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68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48
一种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进口、出口和流量调节口,所述进口与出口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口连通;所述流量调节口设置有封闭接管、调节件、截断件和导杆,所述截断件固定于所述导杆一端、且置于进口与流量调节口连通处,所述导杆另一端连接调节所述导杆与截断件运动的调节件;所述封闭接管固定于所述流量调节口处,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封闭接管连接。通过设置调节件控制导杆与截断件的运动,从而控制截断件截断、流通介质在流量调节口入口的大小,进而精细控制流量;不同作用的阀门均可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内部,不需其他连接节点,不会出现因连接节点过多而增大管道渗漏隐患的情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通介质控制阀领域,特别是涉及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
技术介绍
管道输送是现代一种重要的输送流体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水源、工业输送石油、输送天然气等工业领域,以及居民用自来水和管道煤气等领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巨大影响,且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的作用至关重要。现有的民用供水系统,一般是通过在同一管道上连接多个具有不同单一功能的阀门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根据需要,在管道上会安装具有控制流通介质的平衡、开关流通介质的流动、防止流通介质倒流等单一功能的阀门;同时,现有的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合大小来控制管道流通介质的流量大小,属于粗放型控制。但是,在管道上分散安装多个阀门,连接节点过多,增大管道渗漏隐患,粗放型控制流量,不能精确控制流通介质流量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安装多个阀门连接节点过多,增大管道渗漏隐患;不能精确控制流通介质流量的大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进口、出口和流量调节口,所述进口与出口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口连通;所述流量调节口设置有封闭接管、调节件、截断件和导杆,所述截断件固定于所述导杆一端、且置于进口与流量调节口连通处,所述导杆另一端连接调节所述导杆与截断件运动的调节件;所述封闭接管固定于所述流量调节口处,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封闭接管固定。通过在流量调节口设置调节件来控制导杆与截断件的运动,从而控制截断件截断、流通介质在流量调节口入口的大小,进而精细控制流量;同时,不同作用的阀门均可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内部,不需其他连接节点,不会出现因连接节点过多而增大管道渗漏隐患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断件两端部大小不一、且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通过截断件置于不同的位置,截断件与流量调节口的间隙大小不一样,于是所能流通的介质量不一样,以便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达到精细控制流量的目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内部设置有阀杆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截断件连接,且所述阀杆和导杆分别位于所述截断件两端。所述阀杆和弹性件与导杆设置在截断件的两端,能为平衡连接本体内的流通介质提供力,从而平衡流通介质,以便轻松调节所述调节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还包括阀盖接口,所述阀盖接口与所述阀盖配合,所述阀杆和弹性件均插接于所述阀盖的盲孔内。所述阀盖接口与阀盖能在所述阀杆轴向增大阀杆的活动空间,以便设置弹性较大的弹性件,加强平衡阀瓣的平衡作用;阀盖上的盲孔可提供阀杆另外的固定点,同时,也可减小阀盖接口的长度,节省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接管、流量调节口和截断件所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能在流通介质流通的过程中过滤异物,自动净化介质,简单实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端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套设于所述导杆端部。采用所述定位件定位所述调节件,以阻止调节件继续运动,保证流量的稳定性,同时, 防止所述调节件意外拧出封闭接管,导致流量控制不准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出口内设置有止回阀芯。所述止回阀芯使流通介质只能单向流动,防止流通介质倒流弓I发事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口与封闭接管的结合端、截断件与连接本体的结合端、阀盖与阀盖接口的结合端以及出口与止回阀芯的结合端均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防止流通介质从结合处渗漏,同时,也能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管道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接管的外壁设有流量刻度表。当需要调节到某些特定的流量时,直接调节所述调节件到流量所对应的刻度即可,调节起来简单、快捷、精确、 精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封闭接管、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导杆均通过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固定是将调节件的旋转缓慢转化为导杆的轴向运动,带动所述截断件缓慢运动较,实现了精细控制流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通过设置调节件控制导杆与截断件的运动,从而控制截断件截断、流通介质在流量调节口入口的大小,进而精细控制流量;同时,不同作用的阀门均可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内部,不需其他连接节点,不会出现因连接节点过多而增大管道渗漏隐患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管道连接用控制阀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管道连接用控制阀门关闭状态剖面图;图3为本管道连接用控制阀门开启状态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包括连接本体10,所述连接本体10包括进口 100、出口 101和流量调节口 102,所述进口 100与所述出口 101之间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连通。使流通介质不能直接从进口 100到出口 101流通,而需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流通,于是,能在流量调节口 102处设置调节流量的零部件,从而实现精细控制流量的目的。其中,所述流量 调节组件12包括调节件120、截断件121和导杆122,所述封闭接管11固定于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处,所述调节件120与所述封闭接管11固定;所述导杆 122穿过所述封闭接管11的密封端面;所述封闭接管11 一端封闭,封闭接管11与流量调节口 102固定后,可将流量调节口 102封闭,仅使导杆122穿过封闭接管11的密封端面,于是,流通介质不会从流量调节口 102流出,。所述截断件121固定于所述导杆122—端、且置于进口 100与流量调节口 102连通处,所述导杆122另一端连接调节所述导杆122与截断件121运动的调节件120 ;所述截断件121可封堵或开放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120,即可带动与之固定的导杆122在沿导杆122轴向运动,而所述导杆122的运动可带动所述截断件121的运动,从而控制截断件121封堵或是开放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进而控制流通介质在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的流通、截断以及流量大小。通过精细调节所述调节件120并对应到所述的封闭的接管11刻度上,可实现精细控制流通介质的流量。同时,安装具有控制流通介质的平衡、开关流通介质的流动、防止流通介质倒流等功能的阀,均可安装在所述连接本体10内部,不需要设置多个连接节点,不会出现因连接节点过多而增大管道渗漏隐患的情况。如图2所示,所述截断件121两端部大小不一、且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截断件121能控制连接本体10内部流通介质的平衡,使调节时不会因流通介质压力太大而出现截断件121难以截断和开放的情况。当所述截断件121截断流通介质时,所述截断件121的最大端与流量调节口 102流通介质入口的形状相配合。如图3所示,当所述截断件121开放所述流通介质的流通时,所述流量调节口 102流通介质入口的形状与所述截断件121的较小端配合;而且,随着所述与流量调节口 102流通介质入口相配合的截断件121从较大端面运动到较小端面,流通介质的流量越大。于是,只需要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120,使截断件121位于不同的位置,即可实现较精细地控制流量。其中,所述截断件121可以是平衡阀瓣,所述平衡阀瓣可以呈圆锥体设置,圆锥体形状较匀称,容易计算不同位置的流量,便于准确调节流量。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连接用多功能控制阀门,包括连接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进口、出口和流量调节口,所述进口与出口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口连通;所述流量调节口设置有封闭接管、调节件、截断件和导杆,所述截断件固定于所述导杆一端、且置于进口与流量调节口连通处,所述导杆另一端连接调节所述导杆与截断件运动的调节件;所述封闭接管固定于所述流量调节口处,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封闭接管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细勇陈龙马欢喜林则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新型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