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831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矫正片4,第一支撑杆1上还固定有一防滑圈2,第二支撑杆3上还设置有一个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助于圆筒形钢件的凸块或者凹块的调整,且调整时操作很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形钢件的矫正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
技术介绍
在圆筒形钢件的制作过程当中,为了保障其的质量,我们经常会对其的筒身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凹起或者凸起。在检查到有凹起或者凸起时,我们将会对其进行处理,在处理时,我们经常会用到辅助工具来进行处理。在现有的辅助工具中,会用到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在使用时,调整矫正器以使矫正器卡在圆筒形钢件的内部。调整时,是固定一根支撑杆,然后调整另一根支撑杆来使整个矫正器卡在圆筒形钢件的内部。但是在调整时,固定支撑杆是很不容易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该矫正器有助于圆筒形钢件的凸块或者凹块的调整,且调整时操作很方便。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矫正片,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还固定有一防滑圈,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还设置有一个孔。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矫正器在使用时,固定第一支撑杆,调节第二支撑杆以使整个矫正器卡在圆筒形钢件的内部。以前的矫正器,在调节第二支撑杆时,第一支撑杆不好固定,容易跟着第二支撑杆旋转。在此技术中,在第一支撑杆上固定一防滑圈,使其的防滑能力增强,不易转动,更易于矫正器的调整。第二支撑杆上有一个孔,便于我们调节第二支撑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主体和固定在支撑杆主体上的连接部,所述的孔设置在连接部上。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支撑杆主体的直径。在本技术中,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杆,由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支撑杆主体直径大小相等,则连接部的直径要小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支撑杆主体的直径,才好使连接部与第一支撑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滑圈上还设置有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均匀分布。在本技术的防滑圈上设置凸起,能进一步的增强的防滑能力,更利于矫正器的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矫 正片为扇形。进一步的,所述的矫正片的厚度为2厘米一8厘米。本技术的矫正器的矫正片为扇形,才能更好的与圆筒形钢件的内壁相贴合,能更容易发现圆筒形钢件的凹点或者给凸点整形。矫正器在使用时,会承受一定的力度,所以矫正片要有一定的厚度才不易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杆上固定有一防滑圈,能增强其的防滑能力,使使用更加方便。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也便于制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图中的标号为:1、第一支撑杆;2、防滑圈;3、第二支撑杆;4、矫正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矫正片4,第一支撑杆I上还固定有一防滑圈2,第二支撑杆3上还设置有一个孔。第二支撑杆3包括支撑杆主体和固定在支撑杆主体上的连接部,所述的孔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支撑杆主体的直径。防滑圈2上还设置有凸起。凸起均匀分布。所述的矫正片4为扇形。矫正片4的厚度为2厘米一8厘米。本技术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3、矫正片4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I上的防滑圈2。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I固定住,再调节第二支撑杆3,使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上的矫正片4刚好卡在圆筒形钢件的内壁上,便可对圆筒形钢件的凸点进行矫正。可移动矫正器,若矫正器无法平行移动,则可检测出圆筒形钢件的筒体上有凹点。按照上述的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完成本技术。如上所述即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矫正片(4),所述的第一支撑杆(I)上还固定有一防滑圈(2),所述的第二支撑杆(3)上还设置有一个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3 )包括支撑杆主体和固定在支撑杆主体上的连接部,所述的孔设置在连接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支撑杆主体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圈(2)上还设置有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正片(4)为扇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正片 (4)的厚度为2厘米一8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矫正片4,第一支撑杆1上还固定有一防滑圈2,第二支撑杆3上还设置有一个孔。本技术的优点是有助于圆筒形钢件的凸块或者凹块的调整,且调整时操作很方便。文档编号B21D3/00GK203140494SQ20132016183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欧阳先凯 申请人: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圆筒形钢件内部的矫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矫正片(4),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上还固定有一防滑圈(2),所述的第二支撑杆(3)上还设置有一个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先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