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祖勇专利>正文

三体舰潜艇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687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21
三体舰潜艇飞机,集飞机、舰船和潜艇为一体,设扁棱形机头,扁棱形机头与驾驶舱盖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与扁棱形机头连接,右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左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与机体活结连接,进气涵洞与机体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回路涵洞、空气隔离带和杂物排泄口与机体进气涵洞连接,机体上部的进气涵洞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左发动机涵洞壳、右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半圆滑坡,右舰艇驱动器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之上,本技术可以提升飞机作用空间和机动转场效能,从而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和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机、舰船和潜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三体舰潜艇飞机
技术介绍
公知的现代喷气式飞机核心构件涡喷发动机,在其运转时温度可达数百度,如果在飞行后突然接触冰面、雪面、水面或潜入水中等,会导致涡喷发动机的温度急剧下降,容易诱发爆炸,涡喷发动机如果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推力比下降和停车,也将极大的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起飞和安全飞行。因此,喷气式飞机对起飞和着陆平台、起飞和着陆自然条件、起飞和着陆客观空间等要求极其严格,很难形成飞机、水面舰船和潜艇之间的三栖转换;很难完成冰面、水面、雪面和沙漠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起飞和着陆;不可能完成火车、卡车、两栖登陆舰、游轮、客滚船、渔船组链和简易舰船等平台的机动,不可能完成潜艇式机动。所以,飞机未来的作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对此缺陷一直没有先进的技术方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飞机存在的缺陷,扩大飞机未来作用空间,申请人经过多年研究,专利技术设计出三体舰潜艇飞机,集飞机、舰船和潜艇为一体,除拥有现代喷气式飞机的主要功能夕卜,根据未来作用需求可以灵活三栖转换,可以完成陆地、航母、冰面、水面、雪面和沙漠等多种平台的起飞和着陆,可以完成空中、水面和水下航行,可以完成火车、卡车、两栖登陆舰、游轮、客滚船、渔船组链、深水拖箱和简易舰船等平台的机动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设扁棱形机头,扁棱形机头与驾驶舱盖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与扁棱形机头连接,右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左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与机体活结连接,进气涵洞与机体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回路涵洞、空气 隔离带和杂物排泄口与机体进气涵洞连接,机体上部的进气涵洞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左发动机涵洞壳、右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半圆滑坡,右舰艇驱动器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之上,左舰艇驱动器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左半圆滑坡之上,左大臂翅与左舰艇驱动器连接,右大臂翅与右舰艇驱动器连接,左小翅、左大翅和左后翅通过左翅膀活动关节与左大臂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上舵翅与机体后端上中部连接,机体下部从右向左依次连接右侧舱、右底平舱、左底平舱和左侧舱,右发动机喷口与右发动机涵洞壳尾端连接,左发动机喷口与左发动机涵洞壳尾端连接,设机头左气膜盖与扁棱形机头左侧下边连接,左底平舱盖与左底平舱连接,左底平舱气膜囊与左底平舱盖连接,左底平舱气膜盖分别与左底平舱气膜囊和左底平舱盖连接,设多功能舱与机体中前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与左发动机涵洞壳连接,左发动机推拉轨道与左发动机涵洞连接,左发动机与左发动机涵洞轨道连接,左降温隔热铁骨伞分别与左发动机和左发动机涵洞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与左发动机涵洞尾端连接,左蘑菇前伞骨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和左蘑菇液囊口袋连接,左蘑燕后伞骨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和左蘑燕液囊口袋连接,左蘑燕液囊口袋分别与左蘑菇前伞骨、左蘑菇后伞骨和左发动机涵洞连接。右后折叠板与机体右侧连接,右前折叠板与右后折叠板连接,左后折叠板与机体左侧连接,左前折叠板与左后折叠板连接,右舰艇驱动器与右前折叠板连接,左舰艇驱动器与左前折叠板连接,左大臂翅与左舰艇驱动器连接,右大臂翅与右舰艇驱动器连接,机头左气膜盖与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机头左气膜囊分别与机头左气膜盖和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机头右气膜盖与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机头右气膜囊分别与机头右气膜盖和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右侧舱盖与右侧舱连接,右底平舱盖与右底平舱连接,左侧舱盖与左侧舱连接,右侧舱气膜盖与右侧舱盖连接,右侧舱气膜囊分别与右侧舱盖和右侧舱气膜盖连接,右底平舱气膜盖与右底平舱盖连接,右底平舱气膜囊分别与右底平舱气膜盖和右底平舱盖连接,左侧舱气膜盖与左侧舱盖连接,左侧舱气膜囊分别与左侧舱气膜盖和左侧舱盖连接,设左前螺旋桨与左舰艇驱动器前端连接,右前螺旋桨与右舰艇驱动器前端连接,下舵翅与机体后端中下部连接,左后螺旋桨与左舰艇驱动器后端连接,右后螺旋桨与右舰艇驱动器后端连接,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与右发动机涵洞壳尾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与左发动机涵洞尾端连接,撮箕型活动滑水板与机体尾端相连,设前轴与左前螺旋桨和前电动机连接,后轴与左后螺旋桨和后电动机连接,前伸缩气囊密封环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前端内壁连接,后伸缩气囊密封环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后端内壁连接,滑钉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两端内壁连接,固定桩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中部内壁连接,前滑筒与滑钉于左舰艇驱动器前部连接,前电动机与前滑筒连接,后滑筒与滑钉于左舰艇驱动器后部连接,中滑筒被固定桩固定后分别与前滑筒和后滑筒连接,前顶杆连接前电动机,后顶杆连接后电动机,液压泵分别连接前顶杆和后顶杆,前密封环进出气孔与前伸缩气囊密封环连接,后密封环进出气 孔与后伸缩气囊密封环连接,外筒进气孔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连接,内筒进气孔与中滑筒连接,液体进出孔与液压泵连接。右小翅、右大翅和右后翅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与右大臂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前多用途起落架舱与扁棱形机头尾端中部连接,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与机体下部后端左侧连接,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与机体下部后端右侧连接,下舵翅舱与机体后端中部连接。三体舰潜艇飞机运行及三栖转换程序:三体舰潜艇飞机进入空中飞行,为驾驶员进入扁棱形机头驾驶舱内,关闭驾驶舱盖,从扁棱形机头的上扬、中直、下俯、左偏和右偏的五种态势中选择中直,将扁棱形机头调整在与机体的O度角位置,做到机头三角凹槽沟与机体中缝形成一条直线,收缩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通过左右发动机涵洞轨道向后推动左右发动机,与此同时收拢左右降温隔热铁骨伞,右发动机喷口和左发动机喷口推出机体外后,启动并预热左右发动机,收紧右前折叠板、右后折叠板、左前折叠板、左后折叠板,将右舰艇驱动器吸附在右半圆滑坡上,将左舰艇驱动器吸附在左半圆滑坡上,展开右机头翅和左机头翅,展开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和左翅膀活动关节,依次展开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调整进气涵洞的曲面和回路涵洞,使进气涵洞的曲面同左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发动机涵洞壳形成气动坡面,推出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收缩机头左气膜囊和机头右气膜囊,关闭机头左气膜盖和机头右气膜盖,收缩右侧舱气膜囊,右侧舱气膜盖与右侧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右侧舱,收缩右底平舱气膜囊,右底平舱气膜盖与右底平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右底平舱,收缩左底平舱气膜囊,左底平舱气膜盖与左底平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左底平舱,收缩左侧舱气膜囊,左侧舱气膜盖与左侧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左侧舱,调整上舵翅到适当方位,加大左右发动机油门,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沿机场跑道快速滑跑至起飞速度后,上扬扁棱形机头,调整右机头翅、左机头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开启左右发动机加力器,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快速升空,在升空过程中,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依序收起陆地轮式起落架,当三体舰潜艇飞机到达一定高度后,将扁棱形机头恢复到中直O度位置,同时,再次调整右机头翅、左机头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进入常规飞行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从飞行状态转入水面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体舰潜艇飞机,其特征是:设扁棱形机头(2),扁棱形机头(2)与驾驶舱盖(1)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3)与扁棱形机头(2)连接,右机头翅(4)与扁棱形机头(2)右侧连接,左机头翅(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2)与机体(24)活结连接,进气涵洞(6)与机体(24)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7)与进气涵洞(6)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8)与进气涵洞(6)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92)、回路涵洞(93)、空气隔离带(94)和杂物排泄口(95)与机体进气涵洞(6)连接,机体(24)上部的进气涵洞(6)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10)、左发动机涵洞壳(14)、右发动机涵洞壳(16)和右半圆滑坡(23),右舰艇驱动器(9)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23)之上,左舰艇驱动器(22)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左半圆滑坡(10)之上,左大臂翅(21)与左舰艇驱动器(22)连接,右大臂翅(13)与右舰艇驱动器(9)连接,左小翅(12)、左大翅(18)和左后翅(20)通过左翅膀活动关节(30)与左大臂翅(21)从前向后依次连接,上舵翅(19)与机体(24)后端上中部连接,机体(24)下部从右向左依次连接右侧舱(31)、右底平舱(32)、左底平舱(33)和左侧舱(34),右发动机喷口(54)与右发动机涵洞壳(16)尾端连接,左发动机喷口(55)与左发动机涵洞壳(14)尾端连接,设机头左气膜盖(3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下边连接,左底平舱盖(49)与左底平舱(33)连接,左底平舱气膜囊(44)与左底平舱盖(49)连接,左底平舱气膜盖(43)分别与左底平舱气膜囊(44)和左底平舱盖(49)连接,设多功能舱(61)与机体(24)中前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62)与左发动机涵洞壳(14)连接,左发动机推拉轨道(63)与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左发动机(64)与左发动机涵洞轨道(63)连接,左降温隔热铁骨伞(65)分别与左发动机(64)和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9)与左发动机涵洞(62)尾端连接,左蘑菇前伞骨(66)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62)和左蘑菇液囊口袋(68)连接,左蘑菇后伞骨(67)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62)和左蘑菇液囊口袋(68)连接,左蘑菇液囊口袋(68)分别与左蘑菇前伞骨(66)、左蘑菇后伞骨(67)和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祖勇
申请(专利权)人:许祖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