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6767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包括涡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和冷凝净化器,所述涡流分离器的壳体边缘设有尾气入口和分流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分流气入口,顶部设有二级除尘气出口,底部设有灰尘出口;所述分流口连接至所述分流气入口;所述一级除尘气出口和二级除尘气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凝净化器的除尘气入口,净化后的气体由所述冷凝净化器的出口引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在干燥系统中与振动流化混流干燥装置配套使用时,可以不受尾气温度和黏性限制,高效率回收大小粒径的粉尘,避免粉尘污染,在干燥系统使尾气得到再循环利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干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物料(主要是煤炭)干燥系统中,尾气的收尘和冷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收尘能力和效率直接影响干燥系统气流畅通、收尘效果和安全可靠运行。常用的旋风除尘器存在回收粒径小的粉尘效率较低,尾气污染较大的缺陷;袋式除尘器存在使用范围受滤料温度限制的缺陷,一般滤料温度要求在200°C以下,并且不适用于黏性大吸湿性强的粉尘,易发生结露并堵塞滤料;湿式除尘器存在不能得到干燥产品、且设备易腐蚀、可能造成水的二次污染的缺点;静电除尘器存在一次投资高、钢材消耗量大、对粉尘较敏感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好的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涡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和冷凝净化器,所述涡流分离器的壳体边缘设有尾气入口和分流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 ;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分流气入口,顶部设有二级除尘气出口,底部设有灰尘出口 ;所述分流口连接至所述分流气入口,用于将来自所述涡流分离器的浓缩有灰尘的分流气送入所述旋流分离器以分离出二级除尘气;所述一级除尘气出口和二级除尘气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凝净化器的除尘气入口,净化后的气体由所述冷凝净化器的出口引出。优选地,所述涡流分离器包括壳体和固定叶片,所述壳体沿切向设有尾气入口和分流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所述固定叶片安装在壳体内,形成环形的第一通道,用于促进尾气在壳体内形成涡旋;所述固定叶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通道。优选地,所述旋流分离器还包括内壳,其中所述分流气入口沿外壳切向设置,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间距沿垂直方向保持不变,所述外壳沿其周向设有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在与内壳之间间距的最小处形成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从而在所述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之间形成收集区,所述收集区下端设有连通收集区与灰尘出口的开口,所述内壳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处分别设有垂直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优选地,所述冷凝净化器包括净化器筒体,所述净化器筒体包括第一筒体段、第二筒体段和第三筒体段。所述第二筒体段呈圆台形,其直径小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筒体段,其直径大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筒体段,所述第一筒体段靠近除尘气入口处沿筒体的圆周设有雾化器,所述第一筒体段靠近第二筒 体段处设有过滤板,所述雾化器与过滤板之间靠近过滤板处设有喷头。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之间内壳的弧度为60-120度,优选地为70-100 度。优选地,所述固定叶片与径向的夹角为10-30度。优选地,所述分流口的截面大小为所述尾气入口截面大小的1/10-1/5。采用本技术的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在半闭自惰式振动流化干燥系统中,与振动流化混流干燥装置配套,在实现不受尾气温度和黏性限制前提下,高效率回收大小粒径的粉尘,避免粉尘污染,在干燥系统使尾气得到再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涡流分离器的横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旋流分离器的横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内壳的第一角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技术并不限于此。如图1、2和3所 示,本技术的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包括涡流分离器1、旋流分离器2和冷凝净化器3。其中所述涡流分离器I的壳体11边缘设有尾气入口 16和分流口 17,所述壳体11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 14 ;所述旋流分离器2的外壳21的侧壁上设有分流气入口 27,顶部设有二级除尘气出口 23,底部设有灰尘出口 24 ;所述分流口 17连接至所述分流气入口 27,用于将来自所述涡流分离器I的浓缩有灰尘的分流气送入所述旋流分离器2以分离出二级除尘气;所述一级除尘气出口 14和二级除尘气出口 23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凝净化器3的除尘气入口,净化后的气体由所述冷凝净化器3的出口引出。所述涡流分离器I用于对尾气中的灰粒进行浓缩,以排出甩掉灰粒的一级除尘气,并将浓缩有灰尘的分流气有分流口 17排出。所述涡流分离器I包括壳体11和固定叶片12,所述壳体11沿其切向设有尾气入口 16和分流口 17,使尾气至少经历1/2圆周后再从分流口 17引出,优选地,所述分流口 17的截面大小为所述尾气入口截面大小的1/10-1/5,以保持良好的分离效果。所述壳体11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 14。所述固定叶片12安装在壳体11内,形成环形的第一通道15,用于促进尾气在壳体11内形成涡旋。所述固定叶片12与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3第一通道。优选地,所述固定叶片12的安装方向与径向的夹角为10-30度,从而更好地使尾气在壳体11内形成涡旋,并有效阻挡第二通道13内的灰尘进入第一通道15内。尾气由连接至冷凝净化器3末端的引风机(未示出)经尾气入口 16抽入壳体11内,在固定叶片12的作用下,形成强力旋转运动。尾气中的灰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迅速向壳体11边缘分离,此时大部分已甩掉大量灰粒的尾气(约占尾气总量的809Γ90%),再穿过壳体11中部的固定叶片12的间隙改变流向,使尾气中一部分灰粒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击在固定叶片12表面并被反向弹回第二通道13,从而再次向壳体11的边缘分离。进入固定叶片12内的第一通道15的一级除尘气经一级除尘气出口 14去往冷凝净化器3。而尾气中绝大部分的尘粒在涡流分离器I中分离出来,并随同少量尾气(约占尾气总量的109Γ209Ο沿涡流分离器I的壳体11上的分流口 17流出,并进入旋流分离器2。所述旋流分离器2包括外壳21和内壳22,其中所述分流气入口 27沿外壳21的切向设置。所述外壳21与内壳22之间的间距沿垂直方向保持不变,其中所述外壳21沿其周向设有第一平面段211和第二平面段和212,所述第一平面段211和第二平面段212在与内壳22之间间距的最小处形成第一缝隙28和第二缝隙29,在与第一缝隙28和第二缝隙29处对应的内壳22上分别设有垂直的第一狭缝221和第二狭缝222 (如图4所示),所述内壳22在所述第一狭缝221与第二狭缝222之间的弧度为60-120度,优选地为70-100度,从而在该两个缝隙28、29之间形成收集区25。所述收集区25的下端设有开口 26,以连通收集区25与灰尘出口 24。来自涡流分离器I的分流气进入到所述旋流分离器2后,绕所述外壳21与所述内壳22之间的区域转动,当尾气穿过第一缝隙28时,尾气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尾气中的灰尘由于惯性较大,穿过第一缝隙28进入所述收集区25,进而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击在外壳上,进而停留在收集区25内;尾气中的大部分气体则穿过第一狭缝221进入内壳22内部,小部分穿过第一缝隙28进入所述收集区25。所述收集区25内的气体继续穿过第二缝隙29时其中部分进一步通过第二狭缝222进入内壳22内部,进入内壳22内部的二级除尘气经所述二级除尘气出口 23去 往所述冷凝净化器3。停留在所述收集区25内的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下端的开口 26由灰尘出口 24排出。所述冷凝净化器3包括净化器筒体,所述净化器筒体包括第一筒体段31、第二筒体段32和第三筒体段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涡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和冷凝净化器,所述涡流分离器的壳体边缘设有尾气入口和分流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分流气入口,顶部设有二级除尘气出口,底部设有灰尘出口;所述分流口连接至所述分流气入口,用于将来自所述涡流分离器的浓缩有灰尘的分流气送入所述旋流分离器以分离出二级除尘气;所述一级除尘气出口和二级除尘气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凝净化器的除尘气入口,净化后的气体由所述冷凝净化器的出口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