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防松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935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蝶形防松垫圈,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蝶形防松垫圈
技术介绍
蝶形防松垫圈,通常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然而传统的蝶形防松垫圈,螺栓拧紧安装时,蝶形防松垫圈与螺栓之间作用力不够大,从而对防松效果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松效果的蝶形防松垫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形防松垫圈,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外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凹槽的两侧壁形成一定的金属弹性力,而对螺栓进行涨紧,从而提高了防松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内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凹槽的两侧壁形成一定的金属弹性力,而对螺栓进行涨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凹槽与内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本体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工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的下壁面的外圈均匀设置有防滑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齿与被装物体进行卡紧,更进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与附图2,本技术公开的蝶形防松垫圈,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1,所述本体I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101,所述本体I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凹槽102,所述外凹槽102呈环状围绕在本体I的外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凹槽102的两侧壁形成一定的金属弹性力,而对螺栓进行涨紧,从而提高了防松效果。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I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凹槽103,所述内凹槽103呈环状围绕在本体I的内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凹槽103的两侧壁形成一定的金属弹性力,而对螺栓进行涨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凹槽102与内凹槽103的深度等于所述本体I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工更加方便。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I的下壁面的外圈均匀设置有防滑齿1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齿104与被装物体进行卡紧,更进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蝶形防松垫圈,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外周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形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内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形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凹槽与内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本体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形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壁面的外圈均匀设置有防滑齿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蝶形防松垫圈,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外周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文档编号F16B43/00GK203161783SQ201320154139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黄云飞 申请人:瑞安市东波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形防松垫圈,包括截面呈截锥形的圆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上壁面的内圈设置有防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呈环状围绕在本体的外周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东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