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云鹏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252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所述的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装有标准的电解培养液,其顶端顶部设有CO2浓度检测探针,其顶部一侧设有样本注入口,另一侧设有微型除CO2剂包;CO2电极片和S电极片设于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微生物传感器解决了对抗生素残留检测操作复杂,且需要花费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容易制备且测试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时间短、可定量检测抗生素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抗生素残留的直接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仅靠常规的化学检测已不能满足快速判定的需要。一些简便、敏感、准确、省力、省成本的快速检测方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食品安全性检测中。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正成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新热点。生物传感器是一种集现代生物技术与电子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也是当今工程
一个非常活跃的话题,形成21世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抗生素(antibiotics)又称抗菌素。是由一些微生物合成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体的化学物质。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少量低浓度使用时能对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抑制或杀灭作用,现已发现400多种抗生素。常用抗生素类药物根据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0-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都含有¢-内酰胺结构;2)氯霉素及其衍生物类;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等;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属于此类;5)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乙酰螺旋酶素等属于这一类;6)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等。由于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等引起的多种感染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兽药、农业等方面,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抗生素检测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较多的报道。目前,研究测定抗生素的方法有微生物法、色谱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共振瑞利散射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其中电化学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仪器价廉,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较高的分析精度、较好的重复性等特点,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研究还可以获得与药物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抗生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以及新抗生素类药物的研制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电化学方法还可以排除生物样品分析中常遇到的混浊、黄疸、溶血等干扰,因此电化学分析法最近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直接电化学分析和间接电化学分析法,又具体分为抗生素的极谱分析、修饰电极、电位滴定分析法等方面。目前,生物传感器用于抗生素残留检测已有重大突破: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果大量使用或滥用,那么其代谢产物可能过量的蓄积,贮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中,人们通过食取或接触可能会引起体内的病变。有报道关于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传感器(SPR - basedbiosensorimmunoassays, SPR - B IAs)在磺胺甲卩密唳(sulfa2methazine)链霉素检测上使用,Ashwin等利用SPR传感器 检测动物产品中的氯霉素,所使用的传感器(Biacore AB)芯片中固定的抗体与氯霉素代谢物氯霉素-葡萄糖苷酸有很好的免疫交叉反应,所以达到同时检测的目的,检测的范围也扩大到蜜蜂、动物内脏和水产中。本技术是通过电化学的方法,直接、快速的检测了一些农产品的残留四环素和对苯二酚含量的生物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从而填补目前市场中对于电化学检测抗生素残留仪器设备的空白。本技术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其主要构造有:C02浓度检测探针、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样本注入口、微型除C02剂包、电解培养液、C02电极片、S电极片、基片、凹槽、接线端子、电极连接、C02工作电极、C02对电极、窗口、上盖、S工作电极、S对电极,所述的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装有标准的电解培养液,其顶端顶部设有C02浓度检测探针,其顶部一侧设有样本注入口,另一侧设有微型除C02剂包;C02电极片和S电极片设于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底部;C02电极片是由基片、凹槽、接线端子、电极连接、C02工作电极、C02对电极、窗口、上盖所组成,其中基片上开有凹槽,接线端子设有两片,一片通过电极连接与C02工作电极相连通,另一片通过电极连接与C02对电极相连通,上盖上设有窗口。S电极片是由基片、凹槽、接线端子、电极连接、S工作电极、S对电极、窗口、上盖所组成,其中基片上开有凹槽,接线端子设有三片,两片通过电极连接与S工作电极相连通,另一片通过电极连接与S对电极相连通,上盖上设有窗口。本技术微生物传感器与普通利用等离子谐振免疫传感器对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对抗生素残留检测操作复杂,且需要花费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容易制备且测试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时间短、可定量检测抗生素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抗生素残留的直接检测。本技术在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C02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S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C02浓度检测探针,2-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3-样本注入口,4-微型除C02剂包,5-电解培养液,6-C02电极片,7-S电极片,8-基片,9-凹槽,10-接线端子,11-电极连接,12-C02工作电极,13-C02对电极,14-窗口,15-上盖,16-S工作电极,17-S对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其主要构造有:C02浓度检测探针1、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2、样本注入口 3、微型除C02剂包4、电解培养液5X02电极片6、S电极片7、基片8、凹槽9、接线端子10、电极连接11、C02工作电极12、C02对电极13、窗口 14、上盖15、S工作电极16、S对电极17,所述的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2装有标准的电解培养液5,其顶端顶部设有C02浓度检测探针I,其顶部一侧设有样本注入口3,另一侧设有微型除C02剂包4 ;C02电极片6和S电极片7设于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2底部;C02电极片6是由基片8、凹槽9、接线端子10、电极连接11、C02工作电极12、C02对电极13、窗口 14、上盖15所组成,其中基片8开有凹槽9,接线端子10设有两片,一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C02工作电极12相连通,另一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C02对电极13相连通,上盖15上设有窗口 14。S电极片7是由基片8、凹槽9、接线端子10、电极连接11、S工作电极16、S对电极17、窗口 14、上盖15所组成,其中基片8上开有凹槽9,接线端子10设有三片,两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S工作电极16相连通,另一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S对电极17相连通,上盖15上设有窗口 14。选用对其敏感的大肠杆菌密封培养,因为每个微生物产生C02的速度相同,加入到培养基中的药物抑制生长,从而引起C02产量的改变,使用C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和对苯二酚残留量的生物传感器,其主要构造有:CO2浓度检测探针(1)、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2)、样本注入口(3)、微型除CO2剂包(4)、电解培养液(5)、CO2电极片(6)、S电极片(7)、基片(8)、凹槽(9)、接线端子(10)、电极连接(11)、CO2工作电极(12)、CO2对电极(13)、窗口(14)、上盖(15)、S工作电极(16)、S对电极(17),其特征在于: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2)装有标准的电解培养液(5),其顶端顶部设有CO2浓度检测探针(1),其顶部一侧设有样本注入口(3),另一侧设有微型除CO2剂包(4);CO2电极片(6)和S电极片(7)设于葫芦状传感器骨架片(2)底部;CO2电极片(6)是由基片(8)、凹槽(9)、接线端子(10)、电极连接(11)、CO2工作电极(12)、CO2对电极(13)、窗口(14)、上盖(15)所组成,其中基片(8)上开有凹槽(9),接线端子(10)设有两片,一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CO2工作电极(12)相连通,另一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CO2对电极(13)相连通,上盖(15)上设有窗口(14);S电极片(7)是由基片(8)、凹槽(9)、接线端子(10)、电极连接(11)、S工作电极(16)、S对电极(17)、窗口(14)、上盖(15)所组成,其中基片(8)上开有凹槽(9),接线端子(10)设有三片,两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S工作电极(16)相连通,另一片通过电极连接(11)与S对电极(17)相连通,上盖(15)上设有窗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鹏燕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徐云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