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02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打链器可拆卸地设于本体的二卡块间,该打链器的设置并不会影响到第一工具组及第二工具组工具设置的数量,相对增加了多功能工具所能扳转螺件的类型。且于扳转操作时本体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不易产生变形,可有效增加本体的结构强度。当没有使用打链器的需求时,可将打链器卸下,以减轻携带的重量,或可将其它所需的工具装设于本体,以提高工具的使用率,其结构简单,产制成本低。该打链器的一端并设有一可收折的扳手,该扳手可用以调整本体与工具组间的松紧度,使工具组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手工具,尤指一种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致和苛求,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下生存。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484485号“一种可将补胎扳手置于周缘固定的工具”专利案,此为申请人早先的申请,其工具本体10的一端枢设有一包含打链器23的工具组20,且于工具本体10的侧缘可拆卸地设有一具卡块32的补胎扳手30,若欲使用打链器23来打链时,可将补胎扳手30拆卸下,以其卡块32搭配打链器23使用。然该打链器23并无法快速的拆卸,若没有使用打链器23的需求,仍必须携行打链器23,不但增加了重量且相对减少了其它工具设置的数量,当然更无法增加工具本体10的结构强度。且该与打链器23搭配使用的补胎扳手30可拆卸地设于工具本体10的侧缘,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进而增加了制造上的成本支出。上述公知工具所衍生的种种缺陷,实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因此,本技术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有效增加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工具组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提高工具使用率的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具体结构包括一本体;一枢设于本体一端的工具组,该工具组由多个工具构成;一打链器,可拆卸地装在本体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打链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于本体的二卡块间,该打链器的设置并不会影响到第一工具组及第二工具组工具设置的数量,相对增加了多功能工具所能扳转螺件的类型。且于扳转操作时本体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不易产生变形,可有效增加本体的结构强度。当没有使用打链器的需求时,可将打链器卸下,以减轻携带时的重量,或可将其它所需的工具装设于本体,以提高工具的使用率。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该打链器的一端并设有一可收折的扳手,该扳手可用以调整本体与工具组间的松紧度,使工具组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其它目的、优点和本技术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的3-3剖视图,表示打链器设于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间。图4为图3的延续,表示打链器的推杆分离于本体。图5为本技术打链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整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及图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多功能工具10包括有一本体20、一第一工具组30、一第二工具组40及一打链器50。该第一工具组30枢设于本体20的一端,该第二工具组40枢设于本体20的另端,该打链器50可拆卸地设于本体20上。本体20包括有一第一卡块21、一第二卡块22及二设于第一卡块21及第二卡块22间的定位栓23。该第一卡块21的二端分别设有一穿孔211,第一卡块21的中央内缘并设有一凹槽212。该第二卡块22的二端分别设有一穿孔221及连通于穿孔221的卡槽222,第二卡块22的中央并设有一定位孔223。二定位栓23分别穿设于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二端的穿孔211、221,再螺入该设于第二本体22卡槽222内的栓套24。第一工具组30可由多种不同尺寸或类型的工具31所构成,这些工具31的一端形成勾状而可供一定位栓23穿设,同时参照图3,使该第一工具组30可枢设于本体20的一端,且相对位于第一卡块21及第二卡块22间。第二工具组40可由多种不同尺寸或类型的工具41所构成,这些工具41的一端形成勾状而可供另一定位栓23穿设,使该第二工具组40可枢设于本体20的另一端,且相对位于第一卡块21及第二卡块22间。打链器50的一侧设有一凸部51,该凸部51可拆卸地设于第一卡块21的凹槽212,该打链器50的另侧设有一螺孔52,可将一具螺纹的推杆53穿设于第二卡块22的定位孔223而螺入打链器50的螺孔52,使打链器50结合在本体20上,并被二工具组30、40所包覆。该推杆53的一端设有一拨动部531及一六角卡孔532,该打链器50的一端还设有一握持部54,该握持部54上枢设有一可收折的扳手55。图3进一步显示打链器50结合于本体20的第一卡块21与第二卡块22间,于扳转操作时本体20的第一卡块21与第二卡块22不易产生变形,可有效增加本体20的结构强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打链器50可拆卸地设于本体20的二卡块间,该打链器50的设置并不会影响到该第一工具组30及第二工具组40工具设置的数量,相对增加了多功能工具10所能扳转螺件的类型。参照图4,当使用者欲将打链器50取下操作时,可先拨转推杆53使其分离于本体20,再向外扳动打链器50,使其凸部51脱离于第一卡块21的凹槽212即可。参照图5,使用者的手可握持于握持部54上,将打链器50置于链条60的适当位置处,再将第二工具组40的工具41卡入推杆53的卡孔532内,通过转动工具41可连动推杆53转动而达到打链的目的。由于该打链器50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本体20,故没有使用打链器的需求时,可将打链器50卸下,以减轻携行时的重量,或可将其它所需的工具装设于本体20,以提高工具的使用率。参照图6,由于第一工具组30或第二工具组40的工具31、41于长时间的频繁使用下,会造成定位栓23略为松动,而使工具间的间隙增大。此时,可将打链器50一端的扳手55拨出,利用该扳手55来扳转定位栓23,由于栓套24设于第二卡块22的卡槽222内,该栓套24不会随定位栓23转动,故可依使用时的需求来调整本体20与工具组30、40间的松紧度,从而使工具组30、40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的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打链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于本体的二卡块间,该打链器的设置并不会影响到第一工具组及第二工具组工具设置的数量,相对增加了多功能工具所能扳转螺件的类型,易于使用并相当实用。2.本技术的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打链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本体,故没有使用打链器的需求时,可将打链器卸下,以减轻携带的重量,或可将其它所需的工具装设于本体,以提高工具的使用率,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3.本技术的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打链器设于本体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间,于扳转操作时本体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不易产生变形,可有效增加本体的结构强度。4.本技术的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打链器的一端设有一可收折的扳手,该扳手可用以调整本体与工具组间的松紧度,使工具组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总之,本技术极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且又未见有相同或类似的专利技术出现于国内外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请准予专利。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其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打链器的多功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    一枢设于本体一端的工具组,该工具组由多个工具构成;    一打链器,可拆卸地装在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文
申请(专利权)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