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329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它包括海绵层,海绵层中部设有用于套装气管套管的圆孔,海绵层一侧粘接有双面胶,另一侧粘接有单面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海绵层吸收造口的分泌物,并起到固定气管插管、密封气管造口以免空气中的粉尘、菌类等污物吸入人体造成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有降低病人不适感的作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取出进行消毒,可直接进行更换,并且体积小,不易脱落,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术后感染的机率,所用的医用胶带完全符合生理性要求,也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
技术介绍
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后需要对气管造口进行密封,防止与外界空气接触,将空气中的粉尘、霉菌等吸入人体造成感染。现有的气管造口密封时是护士直接用胶布粘贴,其没有很好的密封效果,使病人术后感染机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的气管造口密封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其特点是:它包括海绵层,海绵层中部设有用于套装气管套管的圆孔,海绵层一侧粘接有双面胶,另一侧粘接有单面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双面胶的保护纸层局部向外延伸形成揭边。本技术通过海绵层吸收造口的分泌物,并起到固定气管套管、密封气管造口以免空气中的粉尘、菌类等污物吸入人体造成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有降低病人不适感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取出进行消毒,可直接进行更换,并且体积小,不易脱落,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术后感染的机率,所用的医用胶带完全符合生理性要求,也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它包括海绵层2,海绵层2中部设有用于套装气管套管的圆孔,海绵层2 —侧粘接有双面胶1,另一侧粘接有单面胶3,所述的双面胶I的保护纸层局部向外延伸形成揭边4,揭边4可以方便护士除去双面胶I上的保护纸层。双面胶I和单面胶3都为医用胶带,有防水作用,防止海绵层2被污染。使用时,先将双面胶I的保护纸层撕去,将密封片套装在气管套管上,然后将双面胶I粘接在人体皮肤上,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当有分泌物从气管套管渗出时,海绵层2及会及时进行吸附。·权利要求1.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海绵层,海绵层中部设有用于套装气管套管的圆孔,海绵层一侧粘接有双面胶,另一侧粘接有单面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造口密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胶的保护纸层局部向外延伸形成揭边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它包括海绵层,海绵层中部设有用于套装气管套管的圆孔,海绵层一侧粘接有双面胶,另一侧粘接有单面胶。本技术通过海绵层吸收造口的分泌物,并起到固定气管插管、密封气管造口以免空气中的粉尘、菌类等污物吸入人体造成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有降低病人不适感的作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取出进行消毒,可直接进行更换,并且体积小,不易脱落,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术后感染的机率,所用的医用胶带完全符合生理性要求,也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107924SQ20132003840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秦宏平, 邵凤扬, 张庆军, 蒋宏, 彭家启 申请人: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造口密封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海绵层,海绵层中部设有用于套装气管套管的圆孔,海绵层一侧粘接有双面胶,另一侧粘接有单面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平邵凤扬张庆军蒋宏彭家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