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轧叶片缘头圆滑转接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5596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轧叶片缘头圆滑转接加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辊轧叶片缘头加工方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测量辊轧叶片样件获得若干检测点,并通过辊轧叶片CAD模型构建辊轧叶片前、后缘型面CAD模型,依据辊轧叶片样件检测点对前、后缘型面CAD模型进行平移匹配,根据平移匹配后的前、后缘型面CAD模型生成数控加工辅助线,最后采用四坐标数控加工实现辊轧叶片前后缘与叶身的圆滑转接。单件辊轧叶片缘头加工时间由背景技术的2小时以上降低到12分钟以内,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轧叶片缘头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辊轧叶片缘头圆滑转接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辊轧叶片前后缘的处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辊轧叶片加工方法、效率及精度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磨床加工辊轧叶片,使得辊轧叶片的整体加工效率、型面几何精度及表面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这些相关工艺装备涉及国家 安全和市场竞争需要,其核心技术并不公开。对于辊轧叶片前后缘的处理,我国采用的传统加工方法一般是首先通过线切割去除大量飞边,然后由钳工现场打磨、抛光,实现辊轧叶片前、后缘与叶身的圆滑转接。这种传统加工方法,靠目测控制辊轧叶片截面形状,生产效率低下,单件辊轧叶片加工时间在2小时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辊轧叶片缘头加工方法效率低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方法首先测量辊轧叶片样件获得若干检测点,并通过辊轧叶片CAD模型构建辊轧叶片前、后缘型面CAD模型,依据辊轧叶片样件检测点对前、后缘型面CAD模型进行平移匹配,根据平移匹配后的前、后缘型面CAD模型生成数控加工辅助线,最后采用四坐标数控加工实现辊轧叶片前后缘与叶身的圆滑转接。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五组同批次辊轧叶片样件,对每个辊轧叶片样件测量若干组截面,截面沿X轴方向间距为I 3mm,测量每一截面在距前、后缘2 3mm处获得四个检测点。步骤二、根据所测量的五组辊轧叶片样件,对同一截面上的检测点求平均值,以平均值作为辊轧叶片样件的最终检测点,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五组同批次辊轧叶片样件,对每个辊轧叶片样件测量若干组截面,截面沿X轴方向间距为I 3mm,测量每一截面在距前、后缘2 3mm处获得四个检测点; 步骤二、根据所测量的五组辊轧叶片样件,对同一截面上的检测点求平均值,以平均值作为辊轧叶片样件的最终检测点,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现有辊轧叶片缘头加工方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测量辊轧叶片样件获得若干检测点,并通过辊轧叶片CAD模型构建辊轧叶片前、后缘型面CAD模型,依据辊轧叶片样件检测点对前、后缘型面CAD模型进行平移匹配,根据平移匹配后的前、后缘型面CAD模型生成数控加工辅助线,最后采用四坐标数控加工实现辊轧叶片前后缘与叶身的圆滑转接。单件辊轧叶片缘头加工时间由
技术介绍
的2小时以上降低到12分钟以内,提高了加工效率。文档编号G06F17/50GK103252536SQ20131018846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裴景东, 汪文虎, 王姝, 成浪永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轧叶片缘头圆滑转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五组同批次辊轧叶片样件,对每个辊轧叶片样件测量若干组截面,截面沿X轴方向间距为1~3mm,测量每一截面在距前、后缘2~3mm处获得四个检测点;步骤二、根据所测量的五组辊轧叶片样件,对同一截面上的检测点求平均值,以平均值作为辊轧叶片样件的最终检测点,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pi(x‾i,y‾i,z‾i)=x‾i=1NΣj=1Nxjy‾i=1NΣj=1Nyjz‾i=1NΣj=1Nzj式中,i为检测点序号,i=1~4;j为辊轧叶片样件编号,j=1~5;N为辊轧叶片样件数目,N=5;步骤三、根据测量过程所确定的截面数量,将辊轧叶片CAD模型划分成六段,即前缘、前缘叶盆部分、前缘叶背部分、后缘、后缘叶盆部分和后缘叶背部分;步骤四、对每一截面线在前缘叶盆部分、前缘叶背部分、后缘叶盆部分、后缘叶背部分S长度处分别添加半径为R、弧长为L的外切圆弧;其中S=2~4mm,R=3~4mm,L=1~2mm;步骤五、对新的前、后缘曲线沿Y轴进行平移匹配,使其满足下列目标函数:minf(L1,L2)=L12+L22式中,L1为检测点到新的前缘曲线的距离,L2为检测点到新的后缘曲线的距离;步骤六、依次生成新的前缘曲线和新的后缘曲线,通过新的前缘曲线和新的后缘曲线,生成与辊轧叶片样件相对应的前缘型面CAD模型和后缘型面CAD模型;步骤七、对前、后缘型面CAD模型,分别向外偏置2.5mm,然后再提取等参数曲线,生成数控加工辅助线;步骤八、结合所生成的数控加工辅助线,利用UG中CAM模块编制四坐标加工程序,选用Φ5的球头刀,生成数控加工刀位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景东汪文虎王姝成浪永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