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0747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包括方形的底框(3)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有筛网(1),顶盖(2)盖在底框(3)上并距底框2-3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透气性好,不会使卵荚发霉、变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昆虫
,具体涉及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
技术介绍
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雌雄成虫在羽化后的一周左右就能进行交配,美洲大蠊的卵荚是逐步排出的,卵荚初期为白色,渐变褐至黑色。卵荚呈长圆柱形,略扁,呈豆荚状,卵荚长约7 15mm,宽为5-7 mm,内含12 30枚卵,长度与卵数成正比,卵期约45 90天(热天只需要20 30天)。美洲大蠊产卵高峰期发生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它喜欢于角落产卵,有自食其卵的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洲大蠊独特而巨大的药用价值被研究和开发出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美洲大蠊的醇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仅靠捕捉天然生长的美洲大蠊,显然无法满足制药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对美洲大蠊进行人工养殖。人工养殖过程中如果没有专门收集卵荚的装置,美洲大蠊就自食其卵。现有文献中公开了用箱体进行封闭式养殖、并用抽屉收集美洲大蠊产下卵荚的技术,但用抽屉收集卵荚这种方式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收集的杂物较多,会将食料等收集到抽屉中,给卵荚分离带来困难;二是成虫会飞进抽屉中,将卵荚吃掉;三是由于抽屉摆放在箱体中,而箱体是被密封起来,因此操作不便,透气性不好,会影响卵荚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透气性好,不会使卵荚发霉、变质的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包括方形的底框和顶盖,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筛网,顶盖盖在底框上并距底框2-3 cm。本技术所述筛网的孔径为0.45 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由于在顶盖上设置有孔径为0.45 cm筛网,就可将美洲大蠊产下的卵荚通过筛网收集到底框中,而一些孔径大的杂物如食料就被筛网隔离,便于分离卵荚,而且成虫也飞不进底框中,卵荚就不会被成虫吃掉;由于筛网通气性好,就不会使卵荚因受潮而发霉、变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_筛网2-顶盖3-底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包括方形的底3框和顶盖2,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有筛网1,筛网I的孔径为0.45 cm,顶盖2盖在底框3上并距底框2-3cm。本技术所述的接收装置长、宽、高分别为50cm、50cm和7cm,美洲大蠊成虫后,将接收装置放置在饲养箱的底部,美洲大蠊雌雄成虫交配后产下的卵荚,经过顶盖2上的筛网I落入到底框3中,当底框3中接收了一定数量的卵荚后,就将接收装置从饲养箱下面抽出来,取下顶盖2,将底框3收集的卵荚倒出,后将接收装置重新放置回饲养箱下面,继续使用即可。本技术操作 简便,透气性好,不会使卵荚发霉、变质。权利要求1.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包括方形的底框(3)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有筛网(I ),顶盖(2)盖在底框(3)上并距底框2-3 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I)的孔径为0.45 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包括方形的底框(3)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有筛网(1),顶盖(2)盖在底框(3)上并距底框2-3cm。本技术操作简便,透气性好,不会使卵荚发霉、变质。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105373SQ2013201282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梁成满 申请人:宾川成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收美洲大蠊卵荚的装置,包括方形的底框(3)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有筛网(1),顶盖(2)盖在底框(3)上并距底框2?3?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成满
申请(专利权)人:宾川成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