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挂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337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挂钩结构,能够以简单构成同时实现不使用时的挂钩容置和在两侧的使用。在壳体(2)上形成有左右开口的挂钩容置部(9),使具有卡止端部(11,11)的大致U字状的挂钩(10)在该挂钩容置部(9)内,能够在使卡止端部(11)从挂钩容置部(9)向左侧突出的左突出位置、使卡止端部(11)从挂钩容置部(9)向右侧突出的右突出位置、使两卡止端部(11,11)容置于容置部(9)内的容置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各位置的挂钩(10)卡止而保持各位置的锁定按钮(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动工具上为了吊挂用而设置的电动工具的挂钩结构
技术介绍
有时在电动工具上设置挂钩用以在墙壁上所设置的卡止部或作业人员的 皮带等上钩挂而吊挂着。该挂钩如果总是呈突出状态则会对作业造成妨碍,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挂钩的 容置部,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挂钩容置于容置部中。另一方面,在作业人员吊挂在腰带上时,为了便于使用而希望在左右都 能吊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挂钩装置以设置于把手上的方形截 面轴为中心,左右具有挂钩的挂钩臂设置为能够滑动并且能够在该滑动范围 的两端固定。专利文献1: JP特许3676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JP特开平10-94975号公报。如此,为了使用方便,不使用时挂钩的容置和在两侧的使用都是必要的, 但是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容置结构中,仅构思了从一个使用位置(拉出位置) 向容置部容置的一个方向的出入,在结构上难以实现从两侧的两个使用位置 进行容置的情况。另外,专利文献2的挂钩臂同样,是能够通过方形截面轴 可滑动地轴连接的简单结构,因此虽然在把手上设置挂钩容置部而能够从一 侧进行容置,但是也无法从两侧进行容置。假设如果能够使挂钩臂在中间位 置固定,则为了确保左右共用而需要使挂钩臂的滑动方向的长度较大,则挂 钩臂的两端向左右突出,结果仍会妨碍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结构同时实现不使用时挂 钩的容置和在两侧的使用的电动工具的挂钩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挂钩结构,在电动工具的壳体上形成有左右开口的挂钩容置部;在该挂钩容置部内,左 右具有卡止端部的大致U字状的挂钩被设置为,能够在使上述卡止端部从上 述挂钩容置部向左侧突出的左突出位置、使上述卡止端部从上述挂钩容置部 向右侧突出的右突出位置、使上述两卡止端部收容于上述挂钩容置部内的容 置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分别与上述各位置的上述挂钩卡止而保持上述 各位置的保持单元。第二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目的基础上,为了简化结构以 及提高伴随挂钩位置变更的操作性,其特征在于,保持单元为锁定构件,该 锁定构件具有能够分别与各位置的挂钩对应而嵌合的嵌合部,该锁定构件能 够在突出于挂钩容置部内而与上述挂钩嵌合的突出位置、从上述挂钩容置部 内退避而解除与上述挂钩之间的嵌合的沉入位置之间突出或沉入,并被推压 单元向上述突出位置推压,而且能够从上述挂钩容置部的外部向上述沉入位 置进行按压操作。第三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 挂钩使用的灵活性而更加便于使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保持单元,该 第二保持单元能够使挂钩通过在挂钩容置部上形成的退出部而旋转至卡止端 部从上述挂钩容置部向上方突出的上突出位置,该第二保持单元与上述上突 出位置的上述挂钩卡止而保持该位置。第四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目的基础上,为了简单而合理 地构成第二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持单元包括第二推压单元,其 使上突出位置的挂钩向前后任意的方向滑动;卡止凹部,其与退出部连接设 置,并且与通过上述第二推压单元而滑动的上述挂钩卡止。第五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伴随挂 钩的位置变更的操作性,其特征在于,保持单元包括滑动构件,其能够在 向着挂钩卡止的卡止位置和从挂钩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滑动并且被推压单元 向上述卡止位置推压,并且能够从上述挂钩容置部的外部操作向上述离开位 置滑动;多个被卡止部,其设置在上述挂钩上,能够在上述挂钩的各位置与 上述卡止位置的滑动构件卡止。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结构一并实现不使用时的挂钩容 置和在两侧的使用,使用性优良。特别是,在容置位置上挂钩的卡止端部不会向左右突出,因此能够在不使用挂钩时避免卡止端部造成妨碍而便于操作。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效果基础上,通过一个锁定构件的按压及其解除操作而能够进行挂钩在各位置上的保持。从而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获得伴随挂钩的位置变更的良好操作性。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在第一、第二技术方案的效果基础上,挂钩还可以作为上侧的挂钩使用,因此能够提高挂钩使用的灵活性而更加便于使用。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效果基础上,可以获得能 够简单合理地进行挂钩在上突出位置的保持的第二保持单元。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效果基础上,能够通过滑 动构件的滑动操作进行挂钩在各位置的保持,从而能够提高伴随挂钩的位置 变更的操作性。并且与进行按压操作的锁定构件相比,能够减小从电动工具 的突出量。附图说明图l为电动改锥的整体图,上面是俯视图,下面是侧视图。图2A 图2C为方式1的挂钩结构的说明图,其中图2A表示左突出位置, 图2B表示滑动中途,图2C表示容置位置。图3A为A-A剖视图,图3B是B-B剖视图。图4为方式2的挂钩结构的说明图,上面为俯视图,下面为纵剖视图, 右面为横截面图。图5A 图5C为方式3的挂钩结构的说明图,图5A表示右突出位置,图 5B表示上突出位置,图5C表示纵剖视图。图6为方式3的挂钩的移动轨迹的说明图。图7A 图7C为表示挂钩从上突出位置向左突出位置变更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A、图8B为表示挂钩从左突出位置向容置位置变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为方式4的挂钩结构的说明图,上面为俯视图,下面为纵剖视图。 图10为表示在图9中取下上板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IIA、图IIB为表示挂钩从容置位置向左突出位置变更的状态的说明图,上面的俯视图中以取下了上板的状态进行表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电动工具一例的电动改锥的说明图,上面为俯视图而下面为侧视图。该电动改锥1在壳体2内设置有未图示的电动机和旋转传递机构、 转矩限制器等,能够向夹持于前端(图1的左侧为前方)的改锥头传递转矩, 这是公知结构,并且在壳体2的后方延伸设置有具备触发开关5的握柄4。另外,在壳体2的上表面设有挂钩单元6。该挂钩单元6在凹设于壳体2 的凹部7上隔开规定间隔使用螺丝固定着上板8,在该上板8和凹部7的底 面之间形成有左右侧面开口的挂钩容置部9,在该挂钩容置部9内,以能够 向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容置着左右宽度大致收容于容置部9内且两卡止端部 11、 11朝向前方的大致U字状的挂钩10。另外,在上板8的后端延伸设置 有前端朝向前方的倒L字形的上钩12。13是在嵌合凹部7a中设置的锁定按钮,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单元(锁定构 件),该嵌合凹部7a是在凹部7的中央更深地凹设而成。该锁定按钮13如 图2A所示具有贯通上板8的中央而突出于上方的矩形的操作部14;以及 矩形的锁定部15、 15,该锁定部15、 15作为嵌合部以在该操作部14的左右 形成能够与挂钩10的卡止端部11嵌合的槽16的方式隔开间隔配置,以比操 作部14低的高度突出于挂钩容置部9内,并且,该锁定按钮13通过在其与 嵌合凹部7a的底面之间设置的作为推压单元的前后一对的螺旋弹簧17、 17, 如图3A所示在通常状态下,被向锁定部15、 15的上表面与上板8抵接的上 限位置(突出位置)推压。由此使用操作部14克服螺旋弹簧17、 17的推压 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的挂钩结构,在电动工具的壳体上形成有左右开口的挂钩容置部;在该挂钩容置部内,左右具有卡止端部的大致U字状的挂钩被设置为,能够在使上述卡止端部从上述挂钩容置部向左侧突出的左突出位置、使上述卡止端部从上述挂钩容置部向右侧突出的右突出位置、使上述两卡止端部收容于上述挂钩容置部内的容置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分别与上述各位置的上述挂钩卡止而保持上述各位置的保持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美德鹈饲智大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