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琼专利>正文

储能冲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30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在壳体内通入压缩空气的储能冲击机构,在冲击销(20)需收回飞锤(2)体内时,除原有的冲击销下部环形面受压缩空气压力作用外,增加了一个冲击销下端端面(43)受壳体内压缩空气的作用力,从而解决了储能冲击机构易“卡死”的现象;同时离心配气阀(9)在离心力作用外移后,也用作用在离心配气阀(9)的外端端面(35)的壳体内压缩空气压力来使其复位到里端位置,从而取消了复杂及难安装的弹簧复位机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冲击机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动工具,由其涉及一种风扳机(又名气扳机)。目前用于风扳机的冲击机构有多种,市面上都能见到,除储能冲击机构外其他的各种冲击机构,冲击器(锤)都是旋转半圈或一圈冲击一次,这样它的能量储存很少,所以冲击扭矩不大,但储能冲击机构,它的冲击器(飞锤)是旋转多圈(一般3--4圈)冲击一次,这样对同等转动惯量的冲击器来说储能冲击机构就要比其他各种冲击机构产生的扭矩大得多;因而储能冲击机构是一种先进的冲击机构,它是由吴纯培69年专利技术,二十多年来已得到广大用户的赞同;但它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致使至今未能得到普遍广泛的推广,下面就储能冲击机构的结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描述。它主要由装于下体内的飞锤、扳轴及装于飞锤内的冲击销、离心配气阀组成;冲击销收回飞锤,飞锤可绕扳轴顶端轴旋转、冲击销伸出飞锤,飞锤通过冲击销与扳轴产生冲击:冲击销的伸出与收回是通过离心配气阀来控制的;离心配气阀的动作是通过与飞锤作同步旋转本身产生离心力和弹簧来控制的。冲击销上部空间有气道与离心配气阀孔壁相联,冲击销的下部环形空间有气道直接通压缩空气(也有与离心配气阀孔壁相联,用离心配气阀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冲击机构,主要有下壳体[1]、下壳体[1]与发动机壳体[38]组成的下壳体空腔[39],下壳体空腔[39]内有飞锤[2]、扳轴[31],飞锤[2]内有冲击销[20]、离心配气阀[9]及定时销[41]顶杆[40]扳轴顶端凸轮组成的定时机构;冲击销[20]的上部空间[5]有上气道[3]与离心配气阀孔壁[42]相连,冲击销[20]下部环形空间[6]有下气道[4]与离心配气阀孔壁[42]相连,离心配气阀孔壁[42]上有通压缩空气的气道[16]、[17],离心配气阀孔壁[42]上有排气气道[18]、[19],当离心配气阀[9]处于里端位置时,离心配气阀[9]将冲击销[20]上部空间[5]经上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冲击机构,主要有下壳体〔1〕、下壳体〔1〕与发动机壳体〔38〕组成的下壳体空腔〔39〕,下壳体空腔〔39〕内有飞锤〔2〕、扳轴〔31〕,飞锤〔2〕内有冲击销〔20〕、离心配气阀〔9〕及定时销〔41〕顶杆〔40〕扳轴顶端凸轮组成的定时机构;冲击销〔20〕的上部空间〔5〕有上气道〔3〕与离心配气阀孔壁〔42〕相连,冲击销〔20〕下部环形空间〔6〕有下气道〔4〕与离心配气阀孔壁〔42〕相连,离心配气阀孔壁〔42〕上有通压缩空气的气道〔16〕、〔17〕,离心配气阀孔壁〔42〕上有排气气道〔18〕、〔19〕,当离心配气阀〔9〕处于里端位置时,离心配气阀〔9〕将冲击销〔20〕上部空间〔5〕经上气道〔3〕与排气气道〔19〕配通的同时,也将冲击销〔20〕的下部环形空间〔6〕经下气道〔4〕与通压缩空气的气道〔17〕配通;当离心配气阀〔9〕处于外端位置时,离心配气阀〔9〕将冲击销〔20〕的下部环形空间〔6〕经下气道〔4〕与排气气道〔18〕配通的同时,也将冲击销〔20〕的上部空间〔5〕经上气道〔3〕与通压缩空气的气道〔16〕配通;其特征在于:下壳体空腔〔39〕有与压缩空气相通的气道〔7〕,本储能冲击机构工作时下壳体空腔〔39〕始终容有压缩空气,冲击销〔20〕的下端端面〔43〕始终与压缩空气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离心配气阀孔壁〔42〕上排气气道〔18〕、〔19〕是经飞锤内排气总气道〔10〕、一端插入飞锤一端插入板扳的排气连接套〔32〕的中心孔〔33〕和扳轴中心孔〔8〕与大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离心配气阀孔壁〔42〕上排气气道〔18〕、〔19〕经飞锤内排气总气道〔10〕、发动机转子〔37〕的中心孔〔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琼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