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的冲击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013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冲击钻的冲击切换装置,它包括有下棘轮、锁定圈、冲击按钮、滑块、上行销,上棘轮与输出主轴紧密配合,下棘轮与上棘轮啮合,下棘轮外侧表面设有凸块,锁定圈活动设置在下棘轮的下方,锁定圈内侧表面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卡槽,冲击按钮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上端设有斜型槽,上行销的上端与锁定圈接触,其下端抵顶在斜型槽中,按下冲击按钮则可实现冲击功能,这种结构的冲击档切换与扭力大小调节相互独立,冲击档切换通过冲击按钮控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冲击档与扭力档之间的切换操作,在马达工作的过程中仍可以进行切换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冲击钻的冲 击切换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传统的冲击钻,通常具有三种工作模式, 这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电动螺丝批、电钻和冲击钻,三种工作模式 对应三个功能档,其通过旋转一个扭力杯来调节输出扭力及各功能 档间的切换。这种冲击钻包括牙箱前壳、扭力杯、输出主轴、套接 在输出主轴上的上棘轮、下棘轮、内齿圈、齿轮组和马达,扭力杯 通过调整螺母与牙箱前壳的上端螺纹连接,下棘轮与上棘轮啮合, 调整螺母下方设有跳档垫片和设置在跳档垫片与调整螺母之间的压 縮弹簧,内齿圈与跳档垫片之间设有钢珠,当旋转扭力杯时,扭力 杯和调整螺母便会压迫其下的压縮弹簧、跳档垫片和钢珠等,从而 调整输出扭力;当切换到冲击档时,上棘轮上行造成两棘轮间存在 轴向冲击间隙,输出主轴通过上棘轮与下棘轮的相互作用而轴向往 复运动,从而实现冲击功能。这种冲击钻通常将冲击档设在扭力杯 最大扭力档的位置,然而,冲击钻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在市场上的 产品均是要切换到最小扭力档,使用冲击钻时,经常要在最小扭力 档和冲击档之间切换,每次切换要旋转的角度较大,并且切换时需要将马达停止运转后才能进行,使用不方便,安全性低,工作效率 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在任何 时候进行各功能档间切换的冲击钻的冲击切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冲击钻的冲击切换装置,它包括有上棘轮和下棘轮,上棘轮与 输出主轴紧密配合,下棘轮与上棘轮啮合,它还包括有锁定圈、伸 出牙箱前壳外的冲击按钮、与牙箱前壳滑动连接的滑块、上行销, 下棘轮外侧表面设有凸块,锁定圈活动设置在下棘轮的下方,锁定 圈内侧表面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卡槽,冲击按钮与滑块固定连接,滑 块上端设有斜型槽,上行销的上端固定与锁定圈接触,其下端抵顶 在斜型槽中。所述冲击切换装置还包括有伸出牙箱前壳外的复位按钮、滑板、 楔形块,复位按钮固定在滑板的一端,滑板滑动连接在滑块上,滑 块上设有可与楔形块卡接的卡接部,滑板与楔形块的楔形面抵顶。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冲击按钮的上端、下端、左侧或右侧。所述滑板的另一端与牙箱前壳之间设有横向弹簧,楔形块的上 端与牙箱前壳之间设有纵向弹簧。所述冲击切换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跳档垫片与内齿圈之间的跳 档销轴,跳档销轴上设有轴肩,冲击按钮上设有与轴肩卡接的凹槽。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有上棘轮和下棘轮,上棘轮与输出主轴紧密配合,下棘轮与上棘轮啮合,它还包括有锁 定圈、伸出牙箱前壳外的冲击按钮、与牙箱前壳滑动连接的滑块、 上行销,下棘轮外侧表面设有凸块,锁定圈活动设置在下棘轮的下 方,锁定圈内侧表面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卡槽,冲击按钮与滑块固定 连接,滑块上端设有斜型槽,上行销的上端固定与锁定圈接触,其 下端抵顶在斜型槽中,按下冲击按钮,冲击按钮与滑块一起随按压 方向移动,斜型槽将上行销和锁定圈往上顶起,锁定圈的卡槽与下 棘轮的凸块卡接,从而将下棘轮的圆周方向锁死,输出主轴通过上 棘轮与下棘轮的相互作用而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冲击功能,这 种结构的冲击档切换与扭力大小调节相互独立,冲击档切换通过冲 击按钮控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冲击档与扭力档之间的切换操作, 在马达工作的过程中仍可以进行切换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3是应用本技术的冲击钻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3,冲击 切换装置包括有下棘轮20、锁定圈21、伸出牙箱前壳10外的冲击 按钮22、与牙箱前壳10滑动连接的滑块23、上行销24,上棘轮12 与输出主轴11紧密配合,下棘轮20与上棘轮12啮合,下棘轮20外侧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凸块201,锁定圈21活动设置在下棘轮20 的下方,锁定圈21内侧表面设有与凸块201对应的卡槽211,锁定 圈21可沿牙箱前壳10上下移动,锁定圈21上移时卡槽211与下棘 轮20的凸块201卡接,而将下棘轮20的圆周方向锁死,锁定圈21 下移时则与下棘轮20分离,下棘轮20恢复自由转动状态。冲击按 钮22与滑块23固定连接,滑块23上端设有斜型槽231,上行销24 的上端与锁定圈21接触,其下端抵顶在斜型槽231中,斜型槽231 可推动上行销24与锁定圈21上下移动。冲击切换装置还包括有由伸出牙箱前壳10外的复位按钮25、滑 板26、楔形块27构成的复位装置,复位按钮25固定在滑板26的一 端,滑板26滑动连接在滑块23上,滑块23上设有可与楔形块27 卡接的卡接部232,滑板26与楔形块27的楔形面271抵顶。滑板 26的另一端与牙箱前壳10之间设有横向弹簧28,楔形块27的上端 与牙箱前壳10之间设有纵向弹簧29。复位按钮25与冲击按钮22 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左右分布、上下分布、或两个按钮合成一个按钮 分布三种。冲击切换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跳档垫片13与内齿圈14之间的 跳档销轴30,跳档销轴30上设有轴肩301,冲击按钮22上设有与 轴肩301卡接的凹槽233。按下冲击按钮22后,冲击按钮22上的凹 槽233卡死跳档销轴30上的轴肩301,使跳档销轴30不会在内齿圈 14的作用下产生轴向动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按下冲击按钮22,冲击按钮22与滑块23 —起随按压方向移动,斜型槽231将上行销24和锁定圈21往 上顶起,锁定圈21的卡槽211与下棘轮20的凸块201卡接,从而 将下棘轮20的圆周方向锁死,输出主轴11通过上棘轮12与下棘轮 20的相互作用而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冲击功能;同时滑块23 上的卡接部232移动到楔形块27下方形成避空,楔形块27向下移 动卡在卡接部232中,从而将冲击钻锁定在冲击档状态;需要从冲 击档切换到扭力档时,按下复位按钮25,滑板26与复位按钮25 — 起移动,滑板26对着楔形块27的楔形面271抵顶而将楔形块27向 上顶起,楔形块27从滑块23上的卡接部232中脱离,滑块23与冲 击按钮22恢复原始状态,锁定圈21下移时则与下棘轮20分离,下 棘轮20恢复自由转动状态,冲击钻切换成扭力档状态,从而实现电 钻或打螺丝功能;这种结构的冲击档切换与扭力大小调节相互独立, 冲击档切换通过冲击按钮22控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冲击档与扭 力档之间的切换操作,在马达工作的过程中仍可以进行切换操作, 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扭力杯15从最小扭力档顺时针转动,只能转至电钻档,输出扭 力逐步上升,通过旋转扭力杯15不能实现冲击档的切换,只能实现 螺丝档与电钻档切换,要切换到冲击档只有按下冲击按钮22才可实 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 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 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冲击钻的冲击切换装置,它包括有上棘轮(12)和下棘轮(20),上棘轮(12)与输出主轴(11)紧密配合,下棘轮(20)与上棘轮(12)啮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锁定圈(21)、伸出牙箱前壳(10)外的冲击按钮(22)、与牙箱前壳(10)滑动连接的滑块(23)、上行销(24),下棘轮(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冲击钻的冲击切换装置,它包括有上棘轮(12)和下棘轮(20),上棘轮(12)与输出主轴(11)紧密配合,下棘轮(20)与上棘轮(12)啮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锁定圈(21)、伸出牙箱前壳(10)外的冲击按钮(22)、与牙箱前壳(10)滑动连接的滑块(23)、上行销(24),下棘轮(20)外侧表面设有凸块(201),锁定圈(21)活动设置在下棘轮(20)的下方,锁定圈(21)内侧表面设有与凸块(201)对应的卡槽(211),冲击按钮(22)与滑块(23)固定连接,滑块(23)上端设有斜型槽(231),上行销(24)的上端固定与锁定圈(21)接触,其下端抵顶在斜型槽(23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溪仁百志伟夏燃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群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