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光灯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226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追光灯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组件和支撑臂,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轴孔,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插装在底座的轴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底座的轴孔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追光灯装设在支撑臂上,当升降组件在追光灯重力或外力作用下下滑,缓冲装置有效减小冲击力,减轻对灯体的冲击,避免损坏追光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舞台照明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追光灯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灯光
中,追光灯是电视演播室和舞台常用的照明灯具,其主要使用功能是能够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在表演区内随着演员的移动而移动,故名为追光灯。为了使用及搬运方便,追光灯一般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内部通常会设有用于调节追光灯高度的升降杆,由于现有的支撑装置内部缺少缓冲零件,同时追光灯的灯体较重,故当追光灯安装及搬运、或者调节升降杆的过程中,追光灯的自身重量通常都会给支撑装置带来较大的冲击力,容易损坏支撑装置,而且,也容易震坏追光灯里面的零部件,从而影响追光灯的正常使用及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追光灯支撑>J-U ρ α装直。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追光灯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组件和支撑臂,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轴孔,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插装在底座的轴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底座的轴孔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追光灯装设在支撑臂上,当升降组件在追光灯重力或外力作用下下滑,缓冲装置有效减小冲击力,减轻对灯体的冲击,避免损坏追光灯。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为弹簧或弹性垫片等弹性部件。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外升降杆和内升降杆,所述外升降杆的截面呈圆环状,外升降杆插装在底座的轴孔内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内升降杆的一端插装在外升降杆内,另一端与支撑臂连接;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外升降杆内腔底部,通过调节外升降杆和内升降杆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追光灯的高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一端与外升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升降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第一定位套、第一弹簧、第一把手和第一定位螺杆,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设有两个不同内径的阶梯圆孔,其中内径较大的第一圆孔与外升降杆螺纹连接;内径较小的第二圆孔与内升降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圆孔上设有缺口,缺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翼、第二侧翼;所述第一定位套包括第一圆弧体以及设于第一圆弧体两侧的第三侧翼、第四侧翼;所述的第三侧翼、第四侧翼分别与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相对设置,第三侧翼和第一 侧翼固定连接,第四侧翼与第二侧翼之间设置有弹簧,第一定位螺杆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四侧翼、弹簧后与第二侧翼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升降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套、第二弹簧、第二把手和第二定位螺杆,第二定位套包括第二圆弧体以及设于圆弧体两侧的第五侧翼、第六侧翼,所述支撑臂的通孔下端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圆弧体设于该缺口处,第五侧翼与支撑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弹簧装设在第六侧翼与支撑臂之间,第二定位螺杆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侧翼、弹簧后与支撑臂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上设有通孔,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延伸至支撑臂的通孔内并与支臂的通孔可转动配合。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设有轴承,所述支撑臂的通孔上设置有轴承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该追光灯支撑装置通过增设缓冲装置,可为追光灯的安装及搬运提供缓冲力,进而避免损坏支撑装置及震坏追光灯里面的零部件,保证追光灯的使用寿命。2、外升降杆与内升降杆之间通过定位组件连接,可起到锁紧升降杆的作用,可根据不同的适用场合,调节追光灯的高度,满足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图2所示装置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装置的B-B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装置 的俯视图。图6为图5所示装置的C-C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追光灯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参照图1、图2和图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追光灯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外升降杆2、内升降杆3和支撑臂4。外升降杆2的内部呈中空状,优选为圆环柱状,内升降杆3的一端插装在外升降杆2的中空内部,另一端与支撑臂4连接;追光灯主体14装设在支撑臂4上;内升降杆3与外升降杆2之间通过第一定位组件连接,内升降杆3与支撑臂4连接处设有第二定位组件。如图3所示,内升降杆3的上端与支撑臂4之间为可旋转地连接。具体为:支撑臂4的中心设有通孔,内升降杆3的上端延伸至支撑臂4的通孔内,内升降杆3的外壁与支撑臂4的中心孔可转动地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内升降杆3的上端设有轴承6,支撑臂4的通孔上设置有轴承盖7,轴承盖7限制轴承6滑出通孔。内升降杆3、支撑臂4及轴承6之间的转动配合,可使追光灯主体14相对该追光灯支撑装置旋转,进而调节追光灯主体14的位置,改变追光灯光线投射方向。优选地,所述轴承6为推力轴承。如图3所示,底座I上设有轴孔,外升降杆2伸入底座I的轴孔内,并通过螺丝与底座I的底端固定连接,外升降杆2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5。如图3、4所示,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8、第一定位套9、第一弹簧12、第一把手10和第一定位螺杆101。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套8内设有两个不同内径的阶梯圆孔,其中内径较大的第一圆孔与外升降杆2螺纹连接;内径较小的第二圆孔与内升降杆3间隙配合;第二圆孔上设有缺口,缺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翼81、第二侧翼82 ;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套9包括第一圆弧体93以及设于第一圆弧体93两侧的第三侧翼91、第四侧翼92 ;所述圆弧体93设于所述缺口处,第三侧翼91、第四侧翼92分别与第一侧翼81和第二侧翼82相对设置,第四侧翼92与第二侧翼82之间设置有弹簧12,第四侧翼92、第二侧翼82上均设有螺纹通孔,第四侧翼92的螺纹通孔与第二侧翼82的螺纹通孔处设有弹簧容置槽;第一弹簧12设于弹簧容置槽内,其两端分别抵顶弹簧容置槽的两端面;第三侧翼91和第一侧翼8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铰接;第一定位螺杆101的一端与第一把手1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四侧翼92、弹簧12后与第二侧翼82螺纹连接。使用时,第一定位套9的第三侧翼91是固定的,通过调节第一把手10,结合第一弹簧12的弹力,可调节第一定位套9的第四侧翼92与第二侧翼8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定位套9的圆弧体93 的位置;由于圆弧体93直径小于内升降杆的外径,当第四侧翼92与第二侧翼82压紧时,此时,圆弧体93紧贴内升降杆3外壁,因此,可通过圆弧体93与第一连接套8的第二圆孔将内升降杆3夹紧,起到锁紧定位的作用,以防内升降杆3上下运动或向下掉落;调节第一把手10,当第四侧翼92距离第二侧翼82 —定距离时,此时,圆弧体93脱离内升降杆3外壁,此时,内升降杆没有被夹紧,可上下活动,起到调节追光灯主体14高度的作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套13、第二弹簧(图中未画出)、第二把手11,第二定位套13包括圆弧体以及设于圆弧体两侧的第五侧翼、第六侧翼,所述支撑臂4的中心孔下端设有缺口,所述圆弧体93设于该缺口处,第五侧翼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追光灯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组件和支撑臂,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升降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轴孔,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插装在底座的轴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轴孔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郑兴明郭龙任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