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69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SBR池;其中,所述SBR池包括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所述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同时与所述好氧池连接,且所述好氧池、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内分别设置有酶浮填料;且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均为模块化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AAO-SBR基础上,通过在所述好氧池、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内分别设置酶浮填料作为生物附着载体,使得反应器的生物总量是同体积的活性污泥法的2倍以上,大大提升了反应器的处理能力简化了反应器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
技术介绍
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环保向来是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投资成本过高、产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等原因,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污水处理问题。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处理工艺。由于S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对于SBR反应器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因此,SBR工艺发展速度极快,并衍生出许多种新型SBR处理工艺。但是目前的SBR运行仍具有如下缺点:(I)单一的SBR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2)处理水量大时,来水与间歇进水不匹配的问题难以解决。此时需要多套SBR反应器并联运行,阀门切换频繁,操作程序复杂。(3)大水量时,优势不明显。无论水量大小,SBR法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都与氧化沟相当,但基建投资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降低20%左右。水量小时,SBR的运行费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省20%左右,但水 量大时。SBR运行费用与传统法相近。可见SBR对大水量失去了优势。(4)设备闲置率高。( 5 )污水提升的阻力损失较大。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好氧处理技术HBF工艺(Honess Hybrid Biological & Fixed film Technology 简称 HBF)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和工艺流程简单、灵活,配水均匀,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污水反应体系,处理效果更高效,而且投资省,自动化程度高的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SBR池;其中,所述SBR池包括第一 SBR池和第二 SBR池,所述第一 SBR池和第二 SBR池同时与所述好氧池连接,且所述好氧池、第一 SBR池和第二 SBR池内分别设置有酶浮填料。上述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在AAO-SBR基础上,通过在所述好氧池、第一 SBR池和第二 SBR池内分别设置酶浮填料作为生物附着载体,使得反应器的生物总量是同体积的活性污泥法的2倍以上,大大提升了反应器的处理能力简化了反应器结构。由于酶浮填料的存在,对水流及气流均起到强制紊动的作用,同时促进水中污染物、空气与微生物细胞的充分接触,从实质上强化了传质过程。因此,在所述好氧池、第一SBR池和第二 SBR池内均无需再加设搅拌器,以及反应器无需另外设置初沉池和二沉池,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中污泥泥龄长,反应器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且氧的转化率高,可以有效节省投资与运行成本。且本技术的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对于单个SBR池为间断进水,但对于整座反应器而言,实现了连续进水、出水,使得整个工艺出水连续均匀,操作管理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好氧池内的酶浮填料为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 SBR池和第二 SBR池内的酶浮填料与池内水流方向呈60° -80°的夹角设置,使得酶浮填料相当于一般斜板设置,增加沉淀效率之作用,在出水时增加了分离区的面积,提高了分离效率,降低了出水SS,使固液分离效果更好,在反应时提高了 SBR池的污泥浓度,提升了反应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第一 SBR池和第二SBR池均为能够工厂化预制及现场拼装的模块化组件,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组合预制形成厌氧缺氧模块,所述好氧池预制形成好氧模块,所述第一 SBR池预制形成第一 SBR模块,以及所述第二 SBR池预制形成第二 SBR模块。所述厌氧缺氧模块包括相互导通连接的厌氧区和缺氧区,且所述厌氧区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缺氧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好氧模块,所述好氧模块通过管道同时连接所述第一 SBR模块和第二 SBR模块,所述第一 SBR模块和第二 SBR模块上均设置有出水管。本技术的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将各主要部件制作成模块化组件,有利于工厂预制和生产,且便于现场拼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好氧模块与所述厌氧缺氧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好氧模块内的硝化液回流输送至所述厌氧缺氧模块的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好氧模块,所述硝化液回流泵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厌氧缺氧模块的缺氧区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 SBR模块和第二 SBR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将池内污泥输送至所述厌氧缺氧模块的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污泥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 SBR模块和第二 SBR模块,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污泥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厌氧缺氧模块的厌氧区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好氧模块、第一 SBR模块和第二 SBR模块内均分别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射流曝气器和射流循环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穿孔吸泥管、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管,所述穿孔吸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 SBR模块和第二 SBR模块内,所述污泥回流泵输入端连接所述穿孔吸泥管,所述污泥回流泵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厌氧缺氧模块的厌氧区连接。需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上述酶浮填料,可选用公告号为CN 101633529B名称为“应用于高难废水处理的离子型酶促悬浮填料制造方法”所制造获得的离子型酶促悬浮填料,本文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术的结构和工艺流程简单,土建和投资低,无初沉池、二沉池,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池中微生物总量由悬浮态的活性污泥及附着生物的生物膜组成,污泥浓度可达8000mg/L以上,即使在生物负荷不增加的情形下,也使得系统可以承受更高的容积负荷,故池容远较传统的生化处理系统为低,使得土建占地及投资远低于现有生化处理工艺。2)对于单个SBR池为间断进水,但对于整座反应器而言,实现了连续进水、出水,使得整个工艺出水连续均匀,操作管理方便。3)池内水位基本恒定,好氧池(好氧模块)处于常曝气状态,增加了池子容积利用率,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鼓风机压力稳定、效率高;空气氧转化利用率高,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高。同时,由于酶浮填料的填充,对于底部微孔曝气所释放的气泡起到二次剪切及防止并聚系统,相应延长了空气与水、微生物传质时间;填料拦截所形成的紊流水力剪切,使气泡高度细化并均匀分散,决定了池内空气氧的转化利用率高。足够的溶解氧是保证好氧生物处理系统高负荷运行的条件,这也是本技术的优势之一。4)固液分离效果好,剩余污泥产量较少,降低污泥处理与处置费用。由于剥落的生物膜污泥所含原生动物成分较多和比重较大,且污泥颗粒个体较大,因而具有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易于固液分离。由于生物膜中食物链较长,因而剩余污泥量明显减少,特别是酶浮填料的生物膜较之传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HBF模块反应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SBR池;其特征在于:所述SBR池包括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所述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同时与所述好氧池连接,且所述好氧池、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内分别设置有酶浮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标张凯肖霄张显忠王浩刘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