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6917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包括端面边框,侧边框,导轮横梁,滚轮组,横梁,端面边框在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前后各一条,侧边框在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左右各一条,端面边框与侧边框的端部相互连接,在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复数条横梁,横梁的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两条导轮横梁,两条导轮横梁的前后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两条导轮横梁上安装有滚轮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横梁制作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结构简单,在此苗床框架上,还设置有导轮横梁和滚轮组,实际使用时,将此框架安放在专用的苗床导轨上就可以灵活地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灌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灵活,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
技术介绍
温室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农业的飞速发展,温室技术使为蔬菜、瓜果、花卉的栽培和养殖不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目前温室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温室如果采用人工在温室作业需要增加温室的净高,增加温室建造的投资费用,而且在国外,由于人工费高,自动回温室技术已经逐步推广。近年来,国内的人工费也日益高涨,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温室自动化也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因而设计一种移动灵活,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配合专用轨道使用实现大面积栽培管理,为使用者炼苗、分类实现自动化管理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灵活,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包括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导轮横梁,滚轮组,横梁,所述端面边框在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前后各一条,所述侧边框在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左右各一条,所述端面边框与所述侧边框的端部相互连接,在所述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复数条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所述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两条所述导轮横梁,两条所述导轮横梁的前后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两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有所述滚轮组。在左右两条所述侧边框与其最靠近的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端部支撑,且所述端部支撑端部分别与侧边框和横梁相连。每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两组所述滚轮组,其中一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的两组所述滚轮组为带有4个轴承的滚轮组,另一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的两组所述滚轮组为尼龙轮滚轮组。所述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导轮横梁和横梁之间连接方式为焊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导轮横梁和横梁采用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横梁制作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结构简单,在此苗床框架上,还设置有导轮横梁和滚轮组,在实际使用时,将此框架安放在专用的苗床导轨上就可以较好地实现移动灵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包括侧边框1,端面边框2,横梁3,端部支撑4,导轮横梁5,滚轮组6,端面边框2在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前后各一条,侧边框I在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左右各一条,端面边框2与侧边框I的端部相互连接,在两条端面边框2之间还设置有复数条横梁3,横梁3的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2相连,在端面边框2之间还设置有两条导轮横梁5,两条导轮横梁5的前后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2相连,在两条导轮横梁5上安装有滚轮组6。在左右两条侧边框I与其最靠近的横梁3之间设置有端部支撑4,且端部支撑4的端部分别与侧边框I和横梁3相连。每条导轮横梁5上安装两组滚轮组6,其中一条导轮横梁5上安装的两组滚轮组6为带有4个轴承的滚轮组,另一条导轮横梁5上安装的两组滚轮组为尼龙轮滚轮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侧边框I,端面边框2,横梁3,端部支撑4和导轮横梁5采用铝合金材质,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如图2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潮汐式灌溉盘(图中未画出)放置在此框架内,然后将此框架安放在专 用的苗床导轨7上,使滚轮组与相应的苗床导轨7对齐,就可以较好地实现此框架的灵活移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包括端面边框,侧边框,导轮横梁,滚轮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边框在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前后各一条,所述侧边框在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左右各一条,所述端面边框与所述侧边框的端部相互连接,在所述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复数条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所述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两条所述导轮横梁,两条所述导轮横梁的前后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两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有所述滚轮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条所述侧边框与其最靠近的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端部支撑,且所述端部支撑端部分别与侧边框和横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两组所述滚轮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的两组所述滚轮组为带有4个轴承的滚轮组,另一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的两组所述滚轮组为尼龙轮滚轮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导轮横梁和横梁之间连接方式为焊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包括端面边框,侧边框,导轮横梁,滚轮组,横梁,端面边框在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前后各一条,侧边框在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左右各一条,端面边框与侧边框的端部相互连接,在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复数条横梁,横梁的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两条导轮横梁,两条导轮横梁的前后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两条导轮横梁上安装有滚轮组。本专利技术采用端面边框,侧边框,端部支撑,横梁制作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结构简单,在此苗床框架上,还设置有导轮横梁和滚轮组,实际使用时,将此框架安放在专用的苗床导轨上就可以灵活地移动。文档编号B65G37/00GK103253489SQ20121058671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方瑞纲, 丁国祥, 芮娟, 蒋利施 申请人: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包括端面边框,侧边框,导轮横梁,滚轮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边框在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前后各一条,所述侧边框在所述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的左右各一条,所述端面边框与所述侧边框的端部相互连接,在所述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复数条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所述端面边框之间还设置有两条所述导轮横梁,两条所述导轮横梁的前后端部与前后的端面边框相连,在两条所述导轮横梁上安装有所述滚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瑞纲丁国祥芮娟蒋利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