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056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其结构包括所述壁部包括直壁(1)、斜壁(2)和两侧壁(3);所述斜壁(2)与直壁(1)相对,下端向靠近直壁(1)的方向倾斜;壁部与底部(4)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直壁(1)和侧壁(3)均与底部(4)垂直;所述侧壁(3)上设置有竖直凹槽(301)和/或底部(4)向上延伸形成竖直管式空腔(7)。本使用新型斜壁下端向靠近直壁方向倾斜,侧壁上设置凹槽,将单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固定的同时,亦使多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叠放成层,而不影响植物竖向生长。同时,基质直接放置于空腔内,植株种植于基质上,方便清洗消毒;将凹槽或管式空腔插套在串叠固定管上即可以稳定固定,使用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用土壤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基质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以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生长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培养基中,并直接吸收营养液的现代化栽培技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采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或有机营养液,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等方法提供,营养成份及基质含水量易于控制。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伴随着温室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栽培技术,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墙作为植物种植、生长的载体,使栽培向空间发展,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提高有效地面栽培量的技术。墙体栽培是利用墙体的空间特征和便于组装造型的特点而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可以根据生产和观光的不同需求,构建出不同形状的“栽培墙板”,既可以附着在建筑物表面,也可以通过墙体骨架而建成栽培墙。适宜墙面栽培的植物包括:各种叶菜、矮生花卉及草莓等作物。墙面栽培不仅能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植物的搭配及栽培墙本身形状特性,拼装组合成各种植物图案和立体造型,为都市农业提产品及技术支撑。墙面立体栽培可以根据需要直接用于高效农业生产,也可以布置于城市绿化,“生态院墙”、·“绿色小屋”、“温室绿色隔离墙”和“绿色迷宫墙体”等栽培景观,应用领域及其广泛。现有的墙体栽培大多为将植物培养容器斜插入预设的墙体,基质和营养液存放于墙体内。上述的墙体栽培方式,虽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仍然有如下不足:(I)营养液和基质位于墙体内,因此植物根系是向墙体内生长,采收后中柱内的根系清除不方便,不利于重新栽培新植物,也不利于新植物根系生长。(2)不利于对墙体内部和基质进行消毒清洗、更换和检查。(3)植物培养容器斜插入预设的墙内,造成植株斜向生长,不利于产品销售,和不利于植株较高的植物正常生长。(4)定植钵插入墙内,墙面有部分暴露于表面,作为景观墙使用时,影响美观。(5)不利于控制不同培养容器内营养液的均匀供给,供液较复杂。(6)定植钵倾斜,安装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保证植株直向生长,使得基质的清理更为方便快捷。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包括壁部和底部,所述壁部包括直壁、斜壁和两侧壁;所述斜壁与直壁相对,下端向靠近直壁的方向倾斜;壁部与底部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直壁和侧壁均与底部垂直;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凹槽和/或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竖直管式空腔。上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所述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卡位台,侧壁上设置有与卡位台相配合的凹口。上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所述卡位台与斜壁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与侧壁凹口边缘配合的卡位臂。上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所述底部上设有营养液流出孔。上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所述营养液流出孔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导流凸管。上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所述空腔被垂直于直壁的隔板分成不同的种植室。上述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所述空腔被垂直于直壁的隔板分成不同的种植室;每个种植室的底部至少有一个营养液流出孔。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基质直接放置于空腔内,植株种植于基质上,方便清洗消毒。2、斜壁 下端向靠近直壁方向倾斜,侧壁上设置凹槽,将单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固定的同时,亦使多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叠放成层,而不影响植物竖向自然生长。3、多层栽培设施可以上下叠放,将凹槽或管式空腔插套在串叠固定管上即可以稳定固定,使用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直壁;2、斜壁;3、侧壁;4、底部;5、隔板;6、串置固定管;7、管式空腔;201、卡位臂;301、凹槽;302、凹口 ;401、卡位台;402、营养液流出孔;403、导流凸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包括壁部和底部4,壁部包括直壁1、斜壁2和两侧壁3 ;斜壁2与直壁I相对,下端向靠近直壁I的方向倾斜;壁部与底部4连接,形成空腔;直壁I和侧壁3均与底部4垂直;侧壁3上设置有竖直凹槽301,在直壁I中部位于隔板5位置还设置有自底部4向上延伸形成的上下直通的管式空腔7。空腔被垂直于直壁的隔板5分成不同的种植室。侧壁竖直凹槽(301)是中间管式空腔(7)的一半。如此,一根串叠固定管6可同时卡入两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竖直凹槽301,从而实现对两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固定。如图2所示,底部4向下延伸,形成卡位台401,侧壁3上设置有与卡位台401相配合的凹口 302。卡位台401与斜壁2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与侧壁3凹口 302边缘配合的卡位臂 201。如图3所示,底部4上设有营养液流出孔402,营养液流出孔402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导流凸管403 ;每个种植室的底部至少有一个营养液流出孔402。安装时,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安装方式:1、两侧壁3上的凹槽301分别卡在两根串叠固定管6上;2、中间的管式空腔7直接套在一根串叠固定管6上;3、两侧壁3上的凹槽301分别卡在两根串叠固定管6上且中间的管式空腔7直接套在一根串叠固定管6上。以上三种安装方式均能够实现单个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固定。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逐层放置,位于上层的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卡位台401卡入其下一层的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侧壁3凹口 302内,使两层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之间在垂直与直壁I方向上的稳定,且下层还对上层进行了支撑;位于上层的卡位臂201卡入其下一层的两侧壁3凹口 302靠近斜壁2的边缘之间,保证两层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在垂直于侧壁3方向上的稳定。相邻的两层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均按上述方式安装。最终形成以两个侧壁3为两端的景观墙。本实用新 型构成的景观墙墙体直接由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构成,不需预设墙体,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成品外观的美观。使用时,种植室内装配基质,植物种植于基质上,浇灌设备可设置于串叠固定管6内部,浇灌设备将营养液加入顶层的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种植室内,营养液供给顶层基质外,在重力作用下营养液自顶层的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上的营养液流出孔402流出,经导流凸管403的导流,滴落于其下一层的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的种植室内;营养液在相邻两层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之间均照上述方式传递,从而使所有的植物均得到营养液的浸润,供液均匀且供液方式简单。另外,导流凸管403可以方便地插集液管以将最下层栽培设施流出的营养液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叠槽式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包括壁部和底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直壁(1)、斜壁(2)和两侧壁(3);所述斜壁(2)与直壁(1)相对,下端向靠近直壁(1)的方向倾斜;壁部与底部(4)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直壁(1)和侧壁(3)均与底部(4)垂直;所述侧壁(3)上设置有竖直凹槽(301)和/或底部(4)向上延伸形成竖直管式空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云高丽红王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