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375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控板包括一基底、多条第一轴向电极设置在基底上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设置在基底上。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电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第一感应电极之间。各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沿一第二方向设置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电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第二感应电极之间。各第一感应电极在垂直基底的一第三方向上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部分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一方向轴上的各感应电极与另外一方向轴上的多个感应电极部分重叠的电容式触控板。
技术介绍
公知的电容式触控板技术中,透明感应电极的材料一般是以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 ITO)形成,而电容式触控板的结构可依据透明感应电极的设置方式分为单面ITO (single-sided ITO, SIT0)与双面 ITO (double-sided ITO, DI TO)这两大类。在单面ITO的结构中,一般是采用菱形的感应垫当作感应电极,再通过宽度比感应电极小的连接电极将同一方向轴上的各感应电极串联起来,其中各感应电极彼此并不重叠,而主要是利用检测各感应电极之间水平方向电容状况的改变来达到定位的效果。因此,在单面ITO的结构下,若想利用两不同方向轴上的感应电极重叠来形成垂直方向上的电容效果,会因为介电层的厚度限制(一般约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间)导致形成的电容过大以及感应电极重叠区域大小也受到工艺变异而产生变化等问题发生。另外一方面,在双面ITO的结构下,因为两不同方向轴上的感应电极中间为具有相当厚度(一般约100微米左右)的基底,所以若使用菱形感应垫的设计会造成水平方向的电容过小而无法单独使用,同时若想利用感应电极重叠来形成垂直方向上的电容,也会有感应电极重叠区域大小稳定性不易控制等问题产生。因此,目前一般双面ITO结构的电容式触控板较多采用互相垂直的长条状(stripepattern)电极设计用以控制垂直重叠区域大小的稳定性。然而长条状电极设计在调整垂直电容大小时会直接影响到各方向轴电极的整体电阻抗,例如要将垂直重叠区域缩小时需将长条状电极的线宽变小而使其方向轴电极的整体电阻抗升高,因此采用长条状电极对整体设计调整上造成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在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板,利用感应电极图案的设计变化,改善由各感应电极重叠所形成的垂直电容大小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板,包括一基底、多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第一轴向电极是设置在基底上,且各第一轴向电极是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设置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电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第一感应电极之间,用以电连接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二轴向电极是设置在基底上,且第二轴向电极是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各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沿第二方向设置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电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用以电连接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一连接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是小于各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各第二连接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是小于各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且各第一感应电极在垂直基底的一第三方向上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部分重叠。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各感应电极的图案设计变化,可使得各感应电极在垂直方向上互相部分重叠的区域大小受到工艺变异影响的程度得以改善。同时,也可在不影响各轴向电极电阻值的状况下,通过改变各感应电极互相重叠区域的大小,对所需的垂直电容进行最佳化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示意图。图3到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剖视示意图。图7到图9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0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1到图1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5为沿图14中的B-B’剖线所绘示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 说明如下:101 电容式触控板102 电容式触控板110 第一轴向电极111 第一感应电极112 第一连接电极120 第二轴向电极121 第二感应电极12IM 主体部电极12IS 延伸部电极122 第二连接电极130 基底131 第一表面132 第二表面160 第三连接电极170 导电覆盖图案180 介电层190 虚设电极191 虚设电极201 电容式触控板202 电容式触控板210 第一轴向电极211 第一感应电极212 第一连接电极220 第二轴向电极221 第二感应电极222 第二连接电极301 电容式触控板302 电容式触控板310 第一轴向电极311 第一感应电极312 第一连接电极320 第二轴向电极321 第二感应电极32IM 主体部电极321S 延伸部电极322 第二连接电极323 第二连接电极Dl 延伸方向D2 延伸方向D3 延伸方向D4 延伸方向SI 边缘S2 边缘S3 边缘S4 边缘SSl 阶梯状边缘SS2阶梯状边缘SS3阶梯状边缘Wlll宽度Wl 12宽度W121宽度W122宽度W211宽度W212宽度W221宽度W222宽度W311宽度W312宽度W321宽度W322宽度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一般技艺者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如图1与图2所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板101包括一基底130、多条第一轴向电极110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120。基底130具有一第一表面131与一第二表面132。第一轴向电极110是设置在基底130的第二表面132上,且各第一轴向电极110是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其中各第一轴向电极110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111沿第一方向X设置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电极11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第一感应电极111之间,用以电连接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Iio的第一感应电极111。第二轴向电极120是设置在基底130的第一表面131上,且第二轴向电极120是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各第二轴向电极120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121沿第二方向Y设置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电极12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第二感应电极121之间,用以电连接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120的第二感应电极121。此外,各第一连接电极112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W112大体上是小于各第一感应电极111的宽度W111,各第二连接电极12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W122大体上是小于各第二感应电极121的宽度W121,且各第一感应电极112在垂直基底130的一第三方向Z上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121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基底130是设置在各第一轴向电极110与各第二轴向电极120之间,因此本实施例的垂直电容可由各第一感应电极112在第三方向Z上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121部分重叠的区域的基底130形成。本实施例的基底130可包括硬质基底例如玻璃基底与陶瓷基底或可挠式基底(flexible substrate)例如塑胶基底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的基底。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感应电极121可包括一主体部电极121M以及多个延伸部电极121S与主体部电极121M电连接。各第一感应电极111在第三方向Z上与多个延伸部电极121S至少部分重叠。各延伸部电极121S分别具有一延伸方向D1、一延伸方向D2、一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多条第一轴向电极,设置在该基底上,且该多个第一轴向电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各该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电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该两第一感应电极之间,用以电连接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的该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设置在该基底上,且该多个第二轴向电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各该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沿该第二方向设置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电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该两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用以电连接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的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各该第一连接电极在该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是小于各该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各该第二连接电极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是小于各该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且各该第一感应电极在垂直该基底的一第三方向上与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部分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璋苏国彰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