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284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金属尾座,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和金属压接套,所述金属压接套压接在所述金属尾座的外周面上。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其上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尾座和/或金属压接套电接触;并且当所述连接器插入对应的一个配对连接器时,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对连接器上的金属部件电接触,从而通过配对连接器上的金属部件接地,将聚集在连接器的壳体中的电荷通过配对连接器释放到接地装置中,从而有效避免触电等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属于光通信连接器领域。
技术介绍
图1显示一种传统的LC型光纤连接器1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LC型光纤连接器10’主要包括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101’,每个壳体101’的后端安装有一个尾座102’,每个尾座102’上压接有一个金属压接套103’,用于将光缆(未图示)的加强元件,例如,凯夫拉纤维,压接在尾座102’和金属压接套103’之间,从而为光纤提供应力缓冲。另外,在金属压接套103’上还套有一个尾套104’,所述尾套104’固定在壳体101’上,为光纤进一步提供应力缓冲。但是,图1所示的这种现有的LC型光纤连接器10’与对应的一个配对连接器(未图示)之间并无接地结构,而且LC型光纤连接器10’在高电压环境/设备下,该LC型光纤连接器10’与的配对连接器配接时,LC型光纤连接器10’容易积聚及吸附周围的电荷,却无法通过配对连接器释放电荷,从而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触电等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金属尾座,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和金属压接套,所述金属压接套压接在所述金属尾座的外周面上。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其上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尾座和/或金属压接套电接触;并且当所述连接器插入对应的一个配对连接器时,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对连接器上的金属部件 电接触,从而通过配对连接器上的金属部件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为LC型光纤连接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LC型光纤连接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金属弹片位于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的所述一端分叉成第一尾端和第二尾端,所述第一尾端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金属尾座和/或第一金属压接套电接触,所述第二尾端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金属尾座和/或第二金属压接套电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的所述另一端为浮动的弹性顶端,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空间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的所述一端被焊接在所述金属尾座或所述金属压接套上,从而实现与所述金属尾座或所述金属压接套的电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的所述一端通过金属压接套被压接在所述金属尾座和所述金属压接套之间,从而实现与所述金属尾座和所述金属压接套的电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套在所述金属压接套上,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尾套被固定在所述金属尾座或所述金属压接套上,从而实现与所述金属尾座或所述金属压接套的电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尾座和/或金属压接套多点接触或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连接器上设置有一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连接器的金属尾座和/或金属压接套电接触,并且当所述连接器插入对应的配对连接器时,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对连接器上的金属部件电接触,从而通过配对连接器上的金属部件接地,将聚集在连接器的壳体中的电荷通过配对连接器释放到接地装置中,从而有效避免触电等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一种传统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图2中·的金属弹片的放大示意图;和图4显示将图2所示的连接器插入到对应的配对连接器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的连接器10为LC型光纤连接器,但是本实用型新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连接器10可以为其它类型的连接器,例如,SC型或FC型光纤连接器。如图2所示,LC型光纤连接器10主要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1011和第二壳体1012 ;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011和第二壳体1012的后端的第一金属尾座1021和第二金属尾座1022 ;分别压接在第一金属尾座1021和第二金属尾座1022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金属压接套1031和第二金属压接套1032 ;和一个金属弹片20。如图2所不,金属弹片20位于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1011和第二壳体1012之间,这样能够有效利用原有的连接器10的空闲空间,而不会增加原有的连接器的尺寸。图4显示将图2所示的连接器10插入到对应的一个配对连接器30中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隐藏了第二壳体1012及其上的其它部件。如图2和图4所示,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与金属尾座102和/或金属压接套103电接触,并且,当连接器10插入对应的配对连接器30时,金属弹片20的另一端201与配对连接器30上的金属部件电接触,从而通过配对连接器30上的金属部件接地。图3显示图2中的金属弹片20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分叉成第一尾端2021和第二尾端2022,第一尾端2021与第一壳体1011上的第一金属尾座1021和/或第一金属压接套1031电接触,第二尾端2022与第二壳体1012上的第二金属尾座1022和/或第二金属压接套1032电接触。如图2至图4所示,金属弹片20的另一端201为浮动的弹性顶端,并且容纳在第一壳体1011和第二壳体1012之间的间隙空间g中。如图4所示,当连接器10插入对应的配对连接器30中时,金属弹片20的弹性顶端201抵靠在配对连接器30的前部的金属部件上,从而通过配对连接器30的金属部件与接地装置导通,实现接地。如图2所示,连接器10还包括尾套104,尾套104套在金属压接套103上,并与壳体101固定连接。具体地,LC型连接器10包括第一尾套1041和第二尾套104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可以被焊接在金属尾座102或金属压接套103上,从而实现与金属尾座102或金属压接套103的电接触。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可以通过金属压接套103被压接在金属尾座102和金属压接套103之间,从而实现与金属尾座102和金属压接套103的电接触。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可以通过尾套104被固定在金属尾座102或金属压接套103上,从而实现与金属尾座102或金属压接套103的电接触。在本技术中,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可以与金属尾座102和/或金属压接套103以多点接触或面接触的方式实现电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连接器仅通过在现有的标准连接器上增设一个金属弹片,来实现接地导通,因此,结构非常简单。图2-图4所示的本技术基于现有的LC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101);金属尾座(102),位于所述壳体(101)的后端;和金属压接套(103),所述金属压接套(103)压接在所述金属尾座(102)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其上的金属弹片(20),所述金属弹片(20)的一端(202)与所述金属尾座(102)和/或金属压接套(103)电接触;并且当所述连接器插入对应的一个配对连接器(30)时,所述金属弹片(20)的另一端(201)与所述配对连接器(30)上的金属部件电接触,从而通过配对连接器(30)上的金属部件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