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7947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及其生产方法,它主要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100%。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再经过加热、上油、烘干和热定型,最后切断,与涤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进行混合,加油剂进行润滑;经过吸料、计量、拉伸、成网、平铺、预刺和针刺的无纺布生产工序,最后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含有金属丝,制作工艺简单,具有质轻、柔软、耐磨、防割性能,用来制作高档手提包和旅行包,不影响舒适性,而且能起到优异的防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纺面料的生产
,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实用的手提包、旅行包的材料大多是真皮、仿皮、尼龙塑料、织物纤维等,这些材料大多质地轻盈,外观漂亮,深受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由于人们往往将手机、皮夹等贵重物品放置在手提包内,所以手提包也成为了小偷眼中的猎物,经常会出现手提包被割破,财务被盗的现象,使广大群众利益受到损失,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使用特殊面料制作的手提包,减少了财务被盗现象。 曹全兴于2010年4月13日提交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面料”,专利号201020157472.5,提供了一种防割面料,其面料分为3层,中间层为使用金属丝编织的金属网,能有效的防止面料被利刃割破,使手提包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其内部的金属网增加了面料的重量,降低了面料的柔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含金属丝,质轻柔软,不影响使用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防割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100%。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中还含有涤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再经过加热、上油、烘干和热定型,最后切断而成,所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强力范围在20—35cN/dtex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纤度在220— 6600dtex。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生产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1)、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纤度范围在220—6600dtex,强力范围在20—35cN/dtex ; (2)、制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曲度范围控制在2—10个/cm,再经过加热、上油,以起到润滑、定型的作用,再经过烘干和热定型,温度控制在40— 80°C,热定型时间为2 — 24小时,最后切断,长度为50— 100mm,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 (3)、短纤维混合并添加油剂润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与涤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进行混合,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100% ;混合之后需加油剂进行润滑; (4)、制取防割布:混合后的短纤维经过吸料、计量、拉伸、成网、平铺、预刺和针刺的无纺布生产工序,最后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所述步骤(2)中上油过程和步骤(3)中润滑过程用的油剂为表面活性剂、纺丝油剂、定型剂和润滑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厚度在0.5—3mm,克重在80— 700g/ m%防割次数在5次以上,防割等级在3级以上,抗撕裂强力在200N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含有金属丝,制作工艺简单,具有质轻、柔软、耐磨、防割性能,用来制作高档手提包和旅行包,不影响舒适性,而且能起到优异的防割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1)、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纤度为220dtex,强力为35cN/dtex: (2)、制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曲度控制在10个/cm,再经过加热、上油,以起到润滑、定型的作用,再经过烘干和热定型,温度控制在80°C,热定型时间为24小时,最后切断,长度为50mm,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 (3)、短纤维混合并添加油剂润滑:只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并添加油剂进行润滑; (4)、制取防割布:混合后的短纤维经过吸料、计量、拉伸、成网、平铺、预刺和针刺的无纺布生产工序,最后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所述步骤(2)中上油过程和步骤(3)中润滑过程用的油剂为纺丝油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厚度在2.2mm,克重在280g/ m2,防割次数为11次,防割等级为4级,抗撕裂强力在1046N。实施例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1)、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纤度为6600dtex,强力为20cN/dtex: (2)、制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曲度控制在2个/cm,再经过加热、上油,以起到润滑、定型的作用,再经过烘干和热定型,温度控制在40°C,热定型时间为2小时,最后切断,长度为100mm,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 (3)、短纤维混合并添加油剂润滑:只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并添加油剂进行润滑; (4)、制取防割布:混合后的短纤维经过吸料、计量、拉伸、成网、平铺、预刺和针刺的无纺布生产工序,最后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所述步骤(2)中上油过程和步骤(3)中润滑过程用的油剂为表面活性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厚度在2.6mm,克重在310g/ m2,防割次数在10次,防割等级为4级,抗撕裂强力在101 IN。实施例3: 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1)、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纤度为1770dtex,强力为32cN/dtex: (2)、制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曲度范围控制在5个/cm,再经过加热、上油,以起到润滑、定型的作用,再经过烘干和热定型,温度控制在60°C,热定型时间为6小时,最后切断,长度为60mm,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 (3)、短纤维混合并添加油剂润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与涤纶短纤维混合使用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 ;混合之后需加油剂进行润滑; (4)、制取防割布:混合后的短纤维经过吸料、计量、拉伸、成网、平铺、预刺和针刺的无纺布生产工序,最后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所述步骤( 2)中上油过程用的油剂为纺丝油剂;步骤(3)中润滑过程用的油剂为纺丝油剂和润滑剂的混合物,纺丝油剂与润滑剂的质量混合比例为8: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厚度在2.1mm,克重在330g/m2,防割次数为8次,防割等级为3级,抗撕裂强力在754N。实施例4: 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1)、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纤度为1770dtex,强力为32cN/dtex: (2)、制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加曲过程,曲度范围控制在5个/cm,再经过加热、上油,以起到润滑、定型的作用,再经过烘干和热定型,温度控制在60°C,热定型时间为6小时,最后切断,长度为60mm,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 (3)、短纤维混合并添加油剂润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与 丙纶短纤维混合使用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80% ;混合之后需加油剂进行润滑; (4)、制取防割布:混合后的短纤维经过吸料、计量、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布,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李燮平何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