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变径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462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20
一种通用变径刀架,属于机加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CK6163数控机床由于刀架夹刀处较窄,无法装夹较长的刀具而导致无法加工较深的孔,由于受行程和拖板中心高的影响而导致的加工小内孔超程和加工外径刀具长度尺寸受限,同时,刀具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上刀架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每个第一螺纹孔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所述刀架还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架上开有U形槽,第二刀架上与U形开口相对的另一侧为第二刀架固定板,第一定位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并将第二刀架固定板固定在上刀架和下刀架之间,所述第二刀架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机床刀具的固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径刀架,属于机加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CK6163数控机床,由于刀架夹刀处较窄,刀杆最大装夹厚度仅为50mm,使装夹刀杆的直径受到很大限制,进而极大地限制孔的加工深度,因为刀杆直径增大,则刚性越好,刀杆就可以设计的更长,可加工的孔就越深,导致现有300MW、600MW和1000MW汽轮机主汽阀碟中深度大于430mm的深孔根本无法加工;CK6163数控机床加工内径较小和厚度不大但直径较大的工件时,由于受行程和拖板中心高的影响,容易分别造成超程和刀具由于不够长而受限的问题等,同时,刀具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CK6163数控机床由于刀架夹刀处较窄,无法装夹较长的刀具而导致无法加工较深的孔,由于受行程和拖板中心高的影响而导致的加工小内孔超程和加工外径刀具长度尺寸受限,同时,刀具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用变径刀架,所述刀架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架包括下刀架、上刀架、第一定位螺钉和连接架,上刀架设置在下刀架的正上方,上刀架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且连接架穿过通孔将上刀架和下刀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刀架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第一螺纹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上刀架且每个第一螺纹孔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所述刀架还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架上开有U形槽且U形槽的贯通及开口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第二刀架上与U形开口相对的另一侧为第二刀架固定板且第二刀架固定板全部或部分设置在上刀架和下刀架之间,第一定位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并将第二刀架固定板固定在上刀架和下刀架之间,所述第二刀架上U形槽上下两端中的一端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每个第二螺纹孔上均旋紧有一个定位螺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刀具装夹在第二刀架上的U形槽内进行切削加工,相应的增大了可装夹刀杆的直径,因此可装夹更长的刀杆,实现深度大于430mm的孔的有效加工。2、本技术在刀具与第一刀架之间加入第二刀架,使原来数控刀架沿X轴正方向的可动行程增加,因此可有效地解决较小内孔加工中的超程问题。3、本技术在加工厚度不大但直径较大的工件时,采用正装夹,使第二刀架的一部分沿Z轴正方向伸到第一刀架的外侧,相应的增加了刀架的长度,因此可有效的解决加工外径时刀具长度受限的问题。4、本技术可以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第二刀架可制造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二刀 架,提高了数控刀架的适应性,例如:第二刀架可制作成第二刀架固定板和U形槽的相对高度不同的多种刀架,使用第二刀架固定板和U形槽的相对高度不同的第二刀架可改变刀具的竖直高度,提高了数控刀架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第二刀架采用正装夹(第二刀架的一部分沿Z轴正方向伸到第一刀架的外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X和箭头Z分别表示刀架X轴和Z轴的正方向),图4是第二刀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与图4中第二刀架固定板和U形槽的相对高度不同的第二刀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通用变径刀架,所述刀架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架包括下刀架1、上刀架2、第一定位 螺钉3和连接架4,上刀架2设置在下刀架I的正上方,上刀架2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且连接架4穿过通孔将上刀架2和下刀架I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刀架2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第一螺纹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上刀架2且每个第一螺纹孔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所述刀架还包括第二刀架6,第二刀架6上开有U形槽6-1且U形槽6-1的贯通及开口方向均为水平方向,U形槽6-1的宽度为100mm,第二刀架6上与U形开口相对的另一侧为第二刀架固定板6-2且第二刀架固定板6-2全部或部分设置在上刀架2和下刀架I之间,第一定位螺钉3穿过第一螺纹孔并将第二刀架固定板6-2固定在上刀架2和下刀架I之间,所述第二刀架6上U形槽6-1上下两端中的一端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每个第二螺纹孔上均旋紧有一个定位螺钉7。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刀架6上的第二刀架固定板6-2、上刀架2和下刀架I均为平板,如此设置,可使第二刀架6在第一刀架上固定的更加稳固,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刀架6上贯通及开口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的U形槽6-1的下侧内壁为水平平面,如此设置,可使刀杆在第二刀架6上固定的更加稳固,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架4的上端套有保护罩8,保护罩8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螺钉孔,螺钉5穿过螺钉孔并将保护罩8固定在上刀架2的上端,如此设置,可有效保护连接架4与上刀架2的连接处,防止锈蚀,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刀架(6)上与U形槽(6-1)开口方向相对的一侧去掉第二刀架固定板(6-2)后为竖直平面,第二刀架6左侧面上与第一刀架右侧面接触处为平面且二者接触处紧密贴合,如此设置,可保证第二刀架6与第一刀架装夹的更加紧密,提高第二刀架6的稳定性,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只需将刀杆装夹在第二刀架6的U形槽6-1内,旋紧定位螺钉7,将刀杆沿U形槽6-1的长度方向固定在U形槽6-1内即可进行切削加工。1、参照图1,通过刀具装夹在第二刀架6上的U形槽6-1内进行切削加工,相应的增大了可装夹刀杆的直径,因此可装夹更长的刀杆,实现深度大于430mm的孔的有效加工。2、参照图1、图2和图3,在刀具与第一刀架之间加入第二刀架6,使原来数控刀架沿X轴正方向的可动行程增加,因此可有效地解决较小内孔加工中的超程问题。3、参照图3,在加工厚度不大但直径较大的工件时,采用正装夹,使第二刀架6的一部分沿Z轴正方向伸到第一刀架的外侧,相应的增加了刀架的长度,因此可有效的解决加工外径时刀具长度受限的问题。4、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第二刀架6可制造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二刀架6,提高了数控刀架的适应性,例如:第二刀架6可制作成第二刀架固定板6-2和U形槽6-1的相对高度不同的多种刀架(如图4和图5),使用第二刀架固定板6-2和U形槽6-1的相对高度不同的第二刀架6可改变刀具的竖直高度,提高了数控刀架的适 应性。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变径刀架,所述刀架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架包括下刀架(I )、上刀架(2)、第一定位螺钉(3)和连接架(4),上刀架(2)设置在下刀架(I)的正上方,上刀架(2)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且连接架(4)穿过通孔将上刀架(2)和下刀架(I)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刀架(2)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第一螺纹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上刀架(2)且每个第一螺纹孔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还包括第二刀架(6),第二刀架(6)上开有U形槽(6-1)且U形槽(6-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变径刀架,所述刀架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架包括下刀架(1)、上刀架(2)、第一定位螺钉(3)和连接架(4),上刀架(2)设置在下刀架(1)的正上方,上刀架(2)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且连接架(4)穿过通孔将上刀架(2)和下刀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刀架(2)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第一螺纹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上刀架(2)且每个第一螺纹孔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还包括第二刀架(6),第二刀架(6)上开有U形槽(6?1)且U形槽(6?1)的贯通及开口方向均为水平方向,U形槽(6?1)的宽度为100mm,第二刀架(6)上与U形开口相对的另一侧为第二刀架固定板(6?2)且第二刀架固定板(6?2)全部或部分设置在上刀架(2)和下刀架(1)之间,第一定位螺钉(3)穿过第一螺纹孔并将第二刀架固定板(6?2)固定在上刀架(2)和下刀架(1)之间,所述第二刀架(6)上U形槽(6?1)上下两端中的一端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每个第二螺纹孔上均旋紧有一个定位螺钉(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亮张涛王丽红高伟黄兴军车延超孙国君蔡毅楠马永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