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5409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包括水产养殖单元、无土种植单元及水处理单元,上述各单元经水流管道连接,水产养殖单元包括水产养殖水池以及与水池连接的增氧装置和水温控制器;无土种植单元包括无土种植床室以及与床室连接的植物营养控制器及种植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氮类处理装置、超滤膜过滤装置及消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在水质处理技术上和没有种植室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方面的缺陷,使养殖和种植的密度大幅度提高,空间、能量等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不受地理位置、气候、土地贫瘠与否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业与农业
,尤其是涉及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产业与农业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水产业的生产场地为水面,池塘、水库、湖泊、河流、海洋是其主要的生产场地;农业的生产场地为土地,水田、旱田、是其主要的生产场地。这两种产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水,水是这两种产业的血液,支配者这两种产业的命脉。目前,虽然发展出了工厂化的水产业和农业,但是引进水处理高新技术,通过人工强化维持水质的方式,将两者结合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系统的技术尚没有出现。现有技术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或者工厂化的农业种植是一种单一化的工厂,他只能生产水产养殖产品或者农业种植产品。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类固体及溶解性氮、磷等物质,通过水循环被植物的根系截留、作为肥料吸收,使农作物得到收获,以此来进行循环种植和养殖,该技术的研发工作起步较早。例如,中国专利90100155号公开了鱼(虾)菜共生系统,通过水中养鱼、水面和空间立体无土栽培蔬菜,然而该专利的系统结构的实施细节比较粗略,尤其是“养殖水池中间有鱼粪收集井,收集井内的鱼粪及污水由污水泵抽吸向上浇入最上层的栽培槽”,导致养殖产生的废水和废渣不分离。存在着明显的水质控制技术上的缺陷,难以实用化。中国专利99110087号公开了水生植物及动物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在水生植物槽中种植浮萍类植物,与水生动物槽中的水进行循环,然而该专利的系统结构的实施细节比较粗略,而且废水和废渣不分离,限于种植水生植物。也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水质控制技术上的缺陷。中国专利200810204130号公开了养鱼水体的光催化-植物协同净水方法,设计了过滤槽排放养殖的固体杂质,利用含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处理,然后再用于培养植物,然而其效率不高,主要用于市政景观的低浓度水质处理,而非大规模的养殖/种植业,而且其中使用的含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对于大规模的养殖/种植业推广来说,也过于昂贵。中国专利200880123138号公开了蔬菜和鱼类共生设备,其中除了较常规的养殖和培养单元之外,还包括冷凝管的使用来收集植物蒸腾的水分,这实质上效率不高,甚至有舍本逐末的意味。中国专利200910037806号公开了可高效循环利用水产养殖的装置和实现方法,包括植物栽培浮床、微生物培养中间层以及底层共振板,然而该专利中的植物栽培量受限于植物栽培浮床所能漂浮的水体面积,其装置结构的养殖效率也不高。中国专利201010103123号公开了闭合循环养殖水体中有机颗粒和营养盐的去除方法,主要利用藻类或黑麦草等经济性不佳的非主流农业植物,而且相应结构也只适合养殖水日循环量在10倍左右的情况。 中国专利201010138335号公开了双层鱼菜共生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中所有养殖产生的水均通过生物滤器进入喜水植物水培养装置,然后进行水质调配,再回流养殖池,这种单靠植物净化水质的方法的效率不佳,不能适合于高密度和大规模生产。中国专利201120090260号公开了零排放鱼菜互生循环装置,采用了较为普通的装置结构,而且缺乏实施的细节。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技术,但是这类设备始终未能在我国推广使用。究其原因,本专利技术人长期研究发现主要有两条,首先是缺乏实施细节,例如收集、排污等设备一笔带过,而现实中如果没有完善设计,或者排污不充分导致水质劣化,或者排出过多水量而需要补充,失去循环的本意;其次,无法有效平衡微生物和植物对水体的不同净化作用;再次,也是更重要的,生产效率不高,投入/产出比过高,失去了产业化推广的利润来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充分强化水处理的重要功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提供一种了可以将水产养殖与无土农业种植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包括水产养殖单元、无土种植单元及水处理单元,上述各单元经水流管道连接,所述的水产养殖单元包括水产养殖水池以及与水池连接的增氧装置和水温控制器,水产养殖单元可以养殖所有现有养殖业可以养殖的水产品。·所述的无土种植单元包括无土种植床室以及与床室连接的植物营养控制器及种植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无土种植单元可以种植包括水稻在内的所有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植物。所述的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氮类处理装置、超滤膜过滤装置及消毒装置。所述的水产养殖单元、无土种植单元及水处理单元设置在平地上经水流管道中的流水连接形成循环。所述的水产养殖单元、无土种植单元及水处理单元呈纵向设置并形成高度差,可以在一座楼房里实施,经水流管道中的流水连接形成循环。所述的水产养殖水池中的水深与同类水产养殖池没有区别。所述的增氧装置控制水产养殖水池中溶解氧的浓度为8_12mg/L以上,所述的水温控制器可以根据所养殖的种类进行温度控制,适合于不同的水产养殖种类。所述的无土种植单元与同类的无土栽培种植阳光温室相比,其区别是增加了室内控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所述的氮类处理装置处理氨氮、亚硝酸氮及总氮的处理装置。所述的水处理单元采用固定化生物技术、膜处理技术和紫外激发空气生成臭氧,对水流流程流过的水体进行紫外照射与臭氧氧化消毒处理。通过控制水产养殖水池中的温度和溶解氧的浓度,使鱼、奸等水产品可以一年四季得到高产,同时无土种植床室内的植物也可以适宜的温水循环下常年种植和收获。根据所种植的植物种类不同,通过植物营养控制器和种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调节最佳的条件,使所种植的植物不仅高产而且应用达到最丰富。种植床室利用阳光和人工光来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条件。水产养殖池流出水中所含有的粪便类颗粒物在植物种植床中被植物根系所过滤截留并作为肥料加以吸收利用。从无土种植床室流出的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性氨氮、亚硝酸氮以及总氮等对水生生物(鱼、虾等)产生危害的物质被后续的氨氮、亚硝酸氮、总氮处理装置和超滤膜过滤装置以及消毒装置除去,水流再循环到水产养殖池。水流管道上设置压力泵控制水流的流向和流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节约水和能源消耗,基本不排放污水和消耗水,而且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本专利技术适合于任何地方实施,不受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厂生产,为当地提供常年鲜活的水产品和蔬菜瓜果。(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设施作为城市观光农业施舍,增进市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亲近感。突破传统,创造出城镇化的水产及农业结合模式,使食材生产真正步入工厂化,不再依赖传统土地的生产模式。(3)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适合农业和水产业的地区实施,可以解决该地区的副食甚至粮食生产/供应问题。对于解决我国西部等气候差、土地少且贫瘠地区的粮食与人口问题有促进效果。如果应用于非洲等气候恶劣、粮食需求与人口问题突出的地区,则可以有更大效果。(4)本专利技术可以使水产品与新鲜蔬菜的生产地与消费地结合在一起,减少运输成本/减少碳排放,同时由于采用了工厂化生产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在当今非粮食材(副食)比例逐渐占到全部食物一半以上,并且传统肉类(猪肉、鸡肉、牛肉、等)的产量难以再提高,而且食品安全风问题险频发的时代,采用新的技术发展水产品来改变传统肉类蛋白食材的结构,增加水产肉类蛋白食`材的产量和种类,不仅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目前的问题,更是可以为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产养殖单元、无土种植单元及水处理单元,上述各单元经水流管道连接,所述的水产养殖单元包括水产养殖水池以及与水池连接的增氧装置和水温控制器;所述的无土种植单元包括无土种植床室以及与床室连接的植物营养控制器及种植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所述的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氮类处理装置、超滤膜过滤装置及消毒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