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4454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该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两个以上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分布在设定的污水流动距离内,每个污水处理单元均包括生物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生物塘内设有沉水植物,表流湿地包括基质和湿地植物,潜流湿地包括湿地填料以及设于湿地填料上的湿地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生物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组合,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质,实现了处理对象多元化,另外,该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采用生物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可以实现多个序列的循环布置,相较原有单独设置的湿地系统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节省了占地面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也可称为人造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手段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的系统。一般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I)建造和运行费用低;(2)易于维护;(3)能够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4)能够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5)能够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育。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应当大力推广的生态治污措施。人工湿地可有效应用于原水的深度净化,为目标水体提供优质的补给水源,保障目标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当前所采用的人工湿地工艺根据水体流向可分有表流、潜流和重直流人工湿地,湿地的工艺不同,其应用范围也不同。如果待处理的污水成分复杂,超标污染物种类较多,单独采用某一种工艺的人工湿地系统并不能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如果仅是采用不同湿地工艺的简单组合,则会大幅度增加工程的占地面积,增大工程投资。因此,开发一种能高效处理成分复杂、多种污染物超标的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沿污水的流动方向顺次设置的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分布在设定的污水流动距离内,每个污水处理单元均包括按污水流向顺次设置的生物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生物塘内设有沉水植物,表流湿地包括吸附型基质和设于基质上的湿地植物,潜流湿地包括湿地填料以及设于湿地填料上的湿地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程闫大鹏哈佳彭少明苏妍妹刘猛任金亮陈牧邦戴翠琴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