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式栽培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1 阅读:4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式栽培床,包括栽培床本体,其栽培床床面为一次成型且无接缝的整体结构,至少在床面的一端正中设有一下凹的营养液回流池,该池的底出口处装有营养液回流阀。所述栽培床的床面为四周向上翻边的平底结构;床面上设有横向和纵向的营养液流动沟槽;营养液回流池上方装有栅状过滤网壳;栽培床的边缘床面比中部床面略低。其质轻且便于堆叠运输,是针对盆栽植物的营养液栽培所设计的底部给水的灌溉设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潮汐灌溉专用栽培床。
技术介绍
近来发展起来的潮汐灌溉(ebb and flow irrigation)是针对盆栽植物的营养液栽培所设计的底部给水的灌溉方式。该方式利用落差原理,实现定时给水与施肥。其基本做法是将具有网状盆底的栽植盆钚置于栽培床上,营养液从营养液池抽出送至栽培床,将栽培床淹没约2-3公分的深度。约10-15分钟后,营养液因毛细作用而上升至盆中基质的表面,此时将营养液排出,使其再度流回营养液池中,营养液还可在其它栽培床需水时再行抽出。潮汐灌溉和NFT同样具有调整营养液pH值和各种养分浓度的设备。为了操作的方便,潮汐灌溉一般均使用架高的特制栽培床。目前潮汐灌溉所使用的栽培床,大多由热镀锌钢材结构的普通栽培床改装而成,即将普通栽培床的点焊钢丝网片床面替换为热镀锌钢板拼接的不透水的床面;也有一些是在普通栽培床的点焊钢丝网片床面上直接铺一层不透水的塑膜而成的简易潮汐式栽培床。前者存在搬运不便,施工麻烦(需要现场组装连接和在钢板拼缝处打胶),易渗漏,易生锈等不足,且营养液回流不均衡,营养液温度变化较剧烈,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后者存在寿命短(塑膜一般只能用一茬作物),营养液回流组件与塑膜不好连接等缺陷,而且,无论前者和后者,制造和安装时精度均不易保证,床面平整度也不易控制,因而使用时床面常有营养液局部积存现象。另外,由于栽培床边缘营养液的蒸发作用较强,可供利用的存液量偏小,因此栽培床边缘布置的盆钚内作物生长状况较差,导致同一栽培床上作物品质的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轻且便于堆叠运输潮汐式栽培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潮汐式栽培床,包括栽培床本体,其栽培床床面为一次成型且无接缝-->的整体结构,至少在床面的一端正中设有一下凹的营养液回流池,该池的底出口处装有营养液回流阀。所述栽培床的床面为四周向上翻边的平底结构;床面上设有横向和纵向的营养液流动沟槽。所述的营养液回流池上方装有栅状过滤网壳。所述栽培床的边缘床面比中部床面略低。本技术的优点是:不生锈,寿命长,营养液回流均衡,且营养液温度比较恒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式床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图2的B-B剖视图图6为栅状过滤网壳外观图图7为床面中部至边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潮汐式栽培床包括栽培床本体(由床架1和床面2两大部分组成),其栽培床床面为一次成型且无接缝的整体结构,至少在床面的一端正中设有一下凹的营养液回流池3,该池的底出口处装有营养液回流阀4。所述潮汐式栽培床的床架1采用热镀锌薄壁轻钢构件,与普通栽培床无异,本文不再详述。床面2为整体注塑件(床面塑料材质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制成四周向上翻边的平底结构,以便存留营养液。所述栽培床的床面宽度为1.2m-1.7m,长度为1.2m-6.2m,所述栽培床的边缘床面比中部床面低1-3mm。整个床面2由床架1支撑在距地面约0.7-0.8m的高度。如图2、图3可看出:床面2的一端正中设有一下凹的池形结构3作为营养液回流池(亦可在床面适当位置处设,所设数量可为一至多个),池形结构的底面还装有营养液回流阀4,池形结构的上方覆盖有栅状过滤网壳5。在床-->面2上分布有横向和纵向的营养液流动沟槽,纵向营养液流动沟槽在床面两端均通过横向的宽深沟槽(宽22-28mm左右,深20mm-30mm)汇聚为一体,并导入营养液回流池3。由图4及图5可知其中纵向营养液流动沟槽6宽25mm左右,深20mm-30mm(以平行于池形结构所在的床面中心线为纵向)。横向营养液流动沟槽7宽12-18mm左右,深6mm-8mm(以垂直于池形结构所在的床面中心线为横向)。这些沟槽结构与潮汐灌溉的营养液频繁流动和灌排相适应,可保证营养液排干迅速,避免栽培床局部积液导致的作物长势不均现象。此外栽培床的床面2四周的一圈底面(约200mm宽)比中部低2mm,可有效弥补边缘效应多蒸发的水份。参见图5,床面四周边缘向上的向外翻边与垂线夹角为10°左右(5-12°),便于堆叠运输。潮汐式栽培床的床面采用整体注塑成形的方式,使栽培床的生产可全部在工厂进行,床面尺寸及形状由精度极佳的注塑模具保证,减少了现场施工组装带来的一系列误差和弊病;整体塑制床面的壁厚应达4mm以上,隔热性能佳,使营养液温度比较稳定,受空气温度波动影响极小;在塑制床面上设置了纵横交错的多道营养液流动沟槽,在使营养液流动均匀顺畅、避免局部积液的同时,还增强了床面的刚度;在床面的一端或两端的正中设有一下凹的池形结构作为营养液回流池,营养液回流池的底部装有营养液回流阀以控制营养液的间歇性回流;池形结构的上方还装有栅状过滤网壳,避免了回流营养液中落入的植物茎、叶及其它杂物堵塞营养液循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汐式栽培床,包括栽培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栽培床床面为一次成型且无接缝的整体结构,至少在床面的一端正中设有一下凹的营养液回流池,该池的底出口处装有营养液回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式栽培床,包括栽培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栽培床床面为一次成型且无接缝的整体结构,至少在床面的一端正中设有一下凹的营养液回流池,该池的底出口处装有营养液回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栽培床,其特征在于:栽培床的床面为四周向上翻边的平底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栽培床,其特征在于:在床面上设有横向和纵向的营养液流动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汐式栽培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营养液流动沟槽宽22-28mm,深20mm-30mm;横向营养液流动沟槽宽12-1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真周增产杨仁全卜云龙龙智强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鹏环球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