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加工装置,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双焦点激光加工头,包括激光发射器、用于输送激光束的导光管以及用于聚焦激光束的聚焦镜,所述聚焦镜内置于所述导光管的出光口,所述导光管包括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之间夹设有分束器,且所述分束器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激光发射器与聚焦镜之间设有分束器,使得激光束聚焦后产生双焦点,能灵活地改善在焊缝两侧的激光能量分布,焊接比较稳定,避免了单焦点能量传输不足的缺陷;进一步地,分束器设与驱动装置连接,可以根据焊缝的拐角角度,转动分束器,从而改变双焦点的位置,有效地焊接焊缝拐角。(*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双焦点激光加工头。
技术介绍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以及激光打标等,激光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在激光焊接中,相比传统的焊接技术,可以实现较好的焊接效果。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焊接技术由原来的单焦点变成现在的双焦点,可以获得更好的焊缝结晶组织。但是传统的激光焊接,焦点位置一般都是固定的,激光方向不可变,不利于具有拐角的焊缝焊接,即使有些可以改变焦点位置,但也是手动调节,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焦点位置可自动调节的双焦点激光加工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双焦点激光加工头,包括激光发射器、用于输送激光束的导光管以及用于聚焦激光束的聚焦镜,所述聚焦镜内置于所述导光管的出光口,所述导光管包括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之间夹设有分束器,且所述分束器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分束器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聚焦镜垂直。具体地,所述分束器的转动角度为0-360度。具体地,还包括具有开口的基座,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二导管贯穿所述开口。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记录所述分束器转动角度的角度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管位于所述分束器与所述激光发射器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管内设有准直镜。具体地,所述分束器为棱镜或者透镜。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由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轮以及与所述分束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采用皮带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皮带的一侧边设有松紧调节装置。具体地,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或者旋转气缸或者旋转电磁铁。本技术具有下列技术效果:本技术在聚焦镜与激光发射器之间设有分束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经分束器在聚焦镜的作用下,激光束具有两个焦点,提高了激光功率,能灵活地改善能量在焊缝上的分布,焊接比较稳定;进一步地分束器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分束器转动,在焊接焊缝的拐角时,可以根据拐角的角度,分束器旋转相同的角度,进而改变两焦点的位置,焊斑可以沿着拐角分布,实现拐角的焊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焊斑与焊缝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双焦点激光加工头,包括激光发射器(图中未示出)、导光管(图中未示出)以及聚焦镜1,导光管主要是用来输送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2,而聚焦镜I则是用来将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2聚焦产生焦点21,导光管包括第一导管 与第二导管两部分,且在两者之间夹设有分束器31,而分束器31连接有一个驱动装置32,驱动装置32可以驱使分束器31旋转。分束器31可以将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2在经过聚焦镜I聚焦后形成两个焦点21,可以克服单焦点21能量传输不足的缺陷,可以用于较厚板材的焊接,而且焊缝4的熔宽比较大,不容易产生焦点21偏离焊缝4的情况,进一步地双焦点21能灵活改善焊缝4两侧的能量分布。将分束器31与驱动装置31连接,使其可以绕旋转轴线A转动,而双焦点21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果将焊缝4中两个焦点21连成一条直线,分束器31旋转一定角度,该直线也会改变相同的角度,即当焊缝4具有拐角时,将分束器31旋转与焊缝4拐角相同的度数,两焦点21即可沿焊缝4拐角进行焊接。进一步地,分束器31的旋转轴线A与聚焦镜I垂直,这样激光束2经聚焦镜I聚焦后的两焦点21垂直焊接件的焊缝4位置,提高焊接质量。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分束器31的转动范围为0-360度。在分束器31的作用下,两焦点21的连线也可以在0-360度内转动,这样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焊缝4进行焊接,当分束器31转动90度时,焊缝4两侧的焊斑41也相应地转动90度,即可以实现具有90度拐角的焊缝4的焊接。当然,激光束2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一定只是沿同一方向传播,可以在聚焦镜I的正下方倾斜设有一个全反射镜(图中未示出),改变激光束2的传播路径,以方便焊接各种位置的焊缝4。具体地,本加工头还包括基座3,基座3具有一个开口 33,分束器31位于开口的正上方,第二导管贯穿开口 33与第一导管夹设分束器31,并且驱动装置设在基座3上,加工头具有整体性,结构也显得比较简单。当然基座3上也可以不用开设开口 33,分束器31与驱动装置3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图中未示出)。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在基座3上可以设有一个角度标识34,分束器31上设有指针311,在分束器31未转动时,指针311指向角度标识34上的零刻度,而在驱动装置32驱使下,分束器31转动一定角度后,指针311指向角度标识34的相应角度。在确定焊缝4的角度后,可以调节分束器31将其指针311指向相对应的角度后,即可实现对焊缝4的焊接,非常方便。再次参见图1,第一导管位于分束器31与激光发射器之间,且其内还设有一个准直镜5,用于将激光束2变为平行光。一般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2为发散光束,而在经过准直镜5的作用下,发散光束变为平行光束,方向性更好,能量更集中。具体地,分束器31为棱镜或透镜。棱镜和透镜都可以将平行激光束2变成了成一定角度的激光束2,经聚焦镜I后聚焦成两个焦点21。当然在棱镜中三棱镜,激光束2可以变为两个焦点21,而为五棱镜等,激光束2可以变为多焦点21,进一步地加强焊接效果。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4,驱动装置32包括动力机构321、主动轮322以及从动轮323,从动轮323与主动轮322之间采用皮带324连接,从动轮323设于分束器31与基座3之间并与分束器31固定,从动轮323中空,而第二导管从中贯穿,动力机构321竖直设置与主动轮322配合连接且驱使其转动,而经皮带324传动,进而由从动轮323带动分束器31绕旋转轴线A转动。这种传动比较稳定,结构也比较稳定,而且对皮带324的更换方便。再次参见图3,在皮带324的一侧边设有调节装置325,用于调节皮带324的松紧度。在皮带324传动中,皮带324既不能较松,也不能过紧,较松不利于主动轮322与从动轮32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紧则容易磨损皮带324,在皮带324的一侧边设有调节装置325,则就可以实现皮带324的松紧适宜。一般调节装置325为设在皮带324 —侧可调节的导向轮。具体地,动力机构321可以为电机、旋转气缸或者旋转电磁铁,能量输出比较稳定,其扭矩都比较大,响应时间快。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技术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双焦点激光加工头,包括激光发射器、用于输送激光束的导光管以及用于聚焦激光束的聚焦镜,所述聚焦镜内置于所述导光管的出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包括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之间夹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双焦点激光加工头,包括激光发射器、用于输送激光束的导光管以及用于聚焦激光束的聚焦镜,所述聚焦镜内置于所述导光管的出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包括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之间夹设有分束器,且所述分束器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瑞城,李志坚,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