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522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36
一种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包括一扳手,该扳手至少一端部具有一彼此相对应的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所共同形成的一颚口,在第一颚部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卡制部及一第二卡制部,而第二颚部内侧设有一第三卡制部、一第四卡制部及一设于第二颚部尖端的第一凹部;其中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两相对称内侧则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而第二卡制部及第四卡制部之间设有第三凹槽。当扳手以顺时针扳转工作对象时,使第二卡制部及第四卡制部接近贴触至工作对象两个相邻的侧面,同时第一卡制部和第三卡制部能分别抵触到工作对象侧边的最大错开两相对面位置处,在实施扳转操作时,能有效增加其旋转扭矩及接触点的力偶作用,具有有效防止滑脱的锁定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开口扳手,尤指一种具防滑脱设计的开口扳手。
技术介绍
常见的开口扳手是在其中一端或其两相对端部,设置有一具有开放式颚口,以藉其颚口用来转动螺栓及螺帽(Bolt&Nut)和各种类似的固定扣件等工作对象,且依该等工作对象的尺寸规格而分别制有大小不等颚口成组的扳手,且该扳手包括且不限于单开口扳手、双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活动扳手、管钳扳手、复合扳手等型式。本申请人研发并申请获准的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为M414298的开口扳手的结构改良的)专利案,其包含有一扳手,并在其颚口部具有彼此相对应的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在该第一颚部侧面设置有一第一卡制部和第二卡制部,在该第二颚部侧面则设置有一第三卡制部及第四卡制部,但该常用扳手的结构在锁紧螺栓施力时,并未完全接触于螺栓四相邻侧边,造成应力分散,也容易因螺栓磨损变小后抵掣于第二卡制部,进而损伤螺栓的对角,确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遂以其多年从事手工具的制造及设计实务经验,而积极研究改良,并经多次实物样品制作及测试,终致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其欲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现有扳手应力分散的问题点,而加以研发改良,进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且能达成有效增加扳手的结构强度和扭矩性能,以及达到止滑防脱效果。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包括一扳手,其中至少一端部具有一彼此相对应的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所共同形成的一颚口,在该第一颚部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卡制部及其底端设有一第二卡制部,而该第二颚部内侧设置有一第三卡制部、一第四卡制部及一设于该第二颚部尖端的第一凹部;其中,上述各卡制部均互呈不相对称角度,使各卡制部分别靠抵于一受夹持工作对象四相邻边面上,用以对应夹制该工作对象的侧面。优选地,该第一颚部内侧还设置有一凹陷状的第二凹部。优选地,该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两相对称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用以闪避该工作对象端角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而该第二卡制部及第四卡制部之间设有一用以闪避该工作对象端角的第三凹槽。优选地,该第三卡制部和第四卡制部的夹角兰120°。优选地,该第二卡制部呈凸弧状。优选地,该第二卡制部呈锯齿状。优选地,该第二卡制部呈波浪状。优选地,该第二卡制部呈浮凸平面状。优选地,该第四卡 制部呈凸弧状。优选地,该第四卡制部呈锯齿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在施力时可使各该卡制部顶靠该工作对象侧面藉此防止该工作对象打滑,同时增加接触面积得以疏散应力及增加扭力;2、由于该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两相对称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用以闪避该工作对象端角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而该第二卡制部及第四卡制部之间设有一用以闪避该工作对象的第三凹槽,当该扳手以顺时针扳转操作工作对象时,便促使该第二卡制部及该第四卡制部接近贴触至工作对象侧面,同时第一卡制部和第三卡制部能分别抵触到工作对象侧边的最大错开二相对面位置处,进而在实施扳转操作时,能更有效增加其旋转扭矩及接触点的力偶作用,进而具有使操作更为省力及有效防止滑脱的锁定作用;3、当本技术扳手逆向扳转时,该工作对象的两对角会分别闪避进入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令该扳手的各卡制部空转复位,进而能提供扳手更具有操作单向连续扳转功能,却又不至于会轻易自工作对象上产生滑脱的锁定作用,而更具操作安全性能,可达到不需抽出扳手便能锁紧该工作对象,且使操作更为方便而极具预期实用的效果。以下,再配合附图所举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详述本技术的各组件结构、作用,及预期所能达致的功效,谨请一并参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的第一实施例的颚口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有关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显示放入工作对象的态样。图3是接续图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显示各卡制部锁紧顶掣工作对象的态样。图4是根据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显示各卡制部锁紧顶掣工作对象的态样。图6是根据图5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显示各卡制部锁紧顶掣工作对象的态样。图8是根据图7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显示各卡制部锁紧顶掣工作对象的态样。`图10是根据图9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扳手123..................第四卡制部 11...................第一颚部13...................颚口111..................第一卡制部14...................第一凹槽112A、112B......第二卡制部15...................第二凹槽113..................第二凹部16...................第二凹槽12................第二颚部20..................工作对象121..................第一凹部Θ...................夹角 122..................第三卡制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上述的目的及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首先,如图1至图4所示,其是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扳手10,其中至少一端部具有一彼此相对应的第一颚部11及第二颚部12所共同形成的一颚口 13,在该第一颚部11内侧设置有一第 ^制部111、一第二卡制部112A及一凹陷状的第二凹部113,而该第二颚部12内侧设置有一第三卡制部122、一第四卡制部123及一设于该第二 颚部12尖端的第一凹部121 ;其中:该第二卡制部112A,其呈凸弧状并设于该第一颚部11底端,使其与第一^^制部111、第三卡制部122及第四卡制部123分别靠抵于该工作对象20四相邻边面上,得以对应夹制转动该工作对象20,并于顺时针扳转该扳手10时,令各该卡制部顶靠该工作对象20侧面藉此防止该工作对象20打滑,同时增加接触面积以疏散应力及增加扭力,此外,该第二卡制部112A亦能顶掣已磨损的工作对象20,以避免工作对象20损伤螺栓的对角;各该卡制部均互呈不相对称角度,换言之,即该第一^^制部111和第三卡制部122彼此呈非平行状态,而且该第三卡制部122和第四卡制部123之间的夹角Θ 3 120°,该第一颚部11及第二颚部12的尖端向外偏一特定角度,使更增加颚口 13的宽度,而便于工作对象20更容易进入到颚口 13中;该第一颚部11及第二颚部12两相对称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用以闪避该工作对象20端角的第一凹槽14及第二凹槽15,而该第二卡制部112A及第四卡制部123之间设有一用以闪避该工作对象20的第三凹槽16 ;特别的是,各该凹槽并不限定呈圆弧状,仅需避开该工作对象20的端角即可。有关本技术的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的实际作动情形,藉由上述各卡制部的结构,可被定义为扳手10在转动工作对象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防滑脱的开口扳手,包括:?一扳手,其中至少一端部具有一彼此相对应的第一颚部及第二颚部所共同形成的一颚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颚部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卡制部及其底端设有一第二卡制部,而该第二颚部内侧设置有一第三卡制部、一第四卡制部及一设于该第二颚部尖端的第一凹部;其中,上述各卡制部均互呈不相对称角度,使各卡制部分别靠抵于一受夹持工作对象四相邻边面上,用以对应夹制该工作对象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公正
申请(专利权)人:宜玛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