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发身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扑翼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580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扑翼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尾翼(3)以及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在扑翼飞机内部空间上下设置的两个滑轮(4,12),所述滑轮方向垂直设置,封闭的第一细钢丝(5)绳绕过所述两个滑轮;在所述第一细钢绳(5)的每一侧均固定有一个动力杠杠装置(11);所述机翼(2)包括前翼(21)和后翼(22),在所述机翼的上侧和下侧均分布设有固定环(13),第二钢丝绳(6)穿过所述固定环(13),并与机翼的根部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上;所述两个前翼(21)上均设有方向控制装置(7);所述尾翼的中轴上设有操纵杆(14)用来控制尾翼的方向。该扑翼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扑翼飞机
技术介绍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仿效鸟一样通过机翼主动运动产生升力和前行力的飞行器,又称振翼机。其特征是:1.机翼主动运动。2.靠机翼拍打空气的反力作为升力及前行力。3.通过机翼及尾翼的位置改变进行机动飞行。人类的飞行梦就是从扑翼飞行器开始的,从固定翼初步实现的。目前固定翼飞行器已经可以将人类送上蓝天,但扑翼梦还在进行中。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进行探索,但由于扑翼飞行是一种生物千万年进化的行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多维运动,人工仿制的翅膀往往重量大,效率不高,操纵不易。因此,人类社会至今还没有专利技术出实用的扑翼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扑翼飞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扑翼飞机,包括机身⑴、机翼(2)、尾翼(3)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在所述扑翼飞机内部空间上下设置的两个滑轮(4,12),滑轮方向垂直设置,封闭的第一细钢丝(5)绳绕过所述两个滑轮;在所述第一细钢绳(5)的每一侧均固定有一个动力杠杠装置(11),两个杠杆的支点与一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机翼(2)包括前翼(21)和后翼(22),所述前翼(21)和所述后翼(22)之间为铰链(9)连接,两个所述前翼(21)的根部通过万向节(10)相连,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在所述机翼的中轴的上侧和下侧均分布设有固定环(13),第二钢丝绳(6)穿过所述固定环(13),并与机翼的根部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上;所述两个前翼(21)上均设有方向控制装置(7),用来操纵所述两个机翼(2)的飞行和摆动方向;所述机翼与所述机身之间通过辊连接装置(8)相连。所述尾翼的中轴上设有操纵杆(14)用来控制尾翼的方向。所述动力杠杠装置可采用人力来驱动也可以采用其它动力装置来驱动。本技术的仿生扑翼飞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仿生扑翼飞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仿生扑翼飞机的动力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仿生扑翼飞机的方向控制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仿生扑翼飞机的尾翼控制装置示意图。1、机身2、机翼21、前翼22、后翼3、尾翼4、上滑轮5、第一钢丝绳6、第二钢丝绳7、方向控制装置8、辊连接装置9铰链10、万向节11、动力杠杆装置12、下滑轮13、固定环14、操纵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仿生扑翼飞机外型像一只展翅的鸟儿。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扑翼飞机的内部设有上滑轮4和下滑轮12,封闭的第一钢丝绳5绕过两个滑轮,一边的钢丝绳上一起固定着两个机2翼的根部,两个机翼的根部通过万向节10相连,钢丝绳下部分别固定着两个动力杠杆装置11,驱动其中一个杠杆时,第一钢丝绳5带动机翼2上的第二钢丝绳6使两个机翼2向下振动,驱动另一个杠杆时,细钢丝绳5带动机翼2上的第二钢丝绳6使两个机翼2向上抬起,反复驱动两个杠杆,杠杆通过第二钢丝绳6的传递使得两侧机翼向鸟儿的翅膀一样不停的拍动,可使扑翼及向前飞行,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在机翼上的方向控制装置7来控制方向。可以通过人力来驱动动力杠杆装置,也可以通过机械来驱动动力杠杆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扑翼飞机,包括机身(I)、机翼(2)、尾翼(3)以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在扑翼飞机内部空间上下设置的两个滑轮(4,12),所述滑轮方向垂直设置,封闭的第一细钢丝(5)绳绕过所述两个滑轮;在所述第一细钢绳(5)的每一侧均固定有一个动力杠杠装置(11),两个杠杆的支点与一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机翼(2)包括前翼(21)和后翼(22),所述前翼(21)和所述后翼(22)之间为铰链(9)连接,两个所述前翼(21)的根部通过万向节(10)相连,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在所述机翼的上侧和下侧均分布设有固定环(13),第二钢丝绳(6)穿过所述固定环(13),并与机翼的根部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上;所述两个前翼(21)上均设有方向控制装置(7),用来操纵所述两个机翼(2)的飞行和摆动方向;所述机翼与所述机身之间通过辊连接装置(8)相连;所述尾翼的中轴上设有操纵杆(14)用来控制尾翼的方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扑翼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尾翼(3)以及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在扑翼飞机内部空间上下设置的两个滑轮(4,12),所述滑轮方向垂直设置,封闭的第一细钢丝(5)绳绕过所述两个滑轮;在所述第一细钢绳(5)的每一侧均固定有一个动力杠杠装置(11);所述机翼(2)包括前翼(21)和后翼(22),在所述机翼的上侧和下侧均分布设有固定环(13),第二钢丝绳(6)穿过所述固定环(13),并与机翼的根部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上;所述两个前翼(21)上均设有方向控制装置(7);所述尾翼的中轴上设有操纵杆(14)用来控制尾翼的方向。该扑翼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文档编号B64C33/00GK203158229SQ201220754518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发身 申请人:王发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扑翼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尾翼(3)以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在扑翼飞机内部空间上下设置的两个滑轮(4,12),所述滑轮方向垂直设置,封闭的第一细钢丝(5)绳绕过所述两个滑轮;在所述第一细钢绳(5)的每一侧均固定有一个动力杠杠装置(11),两个杠杆的支点与一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机翼(2)包括前翼(21)和后翼(22),所述前翼(21)和所述后翼(22)之间为铰链(9)连接,两个所述前翼(21)的根部通过万向节(10)相连,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在所述机翼的上侧和下侧均分布设有固定环(13),第二钢丝绳(6)穿过所述固定环(13),并与机翼的根部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上;所述两个前翼(21)上均设有方向控制装置(7),用来操纵所述两个机翼(2)的飞行和摆动方向;所述机翼与所述机身之间通过辊连接装置(8)相连;所述尾翼的中轴上设有操纵杆(14)用来控制尾翼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身
申请(专利权)人:王发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