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馨贤专利>正文

磁性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61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性套结构,包括:一空心滑套部,其具有一中空通道部、一外表面、至少一工作端面及一滑套限位部;该中空通道部是供一工具杆穿入;该外表面设有止滑部而用以让使用者的手指容易抓握;该工作端面上设有一环状的磁性组件容纳部;该滑套限位部用以置于插入后的工具杆的工具杆限位部中;至少一环状磁性组件,其是固定于该磁性组件容纳部中,并与该工作端面大体上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可提高旋锁螺丝的效率,适用于单头或双头型的工具杆,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性套,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旋锁螺丝的效率,适用于单头或双头型的工具杆,适用范围广的磁性套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起子80(如图1所示)具有一工作部81及一握持部82;该工作部81是用以将一定位组件91(例如螺丝)锁定于预定位置;该握持部82则用以提供握持操作。现有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无磁性装置无法快速吸取定位组件。传统起子的工作部并未设置磁性组件,需以手部辅助拿取定位组件进行锁固动作,若遇到锁固位置较狭窄(不利拿取定位组件并伸入),或是施工者手部潮湿(例如流手汗)等因素,都会影响拿取定位组件进行锁固的进度,虽然部分较高价的螺丝起子的工作部有预先进行磁化处理,但并无法永远保持磁性,且常发生磁性作用不佳或吸力不足,而无法稳定吸附定位组件的问题。2、外接磁性组件易于脱落。传统起子固然具有预定长度的工作部,但工作部为等径设计,即使要另外套设磁性组件(图中未示),也因为工作部上并没有限制部可以固定磁性组件的原因,而产生磁性组件易于滑落掉出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新产品,以解决上述缺点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磁性套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空心滑套部,其具有一中空通道部、一外表面、至少一工作端面及一滑套限位部;该中空通道部是供一工具杆穿入;该外表面设有止滑部而用以让使用者的手指容易抓握;该工作端面上设有一环状的磁性组件容纳部;该滑套限位部用以置于插入后的工具杆的工具杆限位部中; 至少一环状磁性组件,其是固定于该磁性组件容纳部中,并与该工作端面大体上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心滑套部,其具有一中空通道部、一外表面、至少一工作端面及一滑套限位部;该中空通道部是供一工具杆穿入;该外表面设有止滑部而用以让使用者的手指容易抓握;该工作端面上设有一环状的磁性组件容纳部;该滑套限位部用以置于插入后的工具杆的工具杆限位部中;至少一环状磁性组件,其是固定于该磁性组件容纳部中,并与该工作端面大体上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滑套部又包括数个裂缝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滑套部由可分离的一第一滑套部与一第二滑套部所组成;该第一滑套部设有一卡掣凸部;该第二滑套部设有一相对应该卡掣凸部的L滑槽,其用以将该第一滑套部与该第二滑套部锁固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滑套部由可分离的一第一滑套部与一第二滑套部所组成;该第一滑套部设有一卡掣凸部;该第二滑套部设有一相对应该卡掣凸部的L滑槽,其用以将该第一滑套部与该第二滑套部锁固成一体;该工作端面位于该第一滑套部与该第二滑套部其中之一上;该环状磁性组件是固定于该工作端面的磁性组件容纳部,并与该工作端面大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馨贤张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黄馨贤张文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