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991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包括可打开的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光源和/或热源,在桶体的中部设置有样品筛。工作过程为:将需要从其中采集小型动物的样品旋转于桶体中的样品筛上,打开光源和/或热源,由于热源和/或强光的驱使,隐藏于样品中的昆虫、螨类及其它小型节肢动物向背离光源和/热源的方向逃跑,经过样品筛掉落到桶体下部的盛样皿中,可由工作人员直接在桶底方便的进行采集。其操作简单,不易损坏动物样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样品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生物实验的分析或研究中经常需要采集一些小型节肢动物的样品,如各种昆虫或者螨类样品。而像小型昆虫或者螨类等动物,一般藏于较为隐蔽的草丛或者树叶层中,目前取得这些样品一般通过手工将杂物分离后进行抓取捕获,由于其个体较小,操作较为麻烦,而且使用抓捕工具,如镊子或者毛笔捕获时,容易损坏小型动物样本,不利于下一步的分析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捕获小型动物操作麻烦,而且容易损坏小型节肢动物样品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包括可打开的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光源和/或热源,在桶体的中部设置有样品筛。优选的,所述桶体的下部还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下部设置有与漏斗口相对应的盛样皿。进一步的,所述盛样皿中设置有保存液。优选的,所 述桶体的上部为倒置的锥形,桶体的桶壁上部涂有反光材料层。优选的,所述桶体的桶壁与样品筛相对应的位置处为透明材质层。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外壁设置有提柄。优选的,所述样品筛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位置与所述桶体外壁的提柄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桶体的上部与下部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需要从其中采集小型节肢动物的样品旋转于桶体中的样品筛上,打开光源和/或热源,由于热源和/或强光的驱使,隐藏于样品中的昆虫及螨类动物背离光源和/热源的方向逃跑,经过样筛掉落到桶体下部,可由工作人员直接在桶底方便的进行采集。其操作简单,不易损坏动物样品。为进一步提高采集的便利性,在所述桶体的下部还设置有漏斗,漏斗下部设置有与漏斗口相对应的盛样皿,使得采集的小节肢动物直接通过漏斗掉落到盛样皿中。另外,在盛样皿中设置保存液,可以方便对盛样皿中的动物进行保存,对于这种采集时间较长的工作,设置保存液可以更好的对小节肢动物进行保存。为进一步提高采集效率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桶体的上部为倒置的锥形,桶体的桶壁上部涂有反光材料层。这样由光源和/热源产生的光和/或热进行反射,提高其利用率。在采集过程中,为方便工作人员实时了解采集的进度,所述桶体的桶壁与样品筛相对应的位置处为透明材质层。通过透明材质层可以有效的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观察。为方便对采集器移动操作,在所述桶体的外壁设置有提柄,工作人员通过提柄方便对采集器进行取放操作。在样品筛设置有与所述桶体外壁的提柄的位置相对应的把手,可以在盛放样品或者取样品时,操作者可以方便的使用把手对样品筛进行取放操作。而为了方便加入样品到样品筛,所述桶体的上部与下部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桶体的上部加入样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的样品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包括可打开的桶体1,在桶体I的上部设置有光源2和/或热源,在桶体I的中部设置有样品筛3。其中,在桶体I上部设置的光源2和热源,其 目的在于利用光源2发出的强光、热源发出的热量对样品中的节肢动物,如昆虫等进行驱赶,使其逃离样品堆,在经过样品筛3的时候掉落至桶体下部。工作人员可以在桶体下部方便的进行收集。此处,对于样品的旋转和采集的动物的取放,可以通过打开桶体进行。下面会具体介绍可打开的结构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可打开的桶体1,可以设置为上部设置可打开和关闭的桶盖,或者也可在侧壁设置门窗结构或者将桶体设置为上下两部分或者左右两个半圆柱形结构,以能方便取放样品为宜,其并不对其作具体限定,为方便取放得到的样品,还可以设置为桶体的底部为空的结构,使操作者收集样品更加方便。下面论述中以设置为上、下桶结构为例说明。为进一步提高采集的便利性,在所述桶体I的下部还设置有漏斗4,漏斗4下部设置有与漏斗口相对应的盛样皿5,使得采集的小节肢动物直接通过漏斗4掉落到盛样皿5中。另外,在盛样皿5中设置保存液6,可以方便对盛样皿中的动物进行保存,对于这种采集时间较长的工作,设置保存液6可以更好的对小节肢动物进行保存。为进一步提高采集效率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桶体I的上部为倒置的锥形,桶体的桶壁上部涂有反光材料层。这样由光源2和/热源产生的光和/或热进行反射,提高其利用率。在采集过程中,为方便工作人员实时了解采集的进度,所述桶体的桶壁与样品筛相对应的位置处为透明材质层。通过透明材质层可以有效的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观察。为方便对采集器移动操作,在所述桶体的外壁设置有提柄7,工作人员通过提柄方便对采集器进行取放操作。如图2所示,为方便对样品筛3的取放,在所述样品筛3上设置有把手31,所述把手31的位置与所述桶体外壁的提柄7的位置相对应。而为了方便加入样品到样品筛3,所述桶体的上部与下部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桶体的上部加入样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可打开的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光源和/或热源,在桶体的中部设置有样品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下部还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下部设置有与漏斗口相对应的盛样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样皿中设置有保存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部为倒置的锥形,桶体的上部为倒置的锥形,桶体的桶壁上部涂有反光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桶壁与样品筛相对应的位置处为透明材质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外壁设置有提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筛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位置与所述桶体外壁的提柄的位置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部与下部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包括可打开的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光源和/或热源,在桶体的中部设置有样品筛。工作过程为将需要从其中采集小型动物的样品旋转于桶体中的样品筛上,打开光源和/或热源,由于热源和/或强光的驱使,隐藏于样品中的昆虫、螨类及其它小型节肢动物向背离光源和/热源的方向逃跑,经过样品筛掉落到桶体下部的盛样皿中,可由工作人员直接在桶底方便的进行采集。其操作简单,不易损坏动物样品。文档编号A01M3/00GK203152336SQ20132014258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马新华, 徐金龙, 侯翠丽, 郁小朴, 马春秀 申请人:湛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可打开的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光源和/或热源,在桶体的中部设置有样品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华徐金龙侯翠丽郁小朴马春秀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