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钉螺调查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416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场钉螺调查框,包括左部框架、右部框架,所述左部框架与右部框架两端各角处均设有固定螺栓,左部框架与右部框架连接处设有折叠螺钉,所述左部框架与右部框架各角处均设有收放定位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现场钉螺调查框,在角处设有收放定位脚,使调查框不会移位,采用塑料材质、不生锈、便于操作、提高了准确性、可折叠便于携带和存放、安全环保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现场钉螺调查框
技术介绍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流行史。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所以钉螺是吸血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即凡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必有钉螺孳生。钉螺属于软体动物,水陆两栖,多孳生水分充足、杂草丛生、潮湿荫蔽的江湖滩和内陆山区的灌溉沟渠或河边浅滩的水线上下,沿线江湖滩水草茂盛、土质肥沃,呈现冬陆夏水的特征,是钉螺的主要孳生地。由于该类地区钉螺分布面积大并受潮汛影响,导致钉螺极易扩散,也是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的主要疫源地。因此,及时查清和准确掌握流行区钉螺分布动态和螺口密度,是血吸虫病现场防控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做好灭螺工作的科学依据。现用钉螺调查框由市售普通铁丝简单制作而成,不仅现场应用固定性差而且易造成移位,给查螺员的钉螺调查操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并直接影响了获得现场钉螺分布和螺口密度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易生锈、反复使用性差、且没有折叠功能、不方便携带和存放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钉螺调查框,以克服现有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场钉螺调查框,包括左部框架(1)、右部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框架(1)与右部框架(2)两端各角处均设有固定螺栓(3),左部框架(1)与右部框架(2)连接处设有折叠螺钉(4),所述左部框架(1)与右部框架(2)各角处均设有收放定位脚(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杨坤李伟张键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