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453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所述的曝气反应池由鼓风机、自吸水泵、内回流泵、放空阀、导叶式潜水曝气机、溢流管、紫外消毒器、膜组件和液位计组成,所述的内回流泵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所述的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导叶式潜水曝气机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设置在曝气反应池顶部,所述的放空阀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脱氮效果好、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bioreactor),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污水回用工艺中具有十分诱人的潜力,被认为是21世纪水资源化的处理最具前景工艺之一。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脱氮除磷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半反应区和厌氧区的工艺不太完善,还有曝气效率有待提高。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脱氮除磷效果不太理想,和国内众多污水处理厂对曝气这一核心环节开环、粗放控制的状况并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电能浪费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脱氮效果好、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污水处理曝 气反应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曝气反应池由鼓风机、自吸水泵、内回流泵、放空阀、导叶式潜水曝气机、溢流管、紫外消毒器、膜组件和液位计组成,所述的内回流泵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所述的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导叶式潜水曝气机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设置在曝气反应池顶部,所述的放空阀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所述的曝气反应池设有两路出水,一路出水通过内回流泵排出曝气反应区外;另一路出水进入纯水区一、纯水区二。本技术结构简单、脱氮效果好、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鼓风机,2是自吸水泵,3是放空阀,4是溢流管,5是紫外消毒器,6是膜组件,7是液位计,8是曝气反应池,9是纯水区一,10是纯水区二。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所述的曝气反应池8由鼓风机1、自吸水泵2、内回流泵、放空阀3、导叶式潜水曝气机、溢流管4、紫外消毒器5、膜组件6和液位计7组成,所述的内回流泵设置在曝气反应池8底部,所述的鼓风机I通过进气管与导叶式潜水曝气机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4设置在曝气反应池8顶部,所述的放空阀3设置在曝气反应池8底部,所述的曝气反应池8设有两路出水,一路出水通过内回流泵排出曝气反应池8外;另一路出水进入纯水区一 9、纯水区二 10。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反应池由鼓风机、自吸水泵、内回流泵、放空阀、导叶式潜水曝气机、溢流管、紫外消毒器、膜组件和液位计组成,所述的内回流泵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所述的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导叶式潜水曝气机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设置在曝气反应池顶部,所述的放空阀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反应池设有两路出水,一路出水通过内回流泵排出曝气反应区外;另一路出水进入纯水区一、纯水区 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所述的曝气反应池由鼓风机、自吸水泵、内回流泵、放空阀、导叶式潜水曝气机、溢流管、紫外消毒器、膜组件和液位计组成,所述的内回流泵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所述的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导叶式潜水曝气机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设置在曝气反应池顶部,所述的放空阀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本技术结构简单、脱氮效果好、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文档编号C02F9/14GK203128363SQ20132007860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谈家彬, 王凤云, 魏源送, 夏四清, 吴静, 吴军, 余静, 孟溢 申请人:江苏清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谈家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反应池由鼓风机、自吸水泵、内回流泵、放空阀、导叶式潜水曝气机、溢流管、紫外消毒器、膜组件和液位计组成,所述的内回流泵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所述的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导叶式潜水曝气机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设置在曝气反应池顶部,所述的放空阀设置在曝气反应池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家彬王凤云魏源送夏四清吴静吴军余静孟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清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谈家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