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慧专利>正文

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7405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蓄电池、无线通讯单元;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配电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配电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连接外部网络;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防雨亭、支撑小柱、中心大柱、中心出风口、分隔顶板、分隔墙和风力发电机;分隔顶板装在分隔墙上,分隔墙和分隔顶板组成若干个集风室;支撑小柱穿过分隔顶板和集风室,集风室内每个支撑小柱上均安装有风力发电机,中心大柱穿过中心出风口;该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能源利用率高,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新能源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蕴藏丰富不会枯竭;二是安全、干净,不会威胁人类和破坏环境。目前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另外,风力发电也可算是辅助性的新能源。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往往是单一的,没有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相互辅助、弥补各自的不足。目前,全球的环境日益恶化,各国都在发展清洁能源,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电力供应存在严重短缺,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源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的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蓄电池、无线通讯单元;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配电控制器,所述配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配电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连接外部网络;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防雨亭、支撑小柱、中心大柱、中心出风口、分隔顶板、分隔墙和风力发电机;所述分隔顶板装在分隔墙上,所述分隔顶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出风口,所述分隔墙的内侧与中心出风口的边缘对齐,所述分隔墙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分隔墙和分隔顶板组成若干个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穿过分隔顶板和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所述集风室内每个支撑小柱上均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风叶朝向中心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中心大柱穿过中心出风口,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优选地,所述物联网太阳能装置采用的外部网络为无线网络或有限网络和互联网。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转动装置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优选地,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家用电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结合风能与太阳能,整合两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的优势,避免了单种新能源的局限性,同时,不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发电,做到零污染、零排放、能源利用率高;另,基于现有太阳能、风能系统与互联网络,进行有效整合与合理控制,从而实现了用户对供电系统的快速及远距离的操控,使其操作更加高效、快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能源利用率高,使用方便。该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1、太阳能发电装置2、风光互补控制器3、配电控制器5、蓄电池6、无线通讯单元4 ;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配电控制器,所 述配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配电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连接外部网络;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防雨亭、支撑小柱、中心大柱、中心出风口、分隔顶板、分隔墙和风力发电机;所述分隔顶板装在分隔墙上,所述分隔顶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出风口,所述分隔墙的内侧与中心出风口的边缘对齐,所述分隔墙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分隔墙和分隔顶板组成若干个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穿过分隔顶板和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所述集风室内每个支撑小柱上均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风叶朝向中心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中心大柱穿过中心出风口,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优选地,所述物联网太阳能装置采用的外部网络为无线网络或有限网络和互联网。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转动装置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优选地,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家用电器连接。使用者可通过常用的手机、PAD等进行对发电系统的远程控制,使用者可将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家用电器连接,如,将蓄电池的输出端照明灯具连接,使用者需要客气灯具时,通过行动电话等控制端发出指令,通过网络传输给配电控制器,配电控制器即刻接通蓄电池与照明灯具的线路,当用户需关闭灯具时,通过行动电话等控制端发出关闭指令,通过网络传输给配电控制器,配电控制器即刻断开蓄电池与照明灯具的线路,即实现灯具的关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结合风能与太阳能,整合两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的优势,避免了单种新能源的局限性,同时,不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发电,做到零污染、零排放、能源利用率高;另,基于现有太阳能、风能系统与互联网络,进行有效整合与合理控制,从而实现了用户对供电系统的快速及远距离的操控,使其操作更加高效、快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该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蓄电池、无线通讯单元; 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配电控制器,所述配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配电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连接外部网络; 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防雨亭、支撑小柱、中心大柱、中心出风口、分隔顶板、分隔墙和风力发电机; 所述分隔顶板装在分隔墙上,所述分隔顶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出风口,所述分隔墙的内侧与中心出风口的边缘对齐,所述分隔墙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分隔墙和分隔顶板组成若干个集风室; 所述支撑小柱穿过分隔顶板和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所述集风室内每个支撑小柱上均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风叶朝向中心出风口的方向; 所述中心大柱穿过中心出风口,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2.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太阳能装置采用的外部网络为无线网络或有限网络和互联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转动装置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蓄电池、无线通讯单元;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配电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配电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连接外部网络;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防雨亭、支撑小柱、中心大柱、中心出风口、分隔顶板、分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联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配电控制器、蓄电池、无线通讯单元;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配电控制器,所述配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配电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连接外部网络;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防雨亭、支撑小柱、中心大柱、中心出风口、分隔顶板、分隔墙和风力发电机;所述分隔顶板装在分隔墙上,所述分隔顶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出风口,所述分隔墙的内侧与中心出风口的边缘对齐,所述分隔墙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分隔墙和分隔顶板组成若干个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穿过分隔顶板和集风室,所述支撑小柱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所述集风室内每个支撑小柱上均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风叶朝向中心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中心大柱穿过中心出风口,一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雨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周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