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兵专利>正文

折叠式立体台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593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立体台历,包括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底板,前、后底板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下端通过折缝相连接,还包括一前折叠板和一后折叠板,前折叠板的下端和前底板通过折缝相连接,后折叠板的下端和后底板通过折缝相连接,前、后折叠板的上端也通过折缝相连接,并且前、后折叠板上端的折缝连接处设有可供支撑板上端穿过的开口;所述前底板上固定有台历本,所述后底板上固定有记事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台历可以折叠,在收缩合拢时为很薄的扁平状,在打开折叠后因为支撑板和前、后折叠板的连接关系变为立体台历,放置平稳且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台历,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立体台历。
技术介绍
台历因为实用性好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专利号为“201220112137.2”、名称为“折叠式台历”的中国技术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台历架,其组成包括:底板、台历本,台历本位于底板上,底板顺次连接有一折页板、二折页板、三折页板,一折页板、二折页板、三折页板可顺次折叠而形成三角架。所述的三折页板外端连接支撑页板,支撑页板支撑一折页板,并且支撑页板与一折页板分别对应设有磁铁,使用时,两块磁铁相互吸引固定,形成支撑架。上述台历可以折叠,但是它的折叠、支撑结构比较复杂,使用上不方便,而且还使用了磁铁,对于台历来说应用磁铁是不必要的,因此基于现有折叠式台历的不足,需要一种使用方便,实用性更高的台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放置平稳的折叠式立体台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立体台历,包括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底板,前、后底板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下端通过折缝相连接,还包括一前折叠板和一后折叠板,前折叠板的下端和前底板通过折缝相连接,后折叠板的下端和后底板通过折缝相连接,前、后折叠板的上端也通过折缝相连接,并且前、后折叠板上端的折缝连接处设有可供支撑板上端穿过的开口 ;所述前底板上固定有台历本,所述后底板上固定有记事本。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突起。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突起设置在支撑板的中间偏下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前折叠板、后折叠板、前底板和后底板由同一块硬质纸板折叠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由所述硬质纸板的两端粘接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前折叠板上设有供台历本穿过的前切口 ;所述后折叠板上设有供记事本穿过的后切口。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折叠式立体台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台历可以折叠,在收缩合拢时为很薄的扁平状,在打开折叠后因为支撑板和前、后折叠板的连接关系变为立体台历,放置平稳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合拢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翻开二分之一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翻开四分之三时的示意图图。图4为本技术完全折置打开后不意图。图5为本技术展开平铺示意图。图中:I支撑板21前折叠板22后折叠板23 开口24前底板25后底板3台历本4记事本11定位突起26 前切口27 后切口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立体台历,它的原始状态是收起合拢状,如图1所示,包括一支撑板1,支撑板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底板24和后底板25,前底板24和后底板25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I的下端通过折缝相连接,还包括一前折叠板21和一后折叠板22,前折叠板21的下端和前底板24通过折缝相连接,后折叠板22的下端和后底板25通过折缝相连接,前、后折叠板21、22的上端也通过折缝相连接,并且前、后折叠板21、22上端的折缝连接处设有可供支撑板I上端穿过的开口 23,在折叠展开或合拢时支撑板I在开口 23中伸缩;所述前底板24上固定有台历本3,所述后底板25上固定有记事本4,所述的台历本3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每页有一个月份、每页有两个月份等,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每页有一个月份,并且每页均打有破断线,方便撕掉过去的月份;所述记事本4也设有多页。因为前底板24和后底板25都是为台历本3或记事本4提供放置位置,所以台历本3和记事本4在前底板24和后底板25上放置位置可以互换。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折叠翻开二分之一时的结构示意图,前、后底板24、25分别沿着与支撑板 I下端的折缝处向前后翻折,此时,前、后折叠板21、22与前、后底板24、25相连接的折缝处分别向外折叠,前、后折叠板21、22上端的连接处沿支撑板I向下移动,支撑板I的上端从所述的开口 23中伸出。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折叠翻开四分之三时的结构示意图,前、后底板24、25继续向下移动,前、后折叠板21、22也继续沿折缝向外折叠,支撑板I露出的部分逐渐增大。如图4所示的本技术完全折叠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板I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定位突起11,当前、后折叠板21、22折叠到预定位置时,为了避免折缝回弹,所述的开口 23与支撑板I两侧的定位突起11相配合,即所述开口 23的两侧分别被定位突起11卡住,被限定在定位突起11的下方,因此在加工时要注意不要将开口 23的宽度超过定位突起11之间的的最大距离,优选的,所述定位突起11设置在支撑板I的中间偏下位置,以便于前、后底板24、25可以充分的翻折到预定位置。当前、后折叠板21、22和前、后底板24、25完全折叠打开后,前、后底板24、25的处于同一平面上,前、后折叠板21、22经折叠后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因此可以平稳放置在任意平面上。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所述支撑板1、前折叠板21、后折叠板22、前底板24和后底板25由同一块硬质纸板进行裁剪、折叠而成,图中虚线部分是折叠处,所述支撑板I由所述硬质纸板的两端粘接构成,图中的Al和A2为粘接处。结合图3或图4,所述前折叠板21上设有供台历本3穿过的前切口 26,所述后折叠板22上设有供记事本4穿过的后切口 27,当本技术处于收起合拢状时,台历本3和记事本4被装夹起来,当本技术完全翻折打开时,台历本3和记事本4会完全显露出来,不影响查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折叠式立体台历用一张硬质纸板达到合拢和展开,能够解决台历结构复杂,放置不稳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还许多方面还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例如台历本是形式等。因此,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立体台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板(1),支撑板(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底板(24,25),前、后底板(24,25)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I)的下端通过折缝相连接,还包括一前折叠板(21)和一后折叠板(22 ),前折叠板(21)的下端和前底板(24)通过折缝相连接,后折叠板(22 )的下端和后底板(25 )通过折缝相连接,前、后折叠板(21、22 )的上端也通过折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立体台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板(1),支撑板(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底板(24,25),前、后底板(24,25)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1)的下端通过折缝相连接,还包括一前折叠板(21)和一后折叠板(22),前折叠板(21)的下端和前底板(24)通过折缝相连接,后折叠板(22)的下端和后底板(25)通过折缝相连接,前、后折叠板(21、22)的上端也通过折缝相连接,并且前、后折叠板(21、22)上端的折缝连接处设有可供支撑板(1)上端穿过的开口(23);所述前底板(24)上固定有台历本(3),所述后底板(25)上固定有记事本(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兵刘维亚张乐琪张晓波陈首瀛
申请(专利权)人:罗兵刘维亚张乐琪张晓波陈首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