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452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壳体(1)及组设于壳体(1)内的若干端子(2),端子(2)通过其基体(20)上的卡掣片(21)与壳体(1)上的定位孔(11)相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在基体(20)前端两侧壁内缘均设有“八”字状的接触部(22)以与相对应的连接器插座端子配接,在基体(20)后端两侧延伸有起收束线缆作用的夹持部(23)及导电压合片(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端子接触部类“八”字状的喇叭口结构的自由端由朝向端子前端改为朝向端子后端,在保证导电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因插接不当而导致端子翘曲、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简化了端子结构,尤其适用于平板电视等轻、薄类电子产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插头,属于电连接元器件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平板电视类电子产品的超薄连接器插头。
技术介绍
连接器作为两个电子元件间的联通器件,广泛应用于电脑、电视、电话、数码相机等各类电子产品上,以目前普遍常见的液晶显示器(IXD)为例,连接在背光模组灯管与电路板间起供电作用的高压连接器的数量就至少有十数个之多。然而,现有连接器插头多采用普通厚型连接器插头,占用空间较大,限制了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进一步薄型轻巧化,难以满足消费者期望,不符合市场需求。如中国专利CN200920311814.1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后端延伸的尾部、向基部前端延伸的接触部及基部上方的导接部,其通过设置自由端朝向基部弯折的导接部以压持相对应的插脚型端子,从而起到增强连接稳定性的效果。然而,该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其接触部自基部前端向基部后端方向呈倒“八”字状设置,外窄内宽,这样在插接时若操作不当很容易使插座端子嵌入插头壳体与接触部一侧间的空隙,从而造成端子翘曲、变形;其次,平板电视等薄型产品内部空间有限,其连接器端子一般较细微,而导接部必须以一定压力压持在相对应的插座插脚型端子上才能起增加稳定性作用,故有可能带来端子受压变形的不利后果;再次,基部上方设置导接部,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不利于插头的薄型化设计,进而不适用于平板电视等轻、薄类电子广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防止端子变形、适用于平板电视等轻薄类电子产品的连接器插头,以解决现有普通连接器插头厚度较厚、端子容易变形、不适用于平板电视类电子产品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接器插头,至少包括壳体及若干端子,其中:壳体,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在内部设有容置端子的容置槽;端子,其组设于壳体容置槽内并具有一片状基体,基体前端分别延伸有两侧壁,两侧壁内缘均设有接触部,两接触部固定端固连于两侧壁上,并且自端子前端向端子后端方向曲折延伸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间隙窄于固定端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端子上相应地设有卡掣片,该端子通过卡掣片与定位孔的配合从而卡接于该壳体容置槽内。卡掣片固定在定位孔中,连接较为稳固,且有利于连接器插头整体的薄型化设计。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基体后端两侧延伸有夹持部及导电压合片。夹持部与导电压合片共同包围形成一收容空间以束紧连接连接器插头端子的线缆。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基体前端两侧壁上设有缓冲槽。当发生插接不当或用力过大的情况时,端子产生的弹性变形由缓冲槽承担,使卡掣片不至于因变形过大而发生折断,保护端子结构免受损坏。本技术合理改进了传统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将端子接触部类“八”字状的喇叭口结构的自由端由朝向端子前端改为朝向端子后端,外宽内窄,插接时导向性良好,在保证导电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因插接不当而导致端子翘曲、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简化了端子结构,有利于连接器插头整体的薄型化设计,尤其适用于平板电视等轻、薄类电子广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插头壳体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插头壳体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器插头端子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器插头端子侧视示意图;附图中:1.壳体11.定位 孔12.容置槽2.端子20.基体21.卡掣片22.接触部221.固定端222.自由端23.夹持部24.导电压合片25.缓冲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本技术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壳体I及组设于壳体I内的若干端子2。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壳体I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内部设有容置端子2的容置槽12,壳体I上还设有定位孔11,端子2通过其片状基体20上冲设的卡掣片21配合卡接于定位孔11上,从而固装在壳体I容置槽12中。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该基体20前端分别延伸有两侧壁,两侧壁内缘均设有接触部22,接触部22固定端221自端子2前端向端子2后端方向曲折延伸形成自由端222,自由端222间隙窄于固定端221间隙,从而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方便与相对应的连接器插座端子配接,在基体20后端两侧则延伸有片状的夹持部23及导电压合片24,夹持部23和导电压合片24共同形成一包容空间以收束连接器插头端子的线缆,端子基体20前端两侧壁上还设有起保护作用的缓冲槽25。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壳体及若干端子,其中: 壳体,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在内部设有容置端子的容置槽; 端子,其组设于壳体容置槽内并具有一片状基体,基体前端分别延伸有两侧壁,两侧壁内缘均设有接触部,两接触部固定端固连于两侧壁上,并且自端子前端向端子后端方向曲折延伸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间隙窄于固定端间隙。2.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端子上相应地设有卡掣片,该端子通过卡掣片与定位孔的配合从而卡接于该壳体容置槽内。3.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基体后端两侧延伸有夹持部及导电压合片。4.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基体前端两侧壁上设 有缓冲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壳体(1)及组设于壳体(1)内的若干端子(2),端子(2)通过其基体(20)上的卡掣片(21)与壳体(1)上的定位孔(11)相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在基体(20)前端两侧壁内缘均设有“八”字状的接触部(22)以与相对应的连接器插座端子配接,在基体(20)后端两侧延伸有起收束线缆作用的夹持部(23)及导电压合片(24)。本技术通过将端子接触部类“八”字状的喇叭口结构的自由端由朝向端子前端改为朝向端子后端,在保证导电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因插接不当而导致端子翘曲、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简化了端子结构,尤其适用于平板电视等轻、薄类电子产品。文档编号H01R13/213GK203119146SQ201320103078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宁 申请人:厦门骏丰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壳体及若干端子,其中:壳体,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在内部设有容置端子的容置槽;端子,其组设于壳体容置槽内并具有一片状基体,基体前端分别延伸有两侧壁,两侧壁内缘均设有接触部,两接触部固定端固连于两侧壁上,并且自端子前端向端子后端方向曲折延伸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间隙窄于固定端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骏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