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章英专利>正文

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90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包括一套体、一杆体及一卡掣件;该套体是中空形态,且该套体套接于杆体外;该杆体一端是一套合部;该卡掣件是装置于套体与杆体之间并受套体连动控制,该卡掣件设有一凸部,该卡掣件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当第一状态时,该卡掣件受限于凸部,使得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外移动,并退至该套合部外,当第二状态时,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内移动,并深入该套合部内,用以限位卡固;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快速释放与插接的目的,以及避免卡掣件无法复归至第一状态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快速释放与插接起子头的目的,避免套合块无法复归导致无法插接起子头的情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插接起子头及防 止插接失效且构造简单的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技术背景现有的快接脱杆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该快脱接杆是具有一套 体1 0及一杆体2 0 ,该杆体2 0内部设有一套合块3 0及一弹性件40,该套体l 0套接于杆体2 O之外,并于该套体l 0及杆体2 O之间 设置一卡掣件2 1,该套合块3 0设有一档块3 1及一限位块3 2,正 常状态为该限位块3 2受卡掣件2 l作用(如图1A所示),达到限位的 目的,该档块3 l可避免卡掣件2 l另一端作用于套合块3 0,若快接 脱杆受到外力作用或振动影响,导致该套合块3 0位移,同时该卡掣件 2 l朝杆体2 0内部移动(如图1B所示),当该套合块3 0下方弹性件 4 0推顶作用时,则该档块3 l或套合块3 0前端受到卡掣件2 l作用(如图1C所示),无法复归正常位置,导致起子头无法插入,而快接脱 杆整体失去插接起子头的功效,故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扰,因此就整 体而言,是一种稳定性不高的设计,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达到快速释放与插接起子头 的目的,避免套合块无法复归导致无法插接起子头的情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包括一套体、 一杆体及一卡掣件;其特 征在于,该套体是中空形态,且该套体套接于杆体外;该杆体一端是一 套合部;该卡掣件是装置于套体与杆体之间并受套体连动控制,该卡掣 件设有一凸部,该卡掣件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当第一状态 时,该卡掣件受限于凸部,使得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外移动,并退至该套合部外,当第二状态时,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内 移动,并深入该套合部内,用以限位卡固;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快速释放 与插接的目的,以及避免卡掣件无法复归至第一状态的功效。前述的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其中套体内具有一抵顶段,以将卡掣 件于第二状态时推入套合部内。前述的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其中卡掣件为U形,且该第一端较第 二端短。前述的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其中凸部为圆形或三角形。 前述的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其中凸部具有弹性。 前述的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其中凸部为弹簧或弹片。 借由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内移动,并深入该套合部内, 用以限位起子头,使用完毕后,该套体上推,该套合块复归至第一状态, 同时卸下起子头,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快速释放与插接起子头的目的,以 及在第一状态时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外移动的特性,避免套合 块无法复归导致无法插接起子头的情形。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A是现有快脱接杆结构的正常状态剖面图。 图1B是现有快脱接杆结构的过渡状态剖面图。 图1C是现有快脱接杆结构的失效状态剖面图。 图2是本技术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 A是图2所示的分解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的第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的第二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的第一状态剖面图。 图5 A是图5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的第二状态剖面图。 图6A是图6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 0-套体 1 1-抵顶段2 0-杆体 2 1-卡掣件2 1 1-第一端 2 1 2-第二端2 1 3-凸部 2 2-孔洞2 3-卡槽 2 4-结合部2 5-套合部 3 0-套合块3 1-档块 3 2-限位块3 3-推抵面 4 0-"弹性件4 1-C形扣 4 2-卡固套5 0-结合杆 5 1-结合端6 0-起子头 6 1-凹环槽6 2-导角 6 3-驱动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请参阅图2至图4所 示,包括一套体1 0 、 一杆体2 0 、 一卡掣件2 1、 一套合块3 0 、两 弹性件4 0 、 一C形扣4 1、 一卡固套4 2 、 一结合杆5 0及一起子头 6 0 ,其中该套体l 0为中空形态,且该套体l 0的内径略大于杆体2 0的外 径,该套体1 0套接于杆体2 0外,该套体1 0内设有一抵顶段1 1 ;该杆体2 0内部容置套合块3 0及弹性件4 0,该杆体2 0径向设 置两孔洞2 2 ,该孔洞2 2是贯穿至杆体2 0内部,该杆体2 0外部环 设一卡槽2 3,该卡槽2 3是供C形扣4 l嵌合,该杆体2 O外部与C 形扣4 l下方依序设置弹性件4 0及卡固套4 2,该杆体2 0—端设有 一结合部2 4及一套合部2 5 ,该结合部2 4及套合部2 5是六角形, 分别供该结合杆5 0及起子头6 0插设;该卡掣件2 1为U形(详见图2A),且装置于该套体l 0与杆体2 0之间,并穿设于孔洞2 2之中,该卡掣件2 l设有一凸部2 1 3,该 凸部2 1 3为圆形或三角形与杆体2 0作用贴抵,该凸部2 1 3亦具有 弹性与杆体2 0作用推抵,如弹簧或弹片,该卡掣件2 l两端分别为一 第一端2 1 l及一第二端2 1 2,该第一端2 1 l较第二端2 1 2短;该套合块3 0设有一档块3 1,该套合块3 0—端设有一限位块32,另一端为一推抵面3 3,该限位块3 2下方与弹性件4 0相接触;该结合杆5 G —端插设于杆体2 0的结合部2 4 ,并限位固定该弹 性件4 0的一端,该结合杆5 0另一端设有一结合端5 1,用以供握柄 或其它扳动工具结合;该起子头6 0设有一凹环槽6 1 、 一导角6 2及一驱动端6 3 ,该 导角6 2是与档块3 l互相配合,具有导正及定位的功能,该驱动端6 3是配合螺丝可为一字、十字、四方形或六角形,本实施例以十字为例。请参阅图5及图5A所示,当第一状态时,该套合块3 O受到弹性件 4 O推抵,借由该卡掣件2 l的第二端2 1 2限位套合块3 O的限位块 3 2,使该套合块3 0不至于弹出杆体2 0外,且该卡掣件2 l受限于 凸部2 1 3,该卡掣件2 l以凸部2 1 3为支点旋转(若该凸部2 1 3 为弹簧或弹片,则该卡掣件2 l受弹力作用推抵),使得该卡掣件2 l的 第一端2 1 l沿杆体2 O径向朝外移动,不至于深入于该杆体2 O内部, 而造成干涉的现象,导致该起子头6 O无法插接;再请参阅图6及图6 A所示,当第二状态时,该起子头6 0插接于套合部2 5,该导角6 2 配合档块3 l作用,与该推抵面3 3接触并推抵套合块3 O向下,连动 压迫该弹性件4 0,同时该套体l 0上的抵顶段1 l与卡掣件2 l推抵 作用,并带动该卡掣件2 l的第一端2 1 l沿杆体径向朝内移动,并深 入该杆体2 O内部,该第一端2 1 l卡抵凹环槽6 1,用以限位起子头 6 0 ,如此即完成插接起子头6 0的动作。如要取出下起子头6 0,仅需要轻轻推动该套体l 0,该抵顶段l 1不与卡掣件2 l作用,该卡掣件2 l与套合块3 0复归至第一状态, 该起子头6 0不受卡掣件2 l限位作用,该套合块3 0向外弹出,连动 顶出起子头6 0,之后该限位块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快脱接杆结构,包括一套体、一杆体及一卡掣件;其特征在于,该套体是中空形态,且该套体套接于杆体外;该杆体一端是一套合部;该卡掣件是装置于套体与杆体之间并受套体连动控制,该卡掣件设有一凸部,该卡掣件两端分别为一 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当第一状态时,该卡掣件受限于凸部,使得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外移动,并退至该套合部外,当第二状态时,该卡掣件的第一端沿杆体径向朝内移动,并深入该套合部内,用以限位卡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章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