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2792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20:46
一种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成型的薄壁空心燃烧外管(1)以及同轴对称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1)内的多个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之间相切排列,在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相排列的外圆周,每个相切的切线方向上,所述空心燃烧外管(1)轴向沿切线向内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烧棒在切线方向上,空心燃烧外管沿轴向向内通过挤压模具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能增加空心燃烧外管与实心燃料棒、空心输氧管之间的接触面,使空心燃烧外管内壁与对应的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之间能更紧密接触,从而让燃烧棒整体更紧密、可靠,避免在携带或使用过程中松动或脱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棒,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金属弧等离子切割器中的燃烧棒。
技术介绍
金属弧等离子切割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及特勤队抢险救援场合,是现代消防救援、破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也是特勤队抢救工作中的有力“武器”之一。由于金属弧等离了切割器的金属弧等离子燃烧棒燃烧后能获得极高的温度(超过华氏10,000度),使得金属弧等离子切割器的切割速度特快,能让消防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破开窗、门、闸、及防护栏等设施,进行拯救或灭火工作。金属弧等离子燃烧棒的燃烧“力量”使金属弧等离子切割器的切割速度远远超过任何一种液压式破拆工具,而金属弧等离子切割器的操作声音小,最能配合特勤队在执行特别任务时的特殊需要。现有的金属弧等离子燃烧棒,其主要构成包括薄壁空心燃烧外管以及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内的多个同轴输氧管及实心燃料体。空心燃烧外管沿轴向上间隔设置若干个圆周挤压部,通过挤压部上的挤压槽向内凹陷挤压实现与输氧管及实心燃料体的相互固定,避免输氧管及实心燃料体松动或脱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挤压部的结构加工成型复杂,生产效率低,且挤压固定效果不佳,影响燃烧棒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加工方便、且挤压固定牢靠的金属弧等 离子燃烧棒。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整体成型的薄壁空心燃烧外管以及同轴对称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内的多个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之间相切排列,在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相排列的外圆周,每个相切的切线方向上,所述空心燃烧外管轴向沿切线向内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从而使空心燃烧外管内壁与对应的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外壁紧密接触。本技术其结构特点还在于:所述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个数相同,且空心金属管的外直径小于实心燃料棒的直径。所述薄壁空心燃烧外管内有N个相同直径的实心燃料棒、I个外直径大于实心燃料棒直径的大空心输氧管和N个外直径相同且小于实心燃料棒直径的小空心输氧管,大空心输氧管位于薄壁空心燃烧外管的中心,小空心输氧管和实心燃料棒间隔排列在大空心输氧管的周围,实心燃料棒与大空心输氧管相切,小空心输氧管与相邻的两个实心燃料棒相切;所述N为大于3的自然数。所述薄壁空心燃烧外管的直径为6_12mm,管壁厚度为0.3-1.5mm。所述输氧管、实心燃料棒和薄壁空心燃烧外管均为铁合金、锌合金或镍合金材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燃烧棒在每个相邻空心输氧管与实心燃料棒间的切线方向上,空心燃烧外管沿轴向向内通过挤压模具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能增加空心燃烧外管与实心燃料棒、空心输氧管之间的接触面,使空心燃烧外管内壁与对应的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之间能更紧密接触,从而让燃烧棒整体更紧密、可靠,避免在携带或使用过程中松动或脱落。2、本技术燃烧棒采用空心输氧管与实心燃料棒相结合,特别是采用一个大空心输氧管和多个小空心输氧管的设计,其排列方式能使燃烧棒燃烧更均匀,火势更稳定,有利于切割作业顺利完成。附图说明图1-图4为本技术金属弧等离子燃烧棒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空心燃烧外管、2空心输氧管、3实心燃料棒、4挤压部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金属弧等离子燃烧棒,包括整体成型的薄壁空心燃烧外管I以及同轴对称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I内的多个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之间相切,在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相排列的外圆周,每个相切的切线方向上,所述空心燃烧外管I轴向沿切线向内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4,从而使空心燃烧外管I内壁与对应的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外壁紧密接触以下实施例中,薄壁空心燃烧外管的直径为6-12mm,管壁厚度为0.3-1.5mm。输氧管、实心燃料棒和薄壁空心燃烧外管均为铁合金、锌合金或镍合金材质。实施例1如图1所示,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个数相同,各为3个,且空心金属管的外直径小于实心燃料棒的直径。生产加工时,将实心燃料棒3与空心输氧管2间隔排列放入空心燃烧外管I内,然后将金属燃烧棒放入对应的模具中,整体挤压成型。其加工工艺简单,能大大提高金属燃烧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施例2如图2所不,空心输氧管2有4个,实心燃料棒3有2个,空心金属管的外直径小于实心燃料棒的直径。生产加工时,将实心燃料棒3与空心输氧管2按图2所不排列方式放入空心燃烧外管I内,然后将金属燃烧棒放入对应的模具中,整体挤压成型。实施例3如图3所示,空心输氧管2有2个,实心燃料棒3有5个,空心金属管的外直径等于实心燃料棒的直径。生产加工时,将实心燃料棒3与空心输氧管2按图3所不排列方式放入空心燃烧外管I内,然后将金属燃烧棒放入对应的模具中,整体挤压成型。实施例4如图4所示,薄壁空心燃烧外管I内有6个相同直径的实心燃料棒、I个外直径大于实心燃料棒直径的大空心输氧管和6个外直径相同且小于实心燃料棒直径的小空心输氧管,生产加工时,大空心输氧管位于薄壁空心燃烧外管I的中心,小空心输氧管和实心燃料棒间隔排列在大空心输氧管的周围,实心燃料棒与大空心输氧管相切,小空心输氧管与相邻的两个实心燃料棒相切;然后将金属燃烧棒放入对应的模具中,整体挤压成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成型的薄壁空心燃烧外管(1)以及同轴对称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1)内的多个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之间相切排列,在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相排列的外圆周,每个相切的切线方向上,所述空心燃烧外管(I)轴向沿切线向内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4),从而使空心燃烧外管(I)内壁与对应的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外壁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个数相同,且空心金属管的外直径小于实心燃料棒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空心燃烧外管(I)内有N个相同直径的实心燃料棒、I个外直径大于实心燃料棒直径的大空心输氧管和N个外直径相同且小于实心燃料棒直径的小空心输氧管,大空心输氧管位于薄壁空心燃烧外管(I)的中心,小空心输氧管和实心燃料棒间隔排列在大空心输氧管的周围,实心燃料棒与大空心输氧管相切,小空心输氧管与相邻的两个实心燃料棒相切;所述N为大于3的自然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空心燃烧外管的直径为6_12mm,管壁厚度为0.3-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和薄壁空心燃烧外管(I)均为铁合金、锌合金或镍合金材质。专利摘要一种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成型的薄壁空心燃烧外管(1)以及同轴对称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1)内的多个空心输氧管(2)、实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切割用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成型的薄壁空心燃烧外管(1)以及同轴对称均布在空心燃烧外管(1)内的多个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之间相切排列,在空心输氧管、实心燃料棒相排列的外圆周,每个相切的切线方向上,所述空心燃烧外管(1)轴向沿切线向内整体挤压形成凹陷挤压部(4),从而使空心燃烧外管(1)内壁与对应的空心输氧管(2)、实心燃料棒(3)外壁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世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