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119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柜,包括下底板和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部分或者全部固设于所述的下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柜根据冷凝器自身工作原理将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用于加热冷柜底部,使之维持高于环境温度的露点温度,有效避免了冷柜底部凝露现象,改善了冷凝器冷凝效果;通过对冷凝系统的优化,降低了冷柜的耗电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柜,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底部冷凝器的冷柜。
技术介绍
冷柜系列制冷产品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使用过程中,由于冷柜底部外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导致冷柜底部表面凝露,给使用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改进技术方案,一是加厚发泡层,增强冷柜保温性能,可以降低冷柜散热,使冷柜底部外表温度高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以避免出现凝露,这种结构不会增加工艺复杂性,其缺点是需更改箱体结构,涉及到部件及发泡模具更改,投入成本过高同时减少了使用空间,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在箱体发泡层内增加特制真空隔热板(VIP板),以增强底部保温性能,同样可以避免凝露,其缺点是成本较高且增加了工艺复杂性,影响底部发泡质量;三是增加电加热丝,对底部进行加热,其缺点是不仅增大了安全隐患,而且成本高、耗电量大。基于此,如何研发一种冷柜及适用于该冷柜的冷凝器,可以避免冷柜底部凝露的同时不增加工艺复杂性以及耗电量,是本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冷柜的下底板凝露问题,提供了一种冷柜,解决了下底板的凝露问题,同时不增加工艺复杂性以及耗电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冷柜,包括下底板和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部分或者全部固设于所述的下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冷柜内设置有发泡箱体组装,下底板为所述发泡箱体组装的下底板。又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器埋在发泡箱体组装的发泡层中。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器包括设置在冷柜的侧壁上的侧壁冷凝器。更进一步的,设置在冷柜的下底板上的冷凝器为底部冷凝器,所述的底部冷凝器为一段冷凝盘管,与所述的侧壁冷凝器相串接。优选的,为了防止下底板受热不均匀,所述的冷凝盘管均布在所述的下底板上。进一步的,设置在冷柜的下底板上的冷凝器为底部冷凝器,所述的底部冷凝器为一段冷凝盘管,与所述的侧壁冷凝器相串接。优选的,所述的冷凝盘管成凹字形,因此,底部冷凝器只是在常规内冷基础上的管路延伸,实现简单,只需增加一端管路即可,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所述的冷凝盘管还可以成S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根据冷凝器自身工作原理将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用于加热冷柜底部,使之维持高于环境温度的露点温度,有效避免了冷柜底部凝露现象,实现了制冷过程中散热的有效利用,而不必附加其他加热或保温措施;第二,通过冷柜侧壁与底面共同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助于改善冷凝器冷凝效果;第三,通过对冷凝系统的优化,降低了冷柜的耗电量。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冷柜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冷柜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冷柜的下底板凝露问题,提供了一种冷柜,可以有效解决下底板的凝露问题,实现了制冷过程中散热的有效利用,而不必附加其他加热或保温措施,同时不增加工艺复杂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柜,包括下底板I,还包括冷凝器2,其中,冷凝器2固设于下底板I上。若冷凝器2包含多个,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冷凝器2固设于下底板I上,通过将冷凝器2设置在下底板I上,系统工作时,冷凝器2在冷却制冷剂时释放热量,可以提高冷柜的下底板I的温度,使其高于外界空气的凝露点,不出现凝露现象。本实施例根据冷凝器2自身工作原理将冷凝器2散发的热量用于加热冷柜底部,使之维持高于环境温度的露点温度,实现了制冷过程中散热的有效利用,而不必附加其他加热或保温措施,易于批量生产,而且节能环保。若冷柜内设置有发泡箱体组装(附图中没有显示),下底板I可以为发泡箱体组装的下底板,冷凝器2优选为内置冷凝器,也即埋在发泡层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冷凝器2为一段冷凝盘管,而且,冷凝盘管成凹字形,因此,冷凝器2实际上只是在常规内冷基础上的管路延伸,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只需增加一端管路即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当然,该冷凝盘管并不限于成凹字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成S型或其他形状布置,仍然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还包括设置在冷柜的侧壁上的侧壁冷凝器3。参见图2所示,设置在冷柜的下底板上的冷凝器称为底部冷凝器4,底部冷凝器4为一段冷凝盘管,与侧壁冷凝器3相串接。其中,侧壁冷凝器3固设在冷柜的侧壁上,底部冷凝器4固设于下底板I的上表面。图2为制冷系统原理图,由蒸发器6、压缩机7、侧壁冷凝器3、底部冷凝器4以及干燥过滤器5相串联组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若设置两个冷凝器,底部冷凝器4可以采用一段冷凝盘管实现,优选该冷凝盘管成凹字形,而且,该冷凝盘管与侧壁冷凝器3相串接。系统工作时,侧壁冷凝器3、底部冷凝器4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当制冷剂分别流经侧壁冷凝器3、底部冷凝器4时,冷凝放热,可以分别提高冷柜的侧壁和下底板的温度,使其高于外界空气的凝露点,不出现凝露现象。而且,通过设置两个冷凝器,使用冷柜侧壁与底面共同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助于改善冷凝器冷凝效果。当然,两个冷凝器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互换,即制冷剂先经过底部冷凝器4,再经过侧壁冷凝器3,仍然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冷柜,包括下底板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部分或者全部固设于所述的下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柜内设置有发泡箱体组装,下底板为所述发泡箱体组装的下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埋在发泡箱体组装的发泡层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包括设置在冷柜的侧壁上的侧壁冷凝器。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冷柜的下底板上的冷凝器为底部冷凝器,所述的底部冷凝器为一段冷凝盘管,与所述的侧壁冷凝器相串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盘管均布在所述的下底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盘管成凹字形。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盘管成S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柜,包括下底板和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部分或者全部固设于所述的下底板上。本技术的冷柜根据冷凝器自身工作原理将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用于加热冷柜底部,使之维持高于环境温度的露点温度,有效避免了冷柜底部凝露现象,改善了冷凝器冷凝效果;通过对冷凝系统的优化,降低了冷柜的耗电量。文档编号F25D19/00GK203163384SQ20132007990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越, 丁剑波, 张天鹏, 王志海, 任代青, 陈兴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柜,包括下底板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部分或者全部固设于所述的下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丁剑波张天鹏王志海任代青陈兴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