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一体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590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一体成型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金属液的容器,还包括升降装置、旋转装置以及型腔,型腔由置于容器下方的上型和下型组合形成,且通过一输液管与容器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金属液盛放于容器中,升降装置上升,促使上型与下型组合形成型腔,输液管穿过设置在容器底部的通孔与金属液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型腔中,金属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型腔中至凝固成型,成型后,升降装置向下运动,将下型与上型分离,最后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下型向下翻转,使得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坠落。该装置有效提高的生产的自动化,而且因为金属液依靠重力流入到型腔中,其内部各处压力差别较小,大幅度提高了铸造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 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室温中为液态但不久后将固化的物质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其成型步骤至少包括金属熔炼、浇注、凝固以及分离等步骤,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一步步完成,这不仅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型的质量水平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平高的铸造成型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一体成型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金属液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型腔,由置于所述 容器下方的上型和下型组合形成,所述型腔经一输液管与容器的内腔连通,所述输液管通过设置在所述容器底部的通孔; -升降装置,与所述下型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下型做上下运动; -旋转装置,与所述下型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下型做旋转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型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作为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一体成型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金属液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型腔,由置于所述容器下方的上型和下型组合形成,所述型腔经一输液管与容器的内腔连通,所述输液管通过设置在所述容器底部的通孔;?升降装置,与所述下型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下型做上下运动;?旋转装置,与所述下型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下型做旋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巧生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