背板28组成,上述电源3和机芯4装配在背板28背面,这样不仅产品的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同时,当需要装配不同尺寸的机芯和电源时,需要花很高的成本及长时间对液晶模组的背板28进行修模,随着产品尺寸的增加,其劣势越专利技术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舍弃了液晶模组的背板,将电源和机芯直接固设在后盖,使后盖同时兼容传统液体模组背板和平板电视后壳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后盖可根据需要预装不同尺寸的电源和机芯,节省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整机前壳、液晶模组、电源、机芯、以及后盖,其中液晶模组包括模组前框、液晶玻璃、胶框、光学膜片、导光板或扩散板、反射片以及光源,所述后盖具有向后突出的容置部,容置部内形成有容置腔,上述电源、机芯置于该容置腔内。为了便于机芯接口与外部连接,所述后盖容置部的侧边至少具有一个视窗开口。电源、机芯与后盖的装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装配方式之一:所述电源和机芯是通过金属屏蔽板与后盖连接固定的,所述电源和机芯固设在金属屏蔽板的背面,金属屏蔽板与后盖连接固定。装配方式之二:所述电源和机芯是直接固设在后盖容置腔内,所述后盖于容置腔边缘处粘接有屏蔽膜,屏蔽膜覆盖在电源和机芯的前方。装配方式之三:所述电源和机芯是直接固设在后盖容置腔内。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舍弃了液晶模组的背板,将电源和机芯直接固设在后盖,使后盖同时兼容传统液体模组背板和平板电视后壳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后盖可根据需要预装不同尺寸的电源和机芯,节省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本技术后盖容置部的侧边至少具有一个视窗开口,以便于机芯接口与外部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液晶显不设备的装配图;图2为现有液晶显示设备中液晶模组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图;图4、图5为本技术中电源、机芯与后盖之间的装配方式之一的示意图;图6、图7为本技术中电源、机芯与后盖之间的装配方式之二的示意图。其中:I整机前壳;2液晶模组;21模组前框;22液晶玻璃;23胶框;24光学膜片;25导光板或扩散板;26反射片;27光源;28背板;3 电源;4 机芯;5后盖;51容置部;52容置腔;53视窗开口 ;6金属屏蔽板;7屏蔽膜;8双面胶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3至图7所示,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整机前壳1、液晶模组2、电源3、机芯4、以及后盖5,其中液晶模组2包括模组前框21、液晶玻璃22、胶框23、光学膜片24、导光板或扩散板25、反射片26以及光源27,所述后盖5具有向后突出的容置部51,容置部51内形成有容置腔52,上述电源3、机芯4与后盖5相对固定且置于该容置腔52内。为了便于机芯接口与外部连接,所述后盖5容置部51的侧边至少具有一个视窗开Π 53。电源3、机芯4与后盖5的装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装配方式之一:所述电源3和机芯4是通过金属屏蔽板6与后盖5连接固定的,所述电源3和机芯4固设在金属屏蔽板6的背面,金属屏蔽板6与后盖5连接固定,见图4和图5。上述金属屏蔽板6背面设有铆钉螺丝柱或者折边平台用以固定机芯及电源,所述金属屏蔽板6四周设有螺丝孔用以与后壳螺接固定。其实际组装时,先将电源3和机芯4预装在金属屏蔽板6上,再将具有电源3和机芯4的金属屏蔽板6固定在后盖5内侧,其中电源3和机芯4位于后盖5的容置腔52内,且电源3、机芯4与容置部51之间预留有安全距离。因金属屏蔽板6面积仅比电源3和机芯4稍大,模具较小,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快速的进行修模来匹配不同尺寸的电源3和机芯4。相比将固定结构设计在背板上的传统设计,不需要对背板进行修模。装配方式之二:所述电源3和机芯4是直接固设在后盖5容置腔52内,所述后盖5于容置腔边缘处54粘接有屏蔽膜7,屏蔽膜7覆盖在电源3和机芯4的前方。本实施例中,上述屏蔽膜7的四周是通过双面胶带8与容置腔边缘处54粘接固定的,见图6和图7。相比装配方式之一,可以节省金属屏蔽板,降低成本。装配方式之三:所述电源3和机芯4是直接固设在后盖5容置腔52内。本技术舍弃了液晶模组的背板,将电源3和机芯4直接固设在后盖5,使后盖同时兼容传统液体模组背板和平板电视后壳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后盖5可根据需要预装不同尺寸的电源和机芯,节省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本技术可以在平板电视、平板电脑、显示器等显示器件广泛应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整机前壳(I)、液晶模组(2)、电源(3)、机芯(4)、以及后盖(5),其中液晶模组(2)包括模组前框(21)、液晶玻璃(22)、胶框(23)、光学膜片(24)、导光板或扩散板(25)、反射片(26)以及光源(27),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5)具有向后突出的容置部(51),容置部(51)内形成有容置腔(52),上述电源(3)、机芯(4)置于该容置腔(5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5)容置部(51)的侧边至少具有一个便于机芯接口与外部连接的视窗开口(5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和机芯(4)是通过金属屏蔽板(6)与后盖(5)连接固定的,所述电源(3)和机芯(4)固设在金属屏蔽板(6)的背面,金属屏蔽板(6)与后盖(5)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和机芯(4)直接固设在后盖(5)容置腔(5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于容置腔边缘处(54)粘接有屏蔽膜(7),屏蔽膜(7)覆盖在电源(3)和机芯(4)的前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整机前壳、液晶模组、电源、机芯、以及后盖,其中液晶模组包括模组前框、液晶玻璃、胶框、光学膜片、导光板或扩散板、反射片以及光源,所述后盖具有向后突出的容置部,容置部内形成有容置腔,上述电源、机芯与后盖相对固定且置于该容置腔内;本技术舍弃了液晶模组的背板,将电源和机芯直接固设在后盖,使后盖同时兼容传统液体模组背板和平板电视后壳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后盖可根据需要预装不同尺寸的电源和机芯,节省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文档编号G09F9/35GK203165385SQ201320024430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兴国, 李郑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整机前壳(1)、液晶模组(2)、电源(3)、机芯(4)、以及后盖(5),其中液晶模组(2)包括模组前框(21)、液晶玻璃(22)、胶框(23)、光学膜片(24)、导光板或扩散板(25)、反射片(26)以及光源(27),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5)具有向后突出的容置部(51),容置部(51)内形成有容置腔(52),上述电源(3)、机芯(4)置于该容置腔(5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国李郑阳周保伟毛新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