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胶装置及点胶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3041 阅读:172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8-29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点胶装置及点胶机,所述试点胶装置包括:本体、吸附平台、环槽;所述点胶机包括:数控装置、点胶系统、上述试点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行试点胶,排除点胶机加胶、抽胶等情况下产生的气泡、多胶或少胶等点胶不良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点胶效果,保证点胶精度及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所述试点胶过程为自动化操作,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操作工人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点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点胶装置及点胶机
技术介绍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通过将压缩空气送入注射器或者是胶瓶中,点胶机将胶水压进与活塞室相连的进给管中,利用压力进行点胶作业。当活塞处于上冲程时,活塞室中就会填满胶;当活塞向下推进滴胶针头时,胶受到压力便会从针嘴压出。在点胶过程中,点胶机的储胶容器中需要进行加胶或者抽胶,以满足点胶过程的连续进行,但是,在加胶后,点胶机的储胶容器或者点胶所使用的点胶阀体前端会出现气泡,抽胶后,点胶的第一颗产品又容易出现多胶或少胶的不良现象,最终导致产品的点胶量不一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点胶装置及点胶机,旨在通过所述试点胶装置进行试点胶,从而排除点胶机加胶、抽胶时产生的气泡或多胶、少胶等点胶不良现象,取得更好的点胶效果,保证点胶精度及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点胶装置,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吸附平台、围绕所述吸附平台凹设的环槽,所述吸附平台吸附胶水,且其吸附的胶水沿所述吸附平台的四周流入所述环槽。优选地,还包括除胶装置,所述除胶装置包括除胶孔、连接于所述除胶孔的真空吸附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所述试点胶装置的本体的定位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围绕所述本体外周设置的多个定位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点胶机,包括数控装置、连接所述数控装置的点胶系统、上述的试点胶装置,所述数控装置控制所述点胶系统在所述试点胶装置进行试点胶。优选地,还包括对待点胶工件是否放置于预设位置进行检测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所述数控装置。优选地,所述感应器为光线感应器。本技术通过在点胶机上设置试点胶装置,所述试点胶装置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吸附平台、围绕所述吸附平台凹设的环槽,所述吸附平台吸附胶水,且其吸附的胶水沿所述吸附平台的四周流入所述环槽。本技术通过进行试点胶,排除点胶机加胶、抽胶时产生的气泡、多胶或少胶等点胶不良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点胶效果,保证点胶精度及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所述试点胶过程为自动化操作,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操作工人的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试点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点胶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点胶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点胶机的点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点胶机的点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试点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试点胶装置1,包括:本体11、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吸附平台12、围绕所述吸附平台12凹设的环槽13,所述吸附平台12吸附胶水,且其吸附的胶水沿所述吸附平台12的四周流入所述环槽13。本实施例中,当胶水滴至所述试点胶装置I的吸附平台12,且所述吸附平台12上积累一定胶水之后,胶水会自动流入所述环槽13。所述环槽13可以存储一定量的胶水,在所述试点胶装置I工作一定时间之后,所述环槽13储存的胶量达到一定量,即可以将所述试点胶装置I从所述定位装置15中撤出,并在清理所述试点胶装置I中的胶水后,再将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5固定,或直接替换新的试点胶装置I。所述吸附平台12及所述凹槽13数量一般与点胶机2的点胶针头数量保持一致,其大小的设置可根据点胶所使用的胶水量及所述胶水的材质来确定。参照图1及图2,图2为本技术点胶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中包括图1中的试点胶装置1,所述试点胶装置I还包括除胶装置14,所述除胶装置14包括除胶孔141、连接于所述除胶孔141的真空吸附装置(图未示)。如图1至3所示,图3为本技术点胶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点胶机2的点胶针头221在进行多次点胶后,往往会出现很多残留胶水,当残留胶水过多时,会影响到点胶质量,比如出现拉丝,多胶少胶等现象,所述除胶装置14可以去除点胶针头221上残留的胶水,具体过程为,将所述点胶针头221移动至所述除胶孔141并插入,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开始工作,使得所述点胶针头221上的残留胶水在真空吸附力的作用下脱离,从而达到去除残胶的效果。所述除胶装置1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试点胶装置I还包括固定所述本体11的定位装置15。且所述定位装置15为围绕所述本体11外周设置的多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将所述试点胶装置I固定,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产生偏移。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点胶机2,包括数控装置21、连接所述数控装置21的点胶系统22、上述的试点胶装置1,所述数控装置21控制所述点胶系统22在所述试点胶装置I进行试点胶。所述数控装置21控制所述点胶系统22在工件24上进行点胶,当进行抽胶或加胶时,所述数控装置21首先不在所述工件24上进行点胶,而首先在所述试点胶装置I上进行试点胶,以便解决加胶或者抽胶之后,点胶所使用的储存胶水的容器中,首先出来的胶水含有气泡的问题,并且此时的第一次点胶往往会出现多胶或者少胶,而进行试点胶,可以先将所述不合格的点胶过程在试点胶装置I上进行,从而使不合格的工件24数量降低,提高其产品合格率和工作效率。所述点胶机2还包括对待点胶工件24是否放置于预设位置进行检测的感应器23,所述感应器23连接所述数控装置21。所述感应器23为光线感应器。进行点胶之前,所述感应器23检测所述工件24是否放置于所述点胶机2的治具上的预设位置,当检测到治具上已经放置有待点胶工件24时,所述感应器23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至所述数控装置21,使其控制所述点胶系统22进行点胶;或者当所述感应器23检测到治具上并未放置有待点胶工件24时,亦会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至所述数控装置21,使其控制所述点胶系统22暂停点胶;当将所述工件24放置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点胶系统22方可进行点胶。参照图1至图4,图4为本技术点胶机的点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技术基于所述点胶机的点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接收试点胶指令,点胶系统进行试点胶,将胶水滴至吸附平台;S200、接收点胶指令,点胶系统进行点胶,将胶水滴至工件上预设的位置,直至结束点胶过程。具体的,如图1至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点胶机的点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接收试点胶指令之前包括:S101、当所述点胶系统重新加入胶水或抽胶后,发出试点I父指令。所述点胶机还包括连接所述数控装置的感应器,所述接收点胶指令之前还包括:S201、所述感应器感应所述工件是否已放置于预设位置,若是,点胶系统进行点胶;否则,将所述工件放置至预设位置后,点胶系统进行点胶。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方法具体过程为:当所述点胶机2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吸附平台、围绕所述吸附平台凹设的环槽,所述吸附平台吸附胶水,且其吸附的胶水沿所述吸附平台的四周流入所述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杰颜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阿莱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2月26日 00:31
    试点,指全面开展工作前,先在一处或几处试做。语出高晓声《极其简单的故事》:“这在全省是一个试点工作。”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