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T管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337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T管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塞芯;所述手柄呈圆柱形,所述塞芯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塞芯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T管大小相吻合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实用、轻便、携带和使用方便、安全,而且产品质软、感觉舒适,且防皮肤受损、防脱管、防渗漏。该医用T管塞的使用可为带管(闭管)出院的患者提供安全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解决了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工作难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T管塞
技术介绍
胆管手术通常需要在胆管内置管引流,术后数日,如果胆流通畅,无胆漏,但尚未达到拔管条件时,须闭管,并带管出院。待术后2-6周时回院复查,符合或达到拔管条件时拔除。患者带管时间长,导管也较长,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目前临床常用的闭管方法有以下几种:(1)接引流袋并夹闭;(2)T管末端予纱块及橡皮筋捆扎;(3)用缝线捆扎反折的末端后予纱布包裹;(4)其他方法,例如有文献报道,将注射器针头帽塞入T管连接口,予纱块捆扎。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以下缺点:易脱管、易致感染、胆汁渗漏、易污染、患者不舒适及使用不方便。国内暂未见医用T管塞,国外有类似的管道塞,但仍存在体积大、较重、质硬、易磨损皮肤等缺点。因此,为了使患者生活方便,又保证带管安全,有必要对传统的导管管理和闭管方法进行改进,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舒适、方便自理的护理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T管塞,为患者提供便携、安全、舒适、方便自理的护理用具。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塞芯;所述手柄呈圆柱形,所述塞芯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塞芯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各种口径T管相吻合的腔体。手柄的作用主要是使使用者可以用力捏持所连接的医用T管;塞芯直径与T管内径大小吻合,其空腔可内缩变形,利于插入T管内,既方便连接,又牢固,防渗漏。)`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手柄的周圈有凹槽,可增加旋转时的摩擦力,且具有防滑功能。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手柄的根部内凹,便于塞芯插入T管内或从T管拔出时具有着力点。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塞芯的外部具有若干凸起的环纹,便于与各种口径的T管紧密连接,防止脱管。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塞芯与手柄之间有止位。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实用、轻便、携带和使用方便、安全,而且产品质软、感觉舒适,且防皮肤受损、防脱管、防渗漏。该医用T管塞可与各种口径的T管连接,适用对象包括:住院期间需夹闭T管的患者(造影检查前),带T管出院并闭管的患者,以及留置胃肠造瘘管者。该医用T管塞的使用可为带管(闭管)出院的患者提供安全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解决了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工作难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旦-5^ O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医用T管塞的侧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医用T管塞的A-A剖示图;图4是图1所示的医用T管塞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I和塞芯2 ;所述手柄I呈圆柱形,所述塞芯2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2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I ;所述塞芯2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各种口径T管相吻合的腔体6。例如,手柄I及塞芯2是由质地硬的高分子无毒材料为原料制成,例如硬度40-60度的硅胶,通常采用复合医用标准的模具来制造。医用T管塞产品每只独立包装,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2年。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手柄I的周圈有凹槽3,可增加旋转时的摩擦力,且具有防滑功能。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手柄I的根部内凹,便于插入或拔出塞芯时具有着力点。塞芯2的外部具有若干凸起的环纹4,便于与各种口径的T管紧密连接,防止脱管。在本例中,塞芯2的外面有6圈凸起的环纹4,但也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环纹4。塞芯2与手柄I之间有止位5。使用方法:(1)连接:消毒T管连接口后,手持手柄稍用力插入塞芯,确保连接紧密。(2)取出:手持手柄,拔出塞芯。(3)通常3-7天更换I次。使用范围:(1)住院期间需夹闭T管者(造影检查前)。(2)带T管出院者。(3)留置胃肠造瘘管者。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T管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I)和塞芯(2);所述手柄(I)呈圆柱形,所述塞芯(2)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2)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I);所述塞芯(2)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T管大小相吻合的空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的周圈有凹槽(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的根部内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芯(2)的外部具有若干凸起的环纹(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芯(2)与手柄(I)之间有止位(5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T管塞。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塞芯;所述手柄呈圆柱形,所述塞芯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塞芯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T管大小相吻合的空腔。本技术所述的医用T管塞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实用、轻便、携带和使用方便、安全,而且产品质软、感觉舒适,且防皮肤受损、防脱管、防渗漏。该医用T管塞的使用可为带管(闭管)出院的患者提供安全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解决了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工作难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文档编号A61M39/20GK203107999SQ20132016368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胡德红, 吴冬玲, 叶桂连, 蔡银燕 申请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T管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1)和塞芯(2);所述手柄(1)呈圆柱形,所述塞芯(2)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2)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1);所述塞芯(2)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T管大小相吻合的空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红吴冬玲叶桂连蔡银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